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在臨床治療的同時,配合穴位按摩,能加強降壓效果。
維護我們的身體健康,
有兩種方法:一是助養(yǎng);二是自養(yǎng)。
助養(yǎng),就是靠別人的幫助或藥物的治療保持健康,比如我們?nèi)メt(yī)院看病,去養(yǎng)生館養(yǎng)生等;
自養(yǎng),就是依靠自己來維持健康,求人不如求己,比如食療,鍛煉身體,練瑜伽、太極、八段錦、易筋經(jīng),自己按摩、艾灸等掌握一些養(yǎng)生治病的方法。
我們身體里的穴位,就是維護自己身體健康的備用藥物,身體生病了,自己拿出來用于治病就可以了,簡單、直接、有效、經(jīng)濟、實惠,還沒有副作用,人人可學,人人都會,養(yǎng)生治病就這么簡單,大道至簡嘛!
1,合谷--面口合谷收,四大總穴之一
歸屬:手陽明大腸經(jīng)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shù)诙乒菢飩?cè)的中點處。
功效:鎮(zhèn)靜止痛,通經(jīng)活經(jīng),清熱解表。
主治:主治發(fā)熱,頭痛,目赤腫痛,鼻衄,血淵,咽喉腫痛,齒痛,耳聾,面腫,口眼斜,中風口噤,熱病無汗,多汗,消渴,黃疸,痛經(jīng),經(jīng)閉,滯產(chǎn),降壓作用
方法:每穴拇指點壓3--5分鐘,可艾灸。
合谷穴降壓原理:刺激合谷穴,能有效打通上肢、頭面部、上半身的經(jīng)絡瘀阻問題,使經(jīng)絡通暢,氣血調(diào)和,血壓平穩(wěn)。
合谷穴和太沖穴,中醫(yī)又稱為四關(guān)穴,即把守者人體的四大門戶。
在調(diào)節(jié)血壓時,又叫開四關(guān),即打開四大門戶,讓氣血內(nèi)外流通,全身經(jīng)絡通暢,氣血調(diào)和,血壓自然平穩(wěn)。
2,太沖--降壓消氣穴
歸屬:足厥陰肝經(jīng)
位置:位于位于足背側(cè),第一、二跖骨結(jié)合部之前凹陷處。
功效: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疏肝解郁。
主治:腦血管病、高血壓、青光眼、面神經(jīng)麻痹、癲癇、肋間神經(jīng)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下肢癱瘓以及治療抑郁癥,性功能減退。
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點揉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每次3-5分鐘,之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點揉左太沖穴。可艾灸。
點壓和艾灸太沖穴,使肝氣下行,氣血下注,滋陰降火,過亢的肝氣平復,以減緩頭部和上半部身體的壓力,使血壓下降,頭脹、頭痛的癥狀快速改善。
太沖和合谷,即開四關(guān),對血壓的調(diào)節(jié)起到重要作用。
3,足三里--肚腹三里留,四大總穴之一
歸屬:足陽明胃經(jīng),統(tǒng)治腹部上、中、下三部的許多病證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cè),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功效:提升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diào)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jīng)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
主治: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炎、腎絞痛、膀脹炎、陽痿、遺精、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fā)熱的感覺。可艾灸。
按壓和艾灸雙側(cè)足三里穴,氣血下注到雙下肢,可以有效減緩頭部、上半身的壓力,改善高血壓癥狀,快速降低血壓。
4,承山穴--承載山之重壓
歸屬:足太陽膀胱經(jīng)
位置: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xiàn)的尖角凹陷處,就是承山穴的位置。
功效:理氣止痛、舒筋活絡,運化水濕,固化脾土。
主治:頸肩腰退痛、痔疾、便秘、高血壓
方法:用拇指按壓3--5分鐘,可艾灸。
承山穴降壓原理:承山名意指隨膀胱經(jīng)經(jīng)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堆積如大山之狀,故名承山。
因此,此處是水土堆積,阻礙了膀胱經(jīng)的運行,氣血受阻,上下不通,在人體就會表現(xiàn)為:頭暈、頭痛、頸肩不適、腰腿痛、腳部寒涼,血液運行的阻力增高、代謝失常,是臨床上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發(fā)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5,大椎--陽脈之會,頸肩部的樞紐
歸屬:督脈
位置:在后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益氣壯陽,解表瀉熱,通調(diào)督脈,調(diào)節(jié)血壓
主治:發(fā)熱,瘧疾,中暑,感冒,癲狂,癲癇,降血壓,骨蒸潮熱,盜汗,咳喘,脊背強急,項強,及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等。
方法:用左(右)手四指并攏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復按摩大椎穴,至局部發(fā)熱為佳,可艾灸。
大椎穴的降壓原理:源于大椎是陽脈之會聚地,是頸、肩、頭、背部氣血運行的樞紐,此處經(jīng)絡淤堵不通,就會造成頭暈頭痛、頸項痛、肩背痛,氣血受阻、血壓就會升高。
6,命門--生命之門戶,腰背之樞紐
歸屬:督脈,命即生命,門即門戶,腎為生命之源,穴在兩腎之間,相當于腎氣出入之門戶,故名命門。
位置:位于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補腎壯陽、培元補腎,強健腰脊
主治:腰腿痛,男女生殖疾病,調(diào)節(jié)血壓
方法:搓命門,用雙手掌搓熱后貼在腰部命門處,上下摩擦,至腰骶部發(fā)熱為止,每天做2--3次,可艾灸。
命門穴降壓的作用,源于是身體腰背部樞紐部位,并且和腹部神闕穴相對,起到前后交通,承上啟下,調(diào)節(jié)氣血暢通的作用。
7,神闕--神氣通行之門戶,人體腹部之樞紐
歸屬:任脈
位置:位于臍窩正中
功效:溫陽救逆、利水固脫
主治:腹痛,泄瀉,脫肛,水腫,虛脫,調(diào)節(jié)血壓。
方法: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于肚臍,順時針揉轉(zhuǎn)36次,再逆時針揉轉(zhuǎn)36次,5--10分鐘,可艾灸。
神闕穴降壓的作用,來源于神闕是人體腹部的樞紐,它和命門位于人體的中部,前后相對。
任脈屬陰,督脈屬陽,即疏通神闕和命門,一陰一陽,達到陰陽平衡,氣血調(diào)和,上下貫通,血壓自然平穩(wěn)。
8,百會--百脈之會,百病所主
歸屬:督脈
位置:在頭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lián)線的交點處。
功效:醒腦開竅,安神定志,升陽舉陷,通督定癇,調(diào)節(jié)血壓
主治:頭痛、頭重腳輕、痔瘡、高血壓、低血壓、宿醉、目眩失眠、焦躁、中風、癲癇等。
方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頭頂中央的百會穴,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經(jīng)絡,提升督脈的陽氣。
高血壓的朋友用此方法,每天堅持,可以使血壓穩(wěn)定并降下來。
對于低血壓患者,刺激百會穴可以起到升提血壓的作用。
可艾灸溫補陽氣,可刺血排瘀治療高血壓危癥。
9,涌泉--生命之源泉
歸屬:足少陰腎經(jīng)
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功效:滋陰熄風、醒腦開竅。
主治:治療休克、高血壓、失眠、癔病、癲癇、性功能障礙、小兒驚風、神經(jīng)性頭痛、遺尿、尿潴留等,為急救穴之一。
降壓原理: 涌泉穴位于人體的最低部,為生命之源泉,高血壓病人的起因,大都是肝火旺,肝陽上亢,上實下虛,火在上,水在下,水火不及,陰陽失調(diào),按摩和艾灸涌泉穴,使泉水溫熱化氣,熱氣蒸騰,沿著腎經(jīng),膀胱經(jīng)上行至頭頂,形成霧露和雨水灌溉全身,肝火自然下降和減少,這叫水火既濟,陰陽平衡,血壓自然下降和平穩(wěn)。
涌泉和百會合用,百會吸收天之陽,涌泉吸納地之陰,上下貫通,陰陽平衡,氣血調(diào)和,血壓自然平穩(wěn)。
以上九穴,是治療高血壓的必取穴位,根據(jù)每個高血壓患者具體情況,辨證施治,隨證配穴,長期堅持應用,3--6個月,血壓基本上恢復正常,并停掉所有的降壓藥物。
因為降壓藥物是不能隨意停用的,需要遵醫(yī)囑,前期以藥物為主,經(jīng)絡穴位調(diào)理為輔,在調(diào)理1--3個月后,在血壓穩(wěn)定下降的情況下,逐漸減藥,每天測量血壓,也就是轉(zhuǎn)變?yōu)?,?jīng)絡穴位調(diào)理為主,藥物為輔。一般調(diào)理6個月左右,能完全停藥,血壓恢復正常,一年左右完全康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