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年代有太多生命死別的事情發(fā)生,客家團員在當(dāng)時看來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美夢,每個人都在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而奔走,大家都有著自己的責(zé)任和使命。在這種責(zé)任心和主人翁意識的驅(qū)使之下,人們?nèi)淌苤c親人分別的痛苦,為了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解放,忍受著敵人的明槍暗箭。他們的心中也有平常人的感情牽掛,但是在家國利益面前,他們不得不把這種牽掛放下。
不得不面對的生離死別面前很多誤會就這樣產(chǎn)生了,留在家中的人以為在外面的人已經(jīng)犧牲了,在外面的人也以為留在家中的人已經(jīng)不久于人世。有人開始了新的生活,有人卻還固執(zhí)的留在原地。少將易耀彩,就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
1957年,他帶著自己的妻子回老家探親,卻意外的發(fā)現(xiàn)家中還有一位妻子,并且已經(jīng)等待了他22年。很明顯老家這位妻子的存在,易耀彩事先毫不知情。這段誤會是怎樣產(chǎn)生的,又會怎么解決?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易耀彩是出生在紅色革命家庭中的孩子,他的父母雖然并不是共產(chǎn)黨員,但是是當(dāng)?shù)丶t色赤衛(wèi)隊的成員,所以易耀彩從小就有著偉大的革命理想,以后要像父母一樣參加部隊,報效祖國。
在他還是個小豆丁的時候,父母為他抱回來了一個姐姐,這個姐姐雖然跟他一樣懵懵懂懂,但是他從老鄉(xiāng)們的嘴巴里聽說過,這個姐姐以后是他的媳婦兒。姐姐名字叫做張鳳娥,家里實在是窮到養(yǎng)不起孩子了,所以才會把孩子送給別人當(dāng)童養(yǎng)媳。
兩個小朋友一起長大,彼此之間感情深厚,哪怕是在他們還不懂童養(yǎng)媳是什么東西的年紀,他們也已經(jīng)離不開對方了。后來長大了,易耀彩按照自己小時候的理想,去參加了共產(chǎn)黨,加入了部隊。他在老家的父母,就全仰仗于張鳳娥的照顧。
對于自己這位小丈夫的理想,張鳳娥是非常支持的,她也向?qū)Ψ奖WC在家里一定會好好照顧兩位老人,他們一起等待著對方凱旋歸來。面對這樣的情況,易耀彩即使再不舍,也必須要離開了。他要去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他要保家衛(wèi)國,他要為自己所珍愛的人們帶回一個嶄新的中國。
在參軍之后沒多久,易耀彩就和大部隊一起開啟了長征的生涯。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誤會也是在這個時候產(chǎn)生的。易耀彩從別人的口中得知,敵人掃蕩了他所在的村莊,他的家人無一幸免,全部遇難。而張鳳娥也從多多少少傳回村莊的消息中得知,易耀彩在戰(zhàn)斗當(dāng)中不幸犧牲。
其實死在村莊的只有易耀彩的父母,張鳳娥還活著,而遠在戰(zhàn)場的易耀彩也一直都還活著??墒钦`會產(chǎn)生之后,兩個人都以為自己和對方天人永隔。
常年在外的易耀彩,一直以來沒個人照顧,組織上也特別掛心。在組織的介紹和撮合之下,易耀彩認識了一位名字叫做范景陽的醫(yī)生,兩個人互相看對了眼,于是在不久之后舉行了婚禮,組成了家庭。而此時此刻,遠在老家的張鳳娥還一直堅守在易家,以一個未亡人的身份等待著。
在部隊當(dāng)中的易耀彩全心全意為了心中的理想而打拼,在戰(zhàn)場之上就更不要命一樣,掙回了許多軍功。他的頭銜不斷上升,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他也成為了為數(shù)不多的一位少將。
這么多年在外面漂泊,易耀彩一直記掛著老家。于是1957年,妻子范景陽便陪同著他一起回到老家探親。他們在到達之前就已經(jīng)做好了心理準備,或許自己即將看到的是一件破敗不堪的屋子,還有三座已經(jīng)長滿了雜草的墳?zāi)埂?strong>但是沒想到,易耀彩看到的是一座還算整齊的房子,還有在院子里勞動的張鳳娥。
他不敢自信的張大嘴巴,眼淚從眼眶里流出來,卻什么話也說不出?!傍P娥姐,是你嗎?”隨著這一聲呼喊,張鳳娥轉(zhuǎn)過頭來,果然看到了以為再也見不到的易耀彩站在她的面前。直到這個時候,兩個人才意識到原來幾十年前所謂的真相其實只是一場誤會而已,雙方都沒有死。
但是面對此情此景,易耀彩的心里卻充滿了愧疚,他早已經(jīng)重新組建了家庭,而張鳳娥卻在原地等待了他整整22年。這樣不對等的付出,讓他對張鳳娥充滿了抱歉。不過張鳳娥倒是非常理解他,他其實并沒有背叛他們之間的感情,他是在以為自己已經(jīng)不在的情況之下才重新找的妻子。
而且張鳳娥也不得不承認,擁有進步思想的范景陽其實比自己更適合易耀彩。于是她便以姐弟跟易耀彩相稱,并且真心誠意的祝福眼前這一對夫妻。范景陽也很理解丈夫此刻的心潮澎湃,她同樣也很敬佩眼前這位孤獨等待了這么多年的女子。
在送別易耀彩的時候,張鳳娥不止一次囑托他,一定要好好跟妻子過日子。面對著眼前這位曾經(jīng)的同樣希如此寬宏大量的理解,易耀彩更是說不出話來,覺得自己耽誤了對方一輩子。他和妻子每個月都按時為張鳳娥寄回來生活費,哪怕對方其實并不需要這種經(jīng)濟上的補償。
回家之后,易耀彩把自己的孩子叫來身邊,告訴了他們這件事情,并且叮囑他們自己死后就埋葬在張鳳娥的旁邊。范景陽也很理解和支持丈夫的舉動,她同樣對那位可憐的女子滿懷著敬佩和悲憫。
張鳳娥和易耀彩去世的時間相差了六年,后來他們果然被埋葬到了彼此的身旁。生前沒有能夠得到的團圓,希望死后能夠有所彌補,這一點聊勝于無的慰藉,但愿能夠讓張鳳娥展顏。
易耀彩這樣的遭遇,在當(dāng)時那個混亂的年代并不是獨一例。太多的生離死別造就了誤會,而這份誤會卻讓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品嘗著苦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