文 | 職業(yè)餐飲網 王春玲
三年前職業(yè)餐飲網報道了一篇名為《關掉200家門店,我想明白了純外賣將死路一條》的文章,可謂一文激起千層浪,引發(fā)整個外賣圈子的唇槍舌劍。
時光是最好的見證者,只需要靜靜流淌,觀點就能得到自證。
這三年,紅極一時的笨熊造飯、拼豆夜宵、井號夜宵等品牌……如今卻再也看不到它們的名字;
被譽為外賣界“教科書”的純外賣品牌二十五塊半,其創(chuàng)始人也早已轉戰(zhàn)了其它賽道;
某粥類頭部品牌也時不時傳出“賣身”新聞
……
與外賣大盤的高歌猛進相比,純外賣店的底色卻稍顯悲涼凄壯。
于是,每一個外賣行業(yè)從業(yè)者都不禁想問,為什么純外賣店在逐漸消亡?近1萬億的外賣市場路又在何方?
為此,我們采訪了幾位餐飲行業(yè)的前輩,他們中有20多年行業(yè)經驗的老餐飲人;有全國外賣單店效益第一名;也有開創(chuàng)出一個全新品類的引領者……
外賣很豐滿,純外賣卻很骨感!
2018年,外賣產業(yè)規(guī)模也不過2480億元,2019年數(shù)字則飆漲到6500億元,2020年特別是在疫情之后,外賣更是迎來井噴時代,成為名副其實的“萬億戶”。
外賣大盤很性感,純外賣店卻很骨感。
大概四五年前,像雨后春筍一般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純外賣品牌,它們中有短短幾個月就能拿到融資的,有兩年時間就能跑出上千家門店的天之驕子……
可是,為什么在今天卻集體消失了?
明明開店速度快、跑單快、投入少、無過多房租壓力、3-5萬元就能做個純外賣品牌,怎么會成為虛假的繁榮呢?
商業(yè)模型本身,就是一門微利生意!
在北京擁有100多家直營店,作為全國外賣單店效益第一的品牌,南城香創(chuàng)始人汪國玉一語道破核心:“純外賣本身的商業(yè)模型成本結構就不好,外賣業(yè)務能否成功取決于外賣平臺能否讓商家盈利。
對于實體店餐飲,房租、能耗、人力都是基于服務到店顧客配置,外賣只是純增量業(yè)務,哪怕微利都可以正常運轉。
而純外賣的成本和實體店餐飲相比卻沒有其它可分攤的方式,加上流量與交易高度依賴兩家外賣平臺,需要高昂的平臺抽傭、推廣費用、滿減營銷、運費補貼、包裝交易成本,怎么去賺錢?”
同樣在餐飲行業(yè)深耕多年的陜味食族創(chuàng)始人陳雷也證實了這一觀點:“我認為純外賣盈利很難,即便盈利也多是微利。
結合我們陜味食族自己的實踐來談,我們發(fā)現(xiàn)進入外賣時代,快餐行業(yè)利潤呈明顯下降趨勢應該是共識,原因之一就是渠道多元化(分化為堂食、外賣、團餐),渠道費用也多元化了,深層原因是外賣催生了不計其數(shù)的純外賣店,把很多不可能開設實體店的物理空間變成了餐飲面積,既分流堂食,也分流外賣,現(xiàn)在的實體快餐店,是‘一份收入,兩份租金’?!?/p>
沒有存量,不停打廣告燒錢,存活周期最多2年!
笨熊造飯在200家店的時候主動關門大吉;
某鮑魚撈飯品牌盛世時也不過只持續(xù)了1.5年;
……
仔細看這些純外賣品牌,它們幾乎都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存活周期最多2年。
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呢?
因為沒有實體餐飲店的存量累積,就意味著流量會越來越少,流量越少盈利能力就越弱,于是很多掌舵者就開始想辦法去制造“虛假繁榮”。
買廣告,刷單量是司空見慣的手法,所以你也會理解這些年為什么會誕生出來《如何在平臺上花錢》、《這樣做投放更省錢》……一類的課程。
因為對于顧客來說看不到就意味著不會去消費,就意味著每一單都需要花錢,花錢的時候是有用,可一旦停止流量就會下降,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后只能關門大吉。
此外,因為沒有存量,不能造血,也容易受制于平臺,作為排骨飯快餐品類開創(chuàng)者的犟骨頭創(chuàng)始人王藝偉就表示:“外賣的模型是流量或者互聯(lián)網銷售模式,成本結構與傳統(tǒng)堂食有很大不同,在目前平臺壟斷的情況下,很容易被平臺綁架?!?/p>
類電商女裝,很難做出品牌 ,顧客忠誠度低!
被看見的幾率越大,就意味著被選擇的幾率越高。
在廝殺如此激烈的情況下,顧客更愿意為看得見的品牌去付費,相同情況下,線下密集的實體餐飲品牌,線上被選擇的幾率也會更大。
陜味食族創(chuàng)始人陳雷說:“沒有實體店的觸達、體驗與背書,相對較難建立長久的消費者關聯(lián),沒有所謂的顧客粘性存在,更別提品牌忠誠度和積累自己的私域流量了。
最后的結果是流量沒有沉淀,品牌也沒有沉淀,顧客更沒有沉淀下來。
其實邏輯有點類似線上服裝店,至今在淘寶也鮮有純電商品牌成為頭部品牌的。
如果在價格相差不多的情況下,一個是線下隨處可見的吉野家,一個是不常見的外賣品牌,顧客出于馬斯洛理論對安全的需求也會選擇其常觸達到的品牌?!?/p>
消費頻次低,無法持續(xù)產生復購!
回想一下,一年中你會點多少次外賣呢?
又會重復點一個品牌多少次呢?
深耕餐飲媒體十五年,做過大量案例分析對比的職業(yè)餐飲網創(chuàng)始人王彬表示:
“純外賣難以存活,除了盈利模型本身存在問題,還有一個關鍵點是消費頻次低。
過去我們做過一個調查,大概問了幾百個人(白領人群),過去一年中重復點一個品牌的幾率有多大,算下去,品牌外賣大概一個月會重復點兩次,也就是一年24次左右,純外賣品牌,基本就是一年12次,甚至都達不到12次,這個數(shù)據(jù)很嚇人,但一點都不讓人感到到驚奇。
還有更慘的,就屬于一年只消費一次的,比如這兩年我觀察過一個純外賣品牌,具體名字就不說了,是做鮑魚撈飯的,宣傳鋪天蓋地的,但鮑魚撈飯屬于嘗鮮性生意,不是剛需,那我可吃可不吃,我可以為了嘗鮮點一次,這也是為什么這個品牌消亡的主要原因,根本拉不回復購,而無論實體店經濟還是外賣經濟,說到底都是一門做復購的生意?!?/p>
純外賣也成為“割韭菜”集中地!
有什么樣的初心,就意味著有什么樣的生意結果。
外賣行業(yè)的確實現(xiàn)了“讓天下沒有難開的餐廳”,投資三五萬,找個冷鋪、檔口、地下室就可以開一家“線上餐廳”。
但開的快,關的也快,加盟品牌招商容易,地推都不用出門,可加盟店改換門庭更快,品牌遷移成本極低,大部分純外賣從業(yè)者成為了精致的“投機者”。
一方面,對于創(chuàng)業(yè)小白來說,可以鼓吹他們房租低、人員少,無成本壓力;一方面又瘋狂砸廣告費,制造表面火爆迅速收取加盟費用,最后棄之如敝履。
針對這個話題南城香創(chuàng)始人也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符合大眾認知的品類,會出現(xiàn)品類常青,因為賽道足夠大,之所以看到外賣行業(yè)各種新品類各領風騷兩三個月的情況,是因為這些品類是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出來的,是為了放加盟而產生的噱頭,并不符合顧客飲食母體認知,沒有經過市場歷久經年的考驗?!?/p>
純外賣進一步拉低進入門檻,同質化競爭激烈!
回到市場本身,我們再來討論下。
餐飲行業(yè)被其它行業(yè)人士稱為低門檻進入行業(yè),開店、選址難度小、投資低,在進入門檻本來就低的餐飲行業(yè)進一步大幅拉低了進入門檻,同質化競爭嚴重。
這一點不用過多贅述了,相信很多餐飲人都有感知,粥火了,涌現(xiàn)出一堆做粥純外賣的品牌;牛肉面火了,又出一堆做牛肉面的品牌……
你宣傳上敢砸錢,我比你更敢砸……
同質化競爭從產品、營銷、供應鏈幾乎全覆蓋。
這讓本不富裕的純外賣,更雪上加霜。
職業(yè)餐飲網小結:
時代總在流轉,光陰總在向前,毫無疑問外賣已經成為餐飲人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未來整個外賣會向品牌化,品質化靠攏。
中國也會建成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餐飲市場,而我們每個餐飲從業(yè)者要做的絕對不是抱怨、逃避,而是躬身入局,共建良好的外賣生態(tài)環(huán)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