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虹太 夏剛草/文
無錫錫山惠山之麓、龍頭下河塘兩岸,舊祠堂古建筑成群。據(jù)清咸豐年間編的《惠山記續(xù)編》,就記錄著70多處祠堂;清光緒《無錫金匱縣志》,記載著自太平軍之役破壞后仍存在或重修的祠堂,仍有70多處;1947 年編寫的《無錫指南》,記下的祠堂達94處之多。
祠堂自古以來,在錫惠形成鱗次櫛比的古建筑群,蔚為壯觀,使河塘兩岸、龍頭下、秦園街、秀嶂街,顯示出無錫獨特的古老歷史風貌,可以說是省內(nèi)少見的。據(jù)明王程登的《寄暢園記》,開頭就有惠山小園林“若棋布然”的記載。據(jù)考,他所說“棋布然”的園林,是與惠山的祠堂密切相關的。一是其中不少小園林,是布置在祠堂里的;二是有些歷史上建筑在惠山的別墅園林,歷經(jīng)滄桑,已改建為祠堂。
從現(xiàn)在尚存在的祠堂遺跡看,有不少確有亭臺樓閣、泉池小橋、丘阜假山。惠山祠堂群供奉的人物,都是歷史上有名的。他們或高官顯爵,或忠臣義士,或儒家學者,或文人墨客,涉及宰相、尚書、御史的就有二、三十人。如果說,錫惠公園是一個露天博物館,那么惠山的祠堂群,就是無錫的一部《歷史名人傳》??v觀其中歷史人物,絕大多數(shù)是無錫鄉(xiāng)賢;也有一些原來不是無錫人,但他們的后裔遷居到了無錫,把他們祖先中最有名的歷史人物,帶到無錫,在惠山立祠奉祀。其中不少歷史人物,是皇帝敕封的宰相、尚書、御史、將軍、巡撫、知府、知縣,他們?yōu)閲⒘斯?、盡了職,后裔奉敕建祠,故祠堂內(nèi)也匯集了一些比較珍貴的文物,如碑刻、堂匾、楹聯(lián),有不少出自皇帝御筆、名家遺墨,或被祀的歷史人物留下來的遺跡、遺物、遺書。這些都展示出無錫的古老歷史文化和人文景觀,特別是它的古建筑群,更是無錫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
祠堂是我國封建社會人們?yōu)榧漓朊嘶蜃孀诙藿ǖ膶iT建筑。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它起始于漢代,發(fā)展于唐、宋。而我們無錫惠山東麓直街、橫街、上河塘、下河塘、惠山浜、聽松坊以及錫惠公園一帶的祠堂,則始于唐,繼于宋,興于明,盛于清,到民國后期便近于它的“尾聲”了。無錫解放后,惠山祠堂的祭祀活動也逐漸停止,神龕被拆除,牌位也毀了??罩姆孔?,有的被部隊借用,有的做倉庫、開商店、辦學校,有的則成為居民住宅,還有的干脆全部拆除,如李忠定公祠、過郡馬祠和嵇忠節(jié)祠等。但半個世紀以來,這里整個環(huán)境風貌未有大的改變,山水依舊,街巷古樸,許多祠堂建筑的外殼還呈現(xiàn)著原樣,有的甚至還保留著原有的庭院和戲臺。沿河則青磚鋪路,黃石駁岸,親貼水面的碼頭上有人搗衣,濃蔭蔽日的綠樹下有人垂釣,組成了一幅幅幽靜、典雅、山青水秀的風俗畫,文化內(nèi)涵豐富,旅游價值很高,確實是一筆值得保護和利用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
在現(xiàn)存的60多所祠堂中,保存較為完好的有20多所,如華孝子祠、陸宣公祠、錢武肅王祠、周濂溪祠、范文正公祠、司馬溫公祠、尤文簡公祠、微國文公祠、倪云林先生祠、虞微山先生祠、顧洞陽公祠、邵文莊公祠(即二泉書院)、陳文范公祠、唐襄文公祠、浦長源祠、葉司空祠、李閣學祠、楊延俊祠堂花園(即留耕草堂)、王武愍公祠、薛中丞祠和楊藕芳祠等。
這60多所祠堂,其原來所祭人物,涉及到無錫地區(qū)名門望族中的絕大部分姓氏,如錢、華、王、顧、朱、李、陸、楊、周、唐、孫、薛、榮等。而且他們的祖宗中,有許多都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如唐代的陸贄,五代的錢鏐,北宋的周敦頤、范仲淹、司馬光、李綱,南宋的尤袤、朱熹,元代的倪瓚,明代的王紱、唐順之、邵寶、周忱、顧可久、海瑞、王問、孫繼皋、顧憲成、高攀龍,清代的楊潮觀、李金鏞、薛福成,民國的楊藕芳等等。他們有的是政治家、思想家,有的是文學家、藝術家,有的是為民請命的清官,有的是視死如歸的諫臣,還有的是具有維新變革新思想的先驅(qū)者或近代實業(yè)家。他們功績卓著,品格高尚,值得后人紀念、學習和頌揚。
這60多所祠堂,在建筑形式上也很有特色,大致可分為3類:一為傳統(tǒng)園林式,即整個祠堂為花園式布局,有亭、臺、樓、閣、水池、小橋,給人以小巧玲瓏、典雅優(yōu)美之感;二為江南民居式,即以傳統(tǒng)的江南民居為基本格局,前后一般有二至五進,每進之間有天井、磚雕墻門等,山墻上也多有觀音兜、馬頭墻等裝飾;三為典型的近代建筑,常常是第一進就是高高的樓房,后面幾進反而較矮較簡單,大都采用流行的清水做法,同時引進一些西洋風格,在立面上做出許多西式的幾何線條和圖形。
在大約0.3平方公里的惠山古鎮(zhèn)范圍內(nèi),集中保留有如此之多、風格各異、內(nèi)涵豐富的祠堂建筑,這在整個江蘇省乃至全國來說是實屬少見的。2000 年,全國著名文物、古建筑專家羅哲文、謝辰生、阮儀三、劉敘杰、郭湖生等應邀到此考察評估時,一致認為惠山古鎮(zhèn)祠堂群有顯著特色,保護和利用價值也高,有條件申報省級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華孝子祠。祠址原系南齊孝子華寶的舊居所在地,名華坡。晉義熙年(417),無錫人華豪將遠去長安從軍,臨行前對八歲的兒子華寶說:“待我成守回來,為你戴冠成親?!辈恍议L安陷,豪死于戰(zhàn)役。華寶聽從父訓,七十歲不冠不娶,立弟華寬之子為后,遂以孝聞名于世。南齊建元三年,皇帝旌表華家門閭,賜孝子額,并即宅建祠,塑童髻長須的華寶像。祠有享堂、承澤池、溯源橋、成志樓、遺蔭樹等。祠院有黿池,石螭吻一吐一納。壁間碑刻,是文徵明、楊維楨的《春草軒辭、記》。門前立竹葉瑪瑙盤陀石。前立四面牌坊。祠中楹聯(lián)有:“純孝天生心氣,留昆山片玉;終身孺慕精誠,在皓首不冠?!睋?jù)無錫地方志書記載,“唐以來,即孝子故居為祠,后廢,宋王彬復建,明景泰間知縣顏肅重修”?,F(xiàn)存的華孝子祠,尚有四面坊(俗稱“無頂亭”)、祠門、承澤池、溯源橋、黿池和享堂等明、清時期的建、構筑物。1983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陸忠宣公(贄)祠,位于惠山直街43號。陸贄,字敬輿,浙江嘉興人,謚號為“宣”。唐大歷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為政勇革弊政,于貞元十年罷相。到宋代,其后裔陸實“提舉京畿常平,遷居無錫陶墅,建祠惠麓,明季毀,康熙四十七年裔孫慧玉等奉敕復建”。現(xiàn)存的陸宣公祠為清末重修后的建筑,本有三進,面闊均為三間,解放初拓寬直街時拆掉了第一進,現(xiàn)存兩進,其中還有戲臺、水池、小石橋等,小巧別致,1994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薛中丞(福辰)祠。薛福辰,字振美,號撫屏,清末外交官薛福成的兄長。清咸豐五年,順天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任工部員外郎,曾為治黃、治河作出較大的貢獻。薛福辰精通醫(yī)書,曾為慈禧治愈疑難病癥,慈禧親書“?!弊忠再?。祠內(nèi)有“宸翰樓”。其祠在今上河塘25 -26號,建于民國初年,前后共三進,面闊不一,第一進為二層樓房,后兩進均為平房,近代風格明顯。
4、顧端文公(憲成)祠,在惠山寺北。聽松坊邵文莊公祠之右,上世紀20年代被拆毀。2000年,市園林部門又在原地按原狀重建?;萆剿聜?cè)原有“積書巖”,是清初著名詞人顧貞觀的讀書處,顧憲成祠就在里面,始建于明萬歷年間。顧憲成,明萬歷八年進士,官至吏部文選司郎中,為官持躬甚正,因“忤帝意”被削籍歸里,與高攀龍等講學東林,為“東林八君子”之首。祠內(nèi)配祀其弟允成,官禮部主事,也是“東林八君子”之一。顧祠的堂匾為“醇儒”二字,有楹聯(lián)多副。其一是顧憲成自撰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人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此聯(lián)句移入東林書院時,已改為“事事關心”。還有后裔顧皋的一聯(lián):“立朝與天子宰相爭是非,悉宗社遠謀國本重計;居恒共師弟朋友相講習,惟至善性體小心功夫?!膘糁杏小靶略佁谩薄败饺赝ぁ钡冗z跡。
5、錢武肅王(鏐)祠,在惠山寺山門內(nèi)惠山寺之左橫街口。錢鏐,字具美,他在五代時于西府(今杭州)建吳越國,后梁封為吳越王,曾治理錢塘和太湖流域水利,有功于民。清雍正年間,錢家后人在惠山建祠。舊殿雕梁畫棟,有“見山樓、光遠樓、錦樹樓、珠還草堂”等,并有清乾隆親書的匾額。還有“金涂塔”“鐵券圖”等遺跡。該祠堂系定居于無錫的錢氏后裔始建于清雍正年間,曾幾經(jīng)興廢,觀存享堂為民國初年錢鐘書先生之祖父錢福炯所修之物,歇山頂,飛檐翹角,畫棟雕梁,2000年,市園林部門又進行了一次大修。
6、高忠憲公祠,在惠山河塘右岸(寺塘涇南),今下河塘8號,1985年被拆毀大半,現(xiàn)僅存部分遺跡。祀明東林黨領袖、左都御史高攀龍。祠在清乾隆元年重建,無錫知縣姜順蛟寫有記。咸豐十年毀,知縣廖綸倡捐重建。祠壁有《遺表》刻石:“臣雖削奪,舊系大臣,大臣受辱則國辱,故北向叩頭,從屈平之遺則,君恩未報,結愿來生。臣高攀龍垂絕書,乞使者執(zhí)以報皇上?!?br>
7、王武愍公祠。王武愍公,即已故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王昆侖的曾祖父王恩綬,其祠在今下河塘8號,清同治年間奉旨敕建,規(guī)模宏大,庭院深深,20世紀80年代曾經(jīng)大修,基本保持著原狀舊貌,始建時洪鈞所撰碑記以及馮桂芬所撰祠額石刻仍在,是惠山祠堂群中原狀保存最好、環(huán)境也最優(yōu)美的一所祠堂,現(xiàn)為惠山泥人博物館所在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顧可久祠里的顧可久(左)和海瑞(右)雕像
8、顧洞陽祠,在惠山史家弄(今下河塘15號內(nèi))。顧可久,字與新,號洞陽,明正德九年進士,官至廣東按察使。他是明朝的著名諫臣,以直言諫皇帝而兩次受“廷杖”。嘉靖二十八年督學廣東時,以非凡的洞察力,錄取了瓊州人海瑞。隆慶四年,海瑞出任應天巡撫,奉敕為他的老師顧洞陽建祠。祠內(nèi)有海瑞親書的“抗疏名臣”匾和《謁顧洞陽公祠》的詩碑,遺存明竹素園湖石“丈人峰”,還有《閑居賦》等石刻。此祠系海瑞奏請朝庭敕建的,雖于清代多次重建、重修,但明代的石獅、露臺望柱、欄板石等尚在,清代修建的享堂、祠樓、拜石山房以及清代重書的海瑞詩碑也仍保存著,1986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祠內(nèi)一聯(lián):“教成于家,溯三國元朝,光照世德;慎追乎遠,本一家雙義,佑啟后人。”
9、李忠定公祠。李綱,其祖從邵武移居無錫,他就出生在無錫。這位歷史上的宋中興功臣、抗金名相,宋欽宗曾把惠山寺賜給他為“功德院”,寺內(nèi)留有“懋德堂”府李字樣的“金蓮橋”。明邵寶曾在尚德書院和二泉書院祀李綱。清康熙五年,后裔李廷煌等在惠山寺旁建祠。祠中有李綱所書的“不愁芒履長南滴,滿愿靈旗助北征;酹徹一杯揩眼淚,煙云何處是三京”的詩碑(存市博物院)。費文恪公(淳)為李綱祠書一聯(lián):“望重三朝持亮節(jié);書成十事秉丹心?!?/p>
10、倪云林祠。倪瓚,字元鎮(zhèn),號云林子等,出生于梅里祗陀村(長大廈),元代大畫家。他的詩書畫號稱“三絕”,尤以畫為冠。存世作品有《六君子》《雨后空林》等。故里建有“清閟閣”,時人稱高潔之士。祠建于清康熙三十年,裔孫鳳來等奉敕建。祠后園池畔有琴舫。祠聯(lián)是:“心潔身潔名亦潔,處濁世偏能潔已;學高才高品更高,問當時孰并高風。”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