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在人民物質(zhì)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我國的貧富差距也日益懸殊,一部分人開始產(chǎn)生炫耀、攀比心理,并從這種攀比中得到一種優(yōu)越感和自我滿足感。而這些攀比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并使孩子逐漸產(chǎn)生攀比心理。
有這樣一個案例:某一天下午,在孩子園的大門口,一位小朋友對她的媽媽說說:“媽媽,你以后不要再騎電動車來接我了?!眿寢寙枺骸盀槭裁囱??”小朋友說:“我們班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是開著小汽車來接他們的,媽媽,你也去買小汽車來接我放學。”媽媽很生氣地說:“小汽車我買不起,我只有電動車,你要是覺得丑,以后我就不接你了,把你丟在孩子園?!边@時,小朋友開始和媽媽哭鬧了起來,媽媽邊教訓這個小朋友邊把她拉上電動車騎走了。
這個小朋友就存在著一種被我們所忽視地早期攀比心理。攀比心理雖然在青少年、成年人中普遍存在,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小孩子的攀比心理也不可忽視。攀比心理是一種不愿落后于人、超群好強、物欲性強的內(nèi)心綜合流露。這種心理在特定情況下能起著積極性作用,比如激勵人奮發(fā)向上。但長此以往會給小孩子身心健康帶來消極負面的影響。
因此家長、老師們的教育應本著正確的態(tài)度看待孩子的攀比心理,采取一些較為合理、健康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的攀比心理。
家長朋友們可能會開始有疑問了,孩子的攀比心理是從哪兒來的呢?
1.家庭經(jīng)濟水平
家庭經(jīng)濟水平好壞是孩子是否能與同伴攀比的前提。好的家庭經(jīng)濟水平是孩子參與攀比的經(jīng)濟基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了,人們的經(jīng)濟水平也提高了,消費水平也隨之提高了。家長們不再需要考慮解決溫飽問題。在這種前提下出現(xiàn)了更高要求的物質(zhì)滿足和精神滿足。在經(jīng)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哪個做父母的會不疼愛自己的子女、不想讓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別人漂亮、時髦呢?一些家長本身也不愿落后于別人,孩子想要什么都盡量的滿足,自然會給孩子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基礎。
2.家長的溺愛
家長們誤把對孩子的溺愛當成了愛。家長們對孩子的溺愛是孩子攀比的一個重要條件。有些家長不能正確區(qū)分愛與溺愛的界限,以為孩子要什么給什么就是愛。現(xiàn)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家長對子女過份溺愛,尤其是對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不讓孩子參加勞動,不為孩子參加有益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不對孩子的錯誤行徑下猛藥,因而養(yǎng)成了孩子好逸惡勞、好高鶩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比吃玩、圖享受的不良習慣,因其不思“一茶一飯來之不易”、不珍惜父輩的勞動成果,自然也就“視千金如糞土”,不計代價、不顧后果,為求一己之虛榮的滿足,與同伴進行盲目攀比。
3.不合理的獎勵行為
獎勵是對孩子的一種心理和物質(zhì)的滿足。獎勵是指通過一種積極的強化方式來影響孩子行為的教育方法,意味著對孩子的正確認識和行為的肯定或高度評價。滿足孩子合理的獎勵可以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但滿足不合理的獎勵會使孩子進入一種誤區(qū),使孩子認為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為孩子提出更多物質(zhì)的要求奠定了基礎。
4.家長的攀比心理和自卑心理
家長的攀比心理是孩子攀比心理主要原因。很多家長自身存在著攀比心理,孩子的攀比行為的出現(xiàn)正是家長們攀比心理的表現(xiàn)。別人的孩子有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有什么,而且要比別人的好。別人的孩子學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求他學什么,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與別人的孩子。孩子在同伴中的優(yōu)越感是家長們的我滿足。家長的自卑心理,也是導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家長經(jīng)濟不太寬裕,怕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人欺侮,讓人瞧不起,當孩子說××有什么東西時,父母便迫不急待為自己的孩子買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
5.孩子天真幼稚的天性
孩子天真幼稚的天性為攀比提供心理基礎。孩子天真無瑕,心靈純潔,模仿能力、好奇心較強,易教易懂易模仿,是學知識學本領的時期。心理學的角度看,孩子心理發(fā)育尚不完全,普遍爭強好勝,喜歡表現(xiàn)自己,喜歡引人注目,不愿比別人差。由于年齡太小,他們往往不能正確、全面地評價自己、認識自己,不能分辨好惡優(yōu)劣,常常缺少自信。他們認為,自己只有在某一方面高出于其他同伴,才能在同伴中找到尊嚴、受到尊崇。因此,這種幼稚的天性為孩子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礎,而父母錯誤的行為成了孩子學習的榜樣。
了解了孩子產(chǎn)生“攀比”心理的原因,相信大家都知道應該如何去糾正孩子的“攀比”心理了。但其實,當孩子有了“攀比”心理的時候,這里還有一些巧方法可以送給各位家長朋友們,總的來說,就叫做以“攀比”來應對“攀比”。
1.反攀比
孩子在攀比的時候,觀點是“別人有,我也要有?!逼鋵嵨覀兛梢愿鶕?jù)孩子的這一心理特點,對他們進行教育。引導他們知道“別人有漂亮的衣服,可你有漂亮的鞋子?!薄皠e人有好看的書包,你有好看的溜冰鞋。”等類似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的心理可以達到一些平衡。讓孩子明白,你在羨慕別人的同時,你身上也有讓別人羨慕的東西。所以不要只看別人身上值得自己去攀比,要多關注自己身上有的而別人沒有的。這樣可以轉移孩子的攀比心理。
2.改變攀比興奮點
孩子在進行的攀比的時,說明孩子的內(nèi)心有著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我們可以根據(jù)這一點,改變孩子攀比吃穿,消費觀念,引導孩子把攀比點轉移到學習、行為習慣、衛(wèi)生等方面。例如:當孩子經(jīng)常埋怨老師會經(jīng)常表揚某某小朋友,作為父母可以把某某小朋友所有的優(yōu)點列出來,引導孩子去像某某小朋友的優(yōu)點進行攀比,從而達到讓自己成為老師、家長的表揚對象。
3.把攀比變成動力
當孩子在進行攀比時,我們可以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xiàn)攀比的條件,從而使攀比變成動力。例如:當孩子說到圣誕節(jié)某某小朋友買的賀卡很漂亮,很高檔。我們可以教育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剪貼一些更漂亮的圖片,來制作一張美觀的賀卡;可以通過看書查閱一些資源,通過自己的制作,讓賀卡變得更漂亮,更有意義。并且給孩子灌輸通過自己勞動所得的東西,它的價值是無比的,是最珍貴的。
4.縱向攀比
可以鼓勵孩子自己與自己攀比。可以引導孩子不僅與別人比,還要與自己比,才能讓自己感受自己地進步。例如:讓孩子今天和明天比,這個月與上個月比,這個學期與上個學期比,這樣孩子可以感知自己以前不會認的字現(xiàn)在會認了,以前不會穿衣服了,現(xiàn)在自己會穿了,原來的壞毛病現(xiàn)在也改了,在這樣特殊的攀比中,可以讓孩子感受自己地進步,從而加強孩子的自信心。也讓孩子的攀比心理更有了新的意義,達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