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與貓能擦出什么火花,常理難以想象。
更難以想象的是,這個看起來十分愚蠢的組合,實際上是為了嘲諷而生。
是的,“黃油貓定律”的存在,就是為了諷刺某些人。
但是,在解釋“黃油貓定律”前,須先確定你了解以下兩個經典定律。
Murphy`s Law
完成某件事若有兩種以上的方法,而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選擇這一種。
工程師愛德華·墨菲,他參加了一個火箭減速超重實驗。其中一個項目需要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固定在支架上,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有47個人有條不紊地將16個加速度計全部裝在錯誤的位置。于是墨菲作出了這一著名的論斷,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有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會按這種方法去做。
從而引申出四個理論
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fā)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fā)生
但這個定律被后人加上了一個前提條件,“時間是無限的”。
因此,根據(jù)這個定律解讀某個行為,很容易出現(xiàn)這種結果,‘’壞事發(fā)生了嗎?發(fā)生了,定律生效。沒發(fā)生,時間還沒到?!?/p>
然而,這是一個不可證偽的命題。
舉個例子
一個必然會出門的人,人生中就存在遭遇車禍的概率。如果此人的生命只有一百年,盡管有可能發(fā)生,但概率可以小到不計。如果此人的生命長達一百萬年,概率或許上升至必然實現(xiàn),但無法進行實驗來證明。
可是為什么墨菲定律看起來還是那么準呢?
首先,一件順利完成的事情,記憶點遠不及失敗帶來的教訓,因此我們所認知的事情總會變糟,是一種幸存者偏差。
其次,過度擔心事件的壞結果,反而不能專心完成,導致失敗。這是一種自我實現(xiàn)預言。
總而言之,盡管墨菲定律是在一個結果極其糟糕的事件中提煉出來的規(guī)律,但本質上它揭示的是小概率事件,也無法用一般的生活事件來佐證(缺失時間條件)。
所以壞結果發(fā)生后,用墨菲定律調侃一下自己就夠了,事前可別瞎想、瞎操心。
Survivorship bias
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于幸存者(被某種關鍵條件篩選后的對象)時,此資訊可能會與實際情況存在嚴重偏差。
舉個例子
二戰(zhàn)期間,從戰(zhàn)場返回的飛機,機翼中彈情況特別嚴重,機艙中彈的情況反而較輕,便做出加固機翼防護的決定。事實上,邏輯嚴重錯誤。應當被加固的正是機艙。因為已返回的飛機機翼中彈嚴重,正說明了機翼中彈還能飛回來,可是機艙中彈的飛機就陣亡了,根本無法返程,這就產生了幸存者數(shù)據(jù)和亡者數(shù)據(jù)。
這種“無法統(tǒng)計亡者數(shù)據(jù)”而產生的偏差,就是幸存者偏差。
開個腦洞
“江湖上從未見過他出招,見過他出招的人已不在這個世界上了?!边@是什么偏差呢?
Buttered Cat Paradox
盡管很多人以為它在搞笑,但這個悖論的存在確實是出于嘲諷。
悖論來自兩個經典實驗的清奇結合。
實驗一,一片單面抹了黃油的面包從空中落下,抹了黃油那一面總是更容易著地。
實驗二,一只四肢健全的貓從空中落下,四肢必定著地。
清奇結合,一只四肢健全的貓,背上附了一塊抹了黃油的面包,黃油面朝上,假設貓和面包無法分開。那么,得到的是一還是二的結果?
這不是一個真正的實驗,這只是一個十分Geek的笑點,實際上是為了嘲諷眾人對墨菲定律的曲解。
墨菲定律曾被用一個常見的比喻表述:“假定你不小心弄掉了一片面包,這片面包的兩面均可能著地。但假定你不小心弄掉了一片單面抹了黃油的面包,常常是黃油這一面著地。”
黃油面包實驗與墨菲定律被捆綁,本意是小概率事件,在大基數(shù)面前必定發(fā)生,為了通俗就打了這么一比喻。邏輯上這比喻是錯誤的,但許多人只記住了比喻本身,忘了背后的意義,導致比喻本身成了經典。
黃油貓悖論嘲諷這種沒有邏輯的分析、探討,帶來的荒謬結論。
舉個例子
首先,我們不應違法
其次,我們應維護集體利益
那么,當你被要求出于維護集體利益的目的去違法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