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存的史書中,《左傳》是中國歷史上可信度最高的史書。而《史記》是秦朝之后,可信度最高的史書。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黃帝軒轅,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的歷史。她既是一部優(yōu)秀的史學(xué)著作,又是一部經(jīng)典的文學(xué)著作。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從司馬談開始,就搜集史料。司馬談死后,司馬遷繼承父親遺志。與漢武帝太初元年,正式作《史記》。 天漢二年,司馬遷因為李陵辯解,被漢武帝判處死刑。司馬遷為完成《史記》。忍辱負重,申請改判為宮刑。在征和二年,《史記》基本完成。
《史記》與原本及歷史不符之處。
一、被漢武帝削去十篇。
《史記·孝武本紀》原名《今上本紀》,是《史記》十篇“有錄無書”者之一。原篇中書漢武帝之惡甚多。武帝怒而削之。致使原著的《今上本紀》逸失。今本《孝武本紀》是錄自《封禪書》。對于漢武帝的事跡,除了借助《史記》中的《封禪書》和《平準書》外,還需參閱《漢書·武帝本紀》。 除了《今上本紀》外,還有《孝景本紀》等九篇被漢武帝所毀。
二、《史記》中唯一個不符合歷史的事件——趙氏孤兒案。
據(jù)《左傳》記載,趙莊姬與小叔子通奸。以后,小叔子被趙氏流放。趙莊姬遷怒趙氏。便在哥哥晉國國君面前詆毀趙氏。趙莊姬、晉君、郤氏、欒氏聯(lián)合誅滅趙氏。而屠岸賈并非元兇,僅僅是個馬前卒而已。
司馬談收集歷史資料,應(yīng)當有人讀過趙國史書。在趙國史書中,掩飾了祖奶奶趙莊姬之罪行。把罪責(zé)全部推卸給馬前卒屠岸賈。
《史記》中所記載的趙氏孤兒的故事,雖不符合歷史。應(yīng)當于趙國史書一致。
三、六國年代錯亂嚴重。
《史記》中六國年代錯亂嚴重,這是焚書坑儒所致。六國史書被焚毀。故事卻大致流傳可下來??诙鄠鞯墓适拢钊菀壮鲥e的就是年代。 四、傳抄過程中產(chǎn)生的錯誤。 例如:把燕簡公寫成燕惠公。鄭桓公并非宣王庶弟,而是同母胞弟。 這些司馬遷應(yīng)當沒有出錯。而是后人傳遍過程中出現(xiàn)了紕漏。 即便如此,《史記》也秦朝之后,可信度最高的史書。
再說《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至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tǒng)一王朝和戰(zhàn)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quán),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資治通鑒》的內(nèi)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guān)系為主,兼及經(jīng)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guān)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教訓(xùn)進行總結(jié),來驚醒后人吸取教訓(xùn)。 書名的由來,就是宋神宗認為該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而欽賜此名的。
《資治通鑒》雖然是一部可信度很高的史學(xué)著作。但歷朝歷代都有‘修史’。例如,唐朝建立后,得到隋朝的官方史書,在大致保留隋朝史書真實的情況下,對其稍微做修飾??煞譃閮蓚€方面:
一是對其有所隱瞞的,不符合歷史之處,進行修訂。使其更符合歷史。
二是對其君主,尤其是亡國之君進行黑化。這一點要看史官的史德和開國君主的度量。既有像司馬遷那樣不以個人好惡篡改歷史的良史,也有對君主唯命是從的庸官。
這使得歷史司馬光想編訂一部最符合歷史真相的史書,但也無能為力。
所以,《資治通鑒》的可信度稍遜于《史記》。
我們最后再為司馬光的史德點贊。
司馬光對飛將軍李廣的遭遇深表同情。司馬光與李廣后人交情甚篤,依然書其殺已降和殺霸陵尉的誤點。
司馬光對漢武帝的走狗,法家酷吏張湯深惡痛絕——以腹誹罪處死顏回十世孫,儒家大師顏異【腹誹罪,就是肚子里罵漢武帝】。依然書其廉,沒有貪腐行為。
司馬遷一方面,用史筆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懲惡揚善。另一方面,不以個人情感篡改歷史,最大限度的記錄真實的歷史。才能是《史記》成為世界名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