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冷的定義:
過冷度的定義:冷凝器冷凝壓力對應的飽和液體溫度和冷凝器出口液體實際溫度的差值。
過冷度在壓焓圖的表示:
工程上,一般將排氣壓力近似看作冷凝壓力,排氣壓力對應的飽和液體溫度和冷凝器出口液體的溫度之差,作為過冷度。之所以這樣近似,是因為冷凝器的壓降相對于蒸發(fā)器而言較小。排氣壓力與真正的冷凝壓力差值較小,采用這樣的近似帶來的誤差,可以忽略。
二、制冷系統(tǒng)為什么一定需要過冷度
簡單來說,制冷系統(tǒng)如果沒有過冷度,那么制冷劑在液管中會有“閃發(fā)”,制冷效果降低;
對于風冷冷凝器,3-5℃的過冷度比較合適。
制冷系統(tǒng)正常循環(huán)時,冷凝器的出口一般都會有一定的過冷度。
如果沒有過冷度,兩相冷媒中的液體在“液管”中壓力稍有損失,液體就會【閃發(fā)】,飽和液體由于壓力的降低必然會蒸發(fā)。液體蒸發(fā)會吸收周圍的熱量,剩余的液體隨之降溫,又達到相應壓力下的飽和溫度,就這樣兩相冷媒邊前進,邊閃發(fā),邊飽和,直到到達蒸發(fā)器入口。最終到達蒸發(fā)器的兩相冷媒的干度就會比設計的干度大很多,液相成分減小,就無法滿足蒸發(fā)器的蒸發(fā)量,制冷效果當然會降低。
另外具有一定的過冷度,才有可能繪制出令人可信的壓焓圖。對于基本的單級壓縮式制冷系統(tǒng),壓焓圖上有四個點,分別是:
① 壓縮機吸氣口—過熱蒸汽;
② 壓縮機排氣口—過熱蒸汽;
③ 冷凝器出口—過冷液體;
④ 蒸發(fā)器的入口—兩相冷媒。
①、②和③點都是單相狀態(tài),根據(jù)壓力和溫度值,可以計算出對應的焓值。
根據(jù)壓力和焓值,可以在壓焓圖中確定位置;
蒸發(fā)器的入口為兩相冷媒,即使知道壓力和溫度值,也難以計算出焓值。
但是節(jié)流裝置一般外表面積較小,散熱忽略,冷媒經(jīng)過節(jié)流裝置可以近似作為等焓降壓過程。所以③點的焓值可以近似等于冷凝器出口的焓值。
如果冷凝器的出口為兩相或飽和液,則難于得到焓值。四個狀態(tài)點,缺少兩個點,則不能畫出系統(tǒng)的壓焓圖。
三、制冷系統(tǒng)過冷度的意義:
為什么在兩相狀態(tài),不能根據(jù)壓力和溫度計算出對應的焓值。
因為在兩相區(qū)中,壓力和溫度是一一對應的,一個飽和壓力對應一個飽和溫度。壓力線與溫度線,在兩相區(qū)中是一條重合的水平線。
因為測量誤差,測量得到的壓力值和溫度值,很難做到一一對應:
①如果溫度值小于壓力對應的飽和溫度,則說明是過冷液體;
②如果溫度值大于壓力對應的飽和溫度,則說明是過熱氣體。
這與前面的條件,冷媒是兩相狀態(tài),相矛盾。
那可不可以說,冷媒處在測量得到的壓力值的飽和液或飽和線上呢?焓值用其飽和液或飽和氣的焓值代替。
這也不可以,因為飽和溫度上下相差0.1度,其對應的焓值就會相100~200kJ/kg。
兩相點在壓焓圖的實際的位置,究竟是在飽和液線上,還是飽和氣線上,或之間的水平線上的某個位置,這都難以確定。
所以一定要有充分的過冷度或過熱度,才可以計算其對應的焓值。
四、過冷實現(xiàn)的方法:
1)、冷凝器后裝過冷器;
2)、設計,選型時,適當增大冷凝器面積;
3)、制冷系統(tǒng)中設置回熱器,采用回熱循環(huán)
系統(tǒng)中的SGHX就是回熱器,
原理:利用吸氣溫度的低溫來冷凝制冷劑的液體,達到過冷的目的,同時可以達到吸氣管的過熱,雖是無效過熱,但是起碼可以防止液體制冷劑進入壓縮機造成壓縮機的液擊。
這種回熱器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
1:銅管回熱器:見下圖
我們來看看內(nèi)部圖:
相信小伙伴一看就明白了,不用細說;
2、罐式回熱器:
內(nèi)部構(gòu)造同銅管式的回熱器;
3、還有一種常見的方法就是,回氣管與液管焊接在一起,利用兩種的接觸換熱,達到過冷的目的。
五、如何計算過冷器的大?。?/strong>
說了這么多,怎么計算過冷換熱量的大小呢?
以額定冷量12.5KW為例子:
按照空調(diào)標準工況來計算:
算出來的質(zhì)量流量為385.98kg/h;
我們以5℃的過冷度來計算:
算出來的過冷焓差
=267.4324-260.6443=6.79kj/kg;
算出來的過冷量
=6.79*385.98*1000/3600=728W;
是不是很簡單;
只要Refprop嵌入了excel,功能真的很強大;可以進行整個制冷系統(tǒng)的熱力計算,過冷計算只是很小的一個例子而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