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埋藏親人的遺體:既夕禮
喪禮的前半部分,主要是通過小斂、大斂等方式,將遺體處理后裝入棺柩。喪禮后半部分的主題則是將棺柩安葬?!墩f文解字》云:"葬者,藏也。"葬的目的是掩藏尸體。遠古時代沒有墓葬制度,人們通常親人遺體棄置野外,再用薪草掩蓋,《說文解字》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故人持弓,會敺禽也。"由于親人的遺體每每為鷙禽猛獸撕咬,子女內(nèi)心不忍,于是守在遺體旁,用彈弓驅(qū)趕鳥獸。相傳到黃帝時開始使用棺槨,將遺體深埋,入土為安,體現(xiàn)了文明的演進。
《既夕禮》經(jīng)文的第一句是"既夕哭",古人好取開頭兩字作為篇名,所以將喪禮下篇名之為"既夕"。"既"是已經(jīng),既夕哭是夕哭之后。大斂之后,喪家朝夕哭于殯。到葬前二日的夕哭之后,喪家開始安排落葬事宜。
一、殯后居喪
大斂成殯之后,喪主哀毀無容,居住在門外倚墻搭建的喪廬中,晚上寢臥在草席上,用土塊作枕頭,首绖和腰绖都不解下。時刻想念著逝去的親人,悲之所至就號哭,晝夜都沒有定時,與喪事無關(guān)的話不說。只是喝粥,早晨煮一把米,傍晚煮一把米,不吃蔬菜和水果,熱孝在身,完全沒有心思去想飲食的滋味。喪主出行時乘坐的是粗劣的木制喪車:車箱的頂蓋用尚未長成長毛的白狗皮制作,車后面和兩側(cè)的藩蔽用蒲草做成,駕車的馬鞭用蒲草的莖制作;武器囊是用狗皮做,車轂端頭的銷釘是木質(zhì)的,登車用的引繩和轡都是用繩子做的,馬嚼子是木質(zhì)的;駕車的馬的鬃毛不加修剪。喪主配偶的車也是如此,只是車中的帷幕是用大功之布制作的。 每月初一,童子要左手拿著掃帚,末端向上,跟隨撤祭席者入室。設(shè)祭席之前,先撤去原先前設(shè)的祭席,童子掃除室內(nèi)的塵土,垃圾堆在室內(nèi)的東南角。祭席設(shè)置完畢,童子拿起掃帚,末端下垂,斜向自己,跟隨執(zhí)燭者出室。平日燕居時用的物品、朝夕吃的食物、沐浴用的水,都和往日一樣在燕寢中準備著。
二、啟殯
啟殯在天色微明時舉行,殯宮門外點燃了兩支燭炬,用以照明。靈柩還半埋在堂上的坎穴內(nèi)。喪家的眾男女在門外朝夕哭的地方即位。為了避免喧囂之聲的干擾,此時在場的人都要停止哭泣。
喪主向各位前參加葬禮的賓客行拜禮后,走進殯宮門,到堂下即位。接著,有司連續(xù)三次發(fā)出"噫興"的叫聲,以警醒死者的神靈;又連喊三次"啟殯",告訴死者的神靈行將出發(fā)。男女們開始號哭。祝將放置在坎穴前、寫有死者名號的銘旌取出,插在庭中的"重"上。喪主哭踴,不計次數(shù)。有司將靈柩從坎穴中徐徐起出后,有司用大功之布拂拭靈柩,并將小斂時用過的夷衾覆蓋。
死者生前每逢外出必須報告長輩,是所謂"出必告"。此時人已逝世,即將葬入墓地,但行前首先要到祖廟中告別,以最后一次表達孝順之心,這一儀節(jié)稱為"朝廟"或"朝祖"。這是一種相當人性化的處理,所以《禮記·檀弓》說:"喪之朝也,順死者之孝心也。其哀離其室也,故至于祖考之廟而后行。"
古代因身份尊卑的不同,廟數(shù)有其等差: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二廟。士的二廟是指父廟(或稱禰廟、考廟)和祖廟。士有上士和下士之別,廟制也就不同,上士父與祖各有一廟,下士則是父、祖同廟,稱為祖廟。因此,下士朝廟一天就可以完成,而上士則要先朝禰廟、次日再朝祖廟,兩天才能完成。
《既夕禮》是下士的喪禮,所以喪家在落葬前兩天的夕哭之后開始安排葬事,次日朝祖,再次日安葬。如果是上士,則要在落葬前三天的夕哭之后開始安排葬事,中間空出兩天朝父廟和祖廟。
三、朝祖
將靈柩從殯宮遷往祖廟,用的是一種稱為"輁軸"的器具。輁軸的樣子略如長方形的木框,但前后各有一根可以滾動的軸。遷柩的隊伍,將插有銘旌的"重"作為前導安排在最前面,接著是祭品、燭炬、靈柩,接著又是燭炬,最后是喪主及其親屬。喪家的隊伍排列,男子在前,女子在后;而無論是男是女,都按照與死者關(guān)系的親疏為序,親者在前,疏者在后,因為前面就是靈柩。
到達祖廟后,靈柩不能從阼階抬上堂,因為那是廟主--也就是父、祖專用的臺階;而要從西階上堂,表示依然在行人子之道。祭品先放在堂下,等正柩后再上堂陳設(shè)。喪主跟隨靈柩之后上堂。接著婦人上堂,面朝東而立。眾主人在東階下即位。靈柩要放在堂上的兩楹柱之間的正中之處,因為這里是尊者的位置。接著將靈柩的方向調(diào)正為頭朝北,并將靈柩安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夷床上。喪主站到靈柩東側(cè),面朝西。"重"與在殯宮時一樣放在中庭。有司先將堂上陳設(shè)的舊奠撤除,接著為遷柩于祖廟而設(shè)新奠,這就是所謂"遷祖奠"。喪主在堂上哭踴,然后下堂向來賓行拜禮,再到阼階前哭踴。喪主之婦及大功以上的親屬在東階上面朝西而立。
死者生前乘用過的乘車、道車和稾車,都陳設(shè)在庭中。因為棺柩朝北,所以車轅要朝北。它們?nèi)缃袷庆`魂所依附依之處,所以漢代以后統(tǒng)稱之為"魂車"。乘車車前的橫木上覆蓋著淺色鹿皮,車上放著盾牌、箭袋、革制的馬韁、皮弁服,旃旗插著。纓帶、轡繩以及有貝飾的馬絡(luò)頭,都懸掛在車衡上。死者生前上朝或燕游時乘坐的道車上放著朝服;田獵時乘坐的稾車上放著蓑衣和斗笠。
然后將駕車的馬匹牽進來,馬的纓帶上用三種顏色的絲帶作為裝飾。圉人站在馬兩側(cè),御車者手持馬鞭站在馬后。喪主三番哭踴,隨后圉人牽馬走出廟門。接著,賓客出門,喪主送到門外
四、裝飾柩車。
于是將堂上的靈柩裝載到庭中的柩車上,喪主哭踴。靈柩束縛完畢,有司將方才設(shè)在堂上的奠移到靈柩之西陳設(shè),用巾覆蓋,然后裝飾柩車。
靈柩內(nèi)有死人,運往墓地時恐路人厭惡,所以要加以裝飾。棺飾的總體設(shè)計很像是一座屋子,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稱為"柳",基部是一個長方形木框,罩在靈柩的蓋上。柳上用布覆蓋,形狀略如尖頂?shù)姆课荩Q為"荒",上面繪有文采。柳的前面和左右兩側(cè)用竹管圍繞,稱為"池",如同屋檐之下的霤。據(jù)禮書記載,大夫一級的棺飾,池邊懸掛著用銅片做的魚,柩車前進時,銅魚前后晃動,有"魚越拂池"之感。近些年,北京民間文物市場的地攤上,偶爾可以看到有魚形銅片,應當就是周代墓葬中的懸魚,賣主不知為何物,所以出價往往很低。棺飾的下部稱為"墻",指靈柩的前面和左右兩側(cè),都用布圍著,稱為"帷";此時前部有一個形如屋的"池",連結(jié)棺頂及四周白布的紐扣前后左右各一,前紅后黑,車頂?shù)膱A蓋有紅、白、青三色,四周不懸掛貝。棺兩側(cè)各有兩條帛帶。
靈柩左右設(shè)有"披",車的兩邊也系上了"引",披和引的用途詳見下文。
五、陳明器
明器是指隨葬的器物,所以古人說是"藏器",后世又稱為"冥器"。明器不是實用的器物,因而做工粗惡,《禮記·檀弓》說是"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張而不平,竽笙備而不和,有鐘磬而無簨虡",竹器、瓦器都無法使用,木器做得不平整,琴瑟和竽笙沒有宮商之音,鐘磬無法懸掛。之所以如此,并非是欺死者無知,而是為著節(jié)省人力、物力,《禮記·檀弓》說:"孔子謂為明器者,知喪道矣,備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可見孔子認為,用實用器物殉葬,就象用活人殉葬一樣可悲。
此時陳設(shè)明器,是為落葬作準備。明器陳設(shè)在乘車的西側(cè),具體位置是:以最西邊一行的南端為尊位,自西向東,放完一行,再向相反方向轉(zhuǎn)行。從茵之北:包裹羊肉、豕肉的葦包二個;盛放黍、稷、麥的畚箕三個。甕三只:分別盛放醋、醬和姜桂的碎末。瓦甒兩只:分別盛著醴和酒。每一器都有木架,器口都塞著。還有死者生前日常的器物,以及樂器和鎧甲、頭盔、盾牌和盛箭器等兵器,燕居時用的手杖,竹笠,雉扇。弓箭是新做的,構(gòu)件雖然齊備,但做工粗劣,只要能張開就行。近距離射擊用的箭和習射用的箭各四支,箭羽都很短。
六、祖奠
古人出行,有祭祀路神的習慣,《左傳》昭公七年,魯昭公將要前往楚國,"夢襄公祖",夢見魯襄公為他"祖",就是祭祀道路之神。類似的記載也見于其它文獻,例如《詩經(jīng)·大雅·韓奕》的"韓侯出祖"、《詩經(jīng)·大雅·烝民》的"仲山甫出祖"中的"祖",都是指路神。
靈柩出發(fā)之前,也要進行祖祭。柩的方位在堂上兩楹之間調(diào)正之后,喪主送賓客出門,此時,遂人與匠人將柩車拉到堂下東、西階之間。祝在喪主之南陳設(shè)祖祭的供品,西側(cè)正對著柩車的前輅,祭品上面用巾覆蓋。
于是撤去柩車之西的遷祖奠,喪主在規(guī)定的儀節(jié)處哭踴。有司將柩車掉頭朝南,表示即將出行。喪主頓足而哭,稍向南移到正對著靈柩前面的束帶的地方。婦人下堂,在東、西階之間即位。于是,挽轉(zhuǎn)車頭正式出發(fā),祝將銘旌放在"茵"(詳見后)上,有司將"重"的方向變?yōu)槌?。日頭偏西時設(shè)祖奠,喪主哭踴。此時,駕車的馬匹又被牽進來,就像第一次做的那樣。于是,賓客告辭出門,喪主送至廟門外。有司請問落葬的日期后,主人入內(nèi),回到原位。
七、贈送助葬之物
送葬之前,國君和卿大夫再次贈與幣帛、馬匹等物,以幫助喪家安葬靈柩。
國君派使者致送的助喪之物是:黑色和淺黃色的帛一束,馬兩匹。贈送馬匹,是表示幫助喪家拉柩車之意。馬匹牽進門后,陳設(shè)在庭中重木的南側(cè)。帛放在柩車車廂的左側(cè),然后出門。家宰將帛收藏起來,士牽著馬出廟門。
卿、大夫、士贈送助喪的財物,要派使者前往致命。使者的隨從將贈送的馬匹牽進廟門,陳設(shè)在"重"之南,帛放在柩車之左。
服喪的眾兄弟,可以既贈送助喪之物,又贈送致祭的物品。平時互相熟知的人,則只贈送助喪之物,而不贈送致祭的物品。與死者熟知的人,可以既贈助葬之物,又贈送隨葬之物;與生者熟知的人,可以既贈送助葬之物,又可向主人贈送財物。喪主命人將來賓贈送的物品記載在木板上,明器記載在簡冊上。記載明器的簡冊稱為"遣冊",要葬入墓中,近幾十年來,考古工作者曾經(jīng)在各地發(fā)現(xiàn)過很多的遣冊。
在送葬的隊伍出發(fā)以后,所增助喪物品的清單要宣讀,此時只有喪主及其配偶可以號哭,其他人若忍不住號哭,則要彼此勸戒。史宣讀記載在木版上的清單,其助手抽算籌計數(shù)時可以坐著。大家都可以號哭。
八、大遣奠
安葬之日,天明之時,將大遣奠的祭品預先陳設(shè)在大門外。大遣奠是為安葬遺體而設(shè)的,所以又稱葬奠。這是最后一次為死者舉行奠祭,所以特別隆重,祭品的規(guī)格超過前面所有的奠祭。按照禮數(shù),士禮的規(guī)格是特牲三鼎,此時升一等,用了少牢五鼎的規(guī)格,羊、豕、魚、臘、鮮獸各一鼎。陳設(shè)在柩車之東的祭品是四豆、四籩,四個豆分別盛有牛胃、蚌肉醬、腌葵菜、蝸肉醬;四個籩分別盛著棗、米餅、栗、干肉。此外還有醴和酒。
昨天晚上收藏起來的明器,此時要再次陳列出來。參加葬禮的來賓入門時,喪主在廟內(nèi)行拜禮,不能離開靈柩。
為了將預設(shè)在大門外的大遣奠的祭品正式陳列到庭中,有司先要將昨天陳設(shè)的祖奠撤除,撤下的祭品改設(shè)在柩車西北。接著將門外的五個鼎從門外抬進來,設(shè)在"重"的附近。四個豆呈方形排列:牛胃在西南方,蚌肉醬在其北側(cè),腌葵菜又在其東,蝸肉醬在其南,以南邊的豆為尊,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行;四個籩也呈方形排列:棗在蝸肉醬之南,米餅又在其南,栗在米餅之東,干肉在栗之北,以北邊的籩為尊,向相反方向轉(zhuǎn)行。俎以兩個為一組,從南向北排列,而以南邊的俎為尊,不轉(zhuǎn)行。鮮兔之俎單獨陳設(shè)在豕俎之東。醴和酒在籩的西側(cè)。
九、發(fā)引
大遣奠完畢后,送葬的隊伍準備前往墓地。有司將"重"從廟門中央抬出去,再將駕車的馬匹和車拉出門,套好車,等待出發(fā)。接著,撤除大遣奠的祭品,先把覆蓋在祭品上的巾撤去后,有司將鼎中羊和豕的后肢的下端盛入"苞"里,準備帶往墓地。所謂苞,就是葦草編成的圓筐。按照禮數(shù)的規(guī)定,士只能用兩個苞。其它鼎里的魚、臘、鮮獸不是正牲,所以不必盛入苞里。接著撤明器,茵席和甕等用器也順序撤出。
發(fā)引是喪禮中的重要儀節(jié)。1998年,韓國慶尚北道一位九旬來者去世,喪家為之舉行的"儒林葬",。引,又寫作"纼"或者稱為"紼",是挽引柩車的繩索,柩車啟動前往墓壙時,送喪者執(zhí)引挽車走在前面,稱為"發(fā)引"?!抖Y記·檀弓下》說:"吊于葬者必執(zhí)引,若從柩及壙,皆執(zhí)紼。"可見,執(zhí)引是親友表示對喪事"助之以力"的舉止。執(zhí)引助葬,是古代通行的禮儀,如《左傳》昭公三十年:"晉之喪事,敝邑之間,先君有所助執(zhí)紼矣。"杜預注:"紼,挽索也。禮,送葬必執(zhí)紼。"
執(zhí)引的做法,流傳很廣,是人們彼此借以申述情誼,追思緬往的一種方式,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在喪禮中看到它的遺意。如今參加追悼會,人們在送花圈時,通常會在綬帶末尾寫一"挽"字,大概很少有人會想到,這里的"挽"就是"挽"的俗字。"某某挽"正是古代執(zhí)引挽車的意思。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哀悼死者的對聯(lián)稱為"挽聯(lián)"、吊喪的布帛稱為"挽幛",送葬時唱的歌稱為"挽歌"。
前往墓地的道路肯定會有凹凸不平之處,為了防止靈柩傾斜、翻到,棺柩兩旁在飾柩車時就已經(jīng)系上了"披",披是一種紅色或者黑色的帛帶,每條披由兩位送喪者執(zhí)持,在柩車晃動時用力拉住,以保持其平衡。披的多少,表示不同的身份,天子一邊六披,兩邊為十二披;大夫一邊四披,兩邊為八披;士一邊兩披,兩邊為四披。所以,士的喪禮出殯時,一共有八位士在車兩旁執(zhí)披,以保持靈柩的平穩(wěn)。
柩車出發(fā)后,喪主與親屬跟在后面號哭踴。出宮門時,喪主想到親人的遺體離家越來越遠,悲從中來,頓足而哭。送葬的途中,柩車一般不能停在路上,只有國君派人前來贈助喪之物時,才能例外。這一儀節(jié)安排在柩車到達邦國的城門時進行。國君派宰夫前往贈送黑色和淺黃色的帛一束。宰夫致國君之命后,喪主號哭,拜了又叩首。宰夫登上柩車,將帛放在靈柩的帷蓋內(nèi)。喪主拜送宰夫后,柩車及送葬者繼續(xù)行進。
十、窆和執(zhí)綍
送葬的隊伍來到墓穴前,乘車、道車、稾車以及隨葬的明器陳設(shè)在墓道的兩側(cè),眾主人面朝西排列在墓道之東,婦人面朝東站在墓道之西。為了保持安靜,確保下棺時萬無一失,此時男女都不得哭泣。
下棺稱為"窆(bian)"。為了防潮,先要在墓穴的底部墊上稱為"茵"的布。茵是夾層的,中間塞進了茅秀和香草等有芳香氣味的草本類植物。茵一共有五塊:下面三塊橫向放置,上面兩塊縱向放置。
接著將靈柩抬下車,除去棺飾,然后在棺上系上"綍"。綍,文獻中又往往與前面提到的"引"混稱為"紼"。綍是指下棺用的繩索。當初在殯宮將靈柩從坎穴中托起來時用的繩索就是它,此時用它將靈柩托起時,助喪者都要執(zhí)挽綍,然后將靈柩徐徐降入墓壙。古代喪葬用綍的數(shù)量有嚴格的等級,據(jù)禮書記載,天子六綍、諸侯四綍、大夫二綍。據(jù)東漢經(jīng)學家鄭玄的解釋,天子六綍,挽者約千人;諸侯四綍,挽者五百人;大夫二綍,挽者三百人;可見場面相當盛大。士的執(zhí)綍人數(shù),文獻沒有記載,當是在場的所有送喪者,人數(shù)當然不會超過大夫的三百人。靈柩落葬后,喪主哭踴,并將黑色和淺黃色的五匹帛獻給死者,然后向靈柩跪拜叩首,起立后又哭踴。獻畢,喪主和喪主之婦分別禮拜前來參加葬禮的賓客,然后各就其位哭踴。
有司將隨葬的用器、兵器、樂器等放在靈柩的旁邊;接著將柳、墻等棺飾擺放在靈柩的上面;再將盛有牲肉的"苞"和盛有黍、稷、麥的"筲"等放置在棺、槨之間。擺設(shè)完畢,先在棺上架"折"。折是一塊大木板,中間鑿有若干方孔,形狀略如窗格,縱向三條,橫向五條。折的作用,是支撐上面的填土,防止棺柩被壓壞。折架好后,上面鋪抗席,以防灰土落入墓室??瓜显偌涌鼓荆鼓镜淖饔靡彩欠街钔料聣?,其結(jié)構(gòu)與棺底部的茵一樣,也是橫三、豎二,這是象征天數(shù)三、地數(shù)二,人長眠于天與地之中的意思。最后往墓穴中填土、夯實。
順便要提及的是,上古時代"墓而不墳",墓地上沒有隆起的封土,即后人所說的墳頭。據(jù)《禮記·檀弓》記載,最早在墳上堆土為冢的是孔子??鬃釉缒陠矢?,許多年之后母親去世,于是孔子將父母合葬在一個叫"防"的地方。孔子終年在列國之間奔走,是所謂"東南西北人也",為了準確標記墓的位置,以便不時來憑吊,便在墓地上堆起了四尺高的封土。這是文獻所見的最早的墳頭。
靈柩落葬之后,將乘車、道車、稾車上的衣服等集中到柩車上帶回。葬畢而歸時,不驅(qū)趕車子,似乎覺得死者的精魂還要回家。
十一、反哭
葬事完畢,喪家男女從墓壙返回祖廟和殯宮號哭的禮節(jié),稱為"反哭"。祖廟是死者生前帶領(lǐng)家人進行各種禮儀活動的場所,如今堂室依然,而人已化去,內(nèi)心哀傷無比。《禮記·問喪》非常生動地描述了此時喪家的心情:"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故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求而無所得之也,入門而弗見也,上堂又弗見也,入室又弗見也。亡矣喪矣!不可復見矣!故哭泣辟踴,盡哀而止矣。"喪主進入廟門后,從西階上堂,面朝東而立。眾主人在堂下西階前面朝東而立。婦人入門時,男子們哭踴,婦人從阼階上堂。喪主之婦登堂后入室,頓足而哭,然后出室,在阼階上即位,與男子們輪流號哭、辟踴,盡哀而止。
前來吊唁的賓客來到堂下,其中的一位長者從西階上堂,安慰喪主說:"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喪主不忍心馬上即主人之位,于是在主人之位的東面答拜。長者下堂,與其他賓客一起出廟門,喪主送到門外,再拜叩首,感謝他們前來送葬,并且親臨反哭之禮。
接著,喪家男女前往殯宮,這里是死者生前的居處,又是葬前的停殯之處,如今殯起人葬,空空如也,大家觸景生情,彼此又是號哭、辟踴,哀盡而止。
禮畢,先是同族兄弟出門,喪主拜送。接著是眾主人出門時。喪主合上殯宮的門,向眾主人拱手行禮,于是大家分別回到自己的喪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