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的美食實在太多,相對來說景點沒那么出名,但其實也是有拿得出手的。下面翔哥來說說幾個值得去的地方,以古跡為主,吃飽飯之后可以逛一逛消消食。
清暉園是順德市區(qū)最有份量的古跡,也是嶺南四大園林之首(另外三個分別是佛山梁園、番禺余蔭山房、東莞可園)。
清暉園的位置就在順德大良的中心,交通非常方便,旺季建議提前在官方公眾號上預(yù)約并購買門票。每天有六場人工講解服務(wù),從上午九點半開始,逢半點開始(十二點半除外),每場時長半小時。
翔哥已經(jīng)是第三次去清暉園了,在以前的游記里,也對這座園林進行過詳細的介紹,這次講講園林的歷史和一些容易漏掉的細節(jié)。
這座始建于明代的園林,最初是明代萬歷狀元黃士俊的府第。后來到了清朝,黃氏家道中落,庭園荒廢。
在清乾隆年間,進士龍應(yīng)時買下了黃家故宅,龍氏后人對庭院精心營造,將其擴建成一處頗具規(guī)模的嶺南園林,稱“清暉園”。當中“清暉”二字,取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寓意父母之恩如日光和煦。
抗戰(zhàn)時期龍家人避居海外,庭院日漸殘破。解放后,順德政府接管了這座園林,并從1959年開始,對清暉園進行了數(shù)次擴建。
與常見的園林擴建只是單純擴充面積不同,清暉園不同的年代建筑片區(qū)雖有間隔,卻以游廊、甬道或小門相互連接,融合得非常和諧。
在這一點上,清暉園算得上是嶺南園林乃至國內(nèi)園林之典范。
入口處的八角壁裂池,是清暉園的標志性景物之一。池壁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塊嵌砌而成,接口處卻不用任何灰泥粘結(jié),歷時一百余年,依然牢固如昔。
與蘇州園林前宅后院的形式不同,清暉園是開門見園,首先見到水庭,然后才步入建筑。
假設(shè)按早年的設(shè)計,從西南邊的舊入口(現(xiàn)在關(guān)閉)進入清暉園,迎面而來的是一個方形的荷花池,周邊圍著一圈建筑:澄漪亭、碧溪草堂和六角亭。
澄漪亭雖名為“亭”,實則是一座伸向荷花池的水榭,是園主賞月的地方,也常作為接待貴賓的場所。
仔細看,你會發(fā)現(xiàn)在澄漪亭的幾扇開合屏門上,鑲嵌了大量的明瓦。所謂“明瓦”,是指將蚌殼磨薄而制成的半透明天然材料。
清暉園建園之初,玻璃價格高昂,明瓦就相當于是玻璃的平替了。
澄漪亭的旁邊是碧溪草堂,這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間的建筑,裝飾頗具南國水鄉(xiāng)特色,圓形的門洞是由木雕鏤空而成,稱“圓光罩”。
草堂的兩側(cè)屏門上,有九十六個結(jié)體互異的篆文“壽”字,名曰《百壽圖》。
之所以只有九十六個“壽”字,是因為“百”是滿數(shù),民間卻講究“壽”不能滿,因而將四個“壽”字藏了起來。與此同時,“藏”又與“長”諧音,“藏壽”即暗示“長壽”,也是一個好寓意。
窗下的陰文磚雕《輕煙挹露圖》,相傳是龍應(yīng)時之孫、嘉慶二十二年進士龍元任親手雕制。
荷花池邊上的六角亭,也是一個愜意的地方。亭內(nèi)懸有清代書法家、篆刻家黃士陵所題“綠楊春院”牌匾。
此間景色,用亭聯(lián)“跨水架楹黃籬院落,拾香開鏡燕子池塘”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了。
園林水庭和平庭的連接處是船廳,這座二層建筑又叫小姐樓,是仿照早年珠江上的“紫洞艇”而建的,整個建筑猶如一艘大客船。
船亭的旁邊兩座書屋,真硯齋和惜陰書屋,是當年龍家子弟讀書的地方。
惜陰書屋前有一處木刻浮雕“暗八仙”,所謂“暗八仙”,就是指不直接出現(xiàn)八位仙人,只描繪他們所使用的八件法器:呂洞賓的寶劍、鐵拐李的葫蘆、漢鐘離的芭蕉扇、張果老的漁鼓、何仙姑的荷花、藍采和的花籃、韓湘子的玉笛、曹國舅的玉板。
類似的“暗八仙”,在清暉園北門旁的暗八仙堂里也有一處,為清代石灣通花藍釉瓷,看上去熠熠生輝。
同樣值得留意的,還有清暉園內(nèi)的灰塑作品,灰塑是嶺南地區(qū)傳統(tǒng)建筑裝飾工藝。
園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幅灰塑,是筆生花館西側(cè)墻面窗戶上的拱形灰塑《蘇武牧羊圖》。這幅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清代灰塑,畫法和色調(diào)都帶有西方繪畫的風格。
清暉園舊入口旁邊的《白木棉九魚圖》,也是一幅佳作。
舊時清暉園有三寶:大金魚、白木棉和《百壽圖》,如今大金魚和白木棉已不復存在,人們只能在這幅灰塑的畫面中追憶了。
另外也別錯過清暉園的套色玻璃,這種玻璃在早年極為珍貴,以金片為極品,藍片、紅片次之,而這三種色片的玻璃在清暉園里都能見到。
在沐英澗的入口上方,有一套清代彩繪蝕花金片玻璃,內(nèi)容為清乾隆年間的舊“羊城八景”,美輪美奐。
同樣是在沐英澗,八表來香亭的窗格中有八塊紅片玻璃,華麗精巧,亦是清暉園珍藏的清代文物。
而在留芬閣其首層的窗上,鑲著六塊清代“八仙圖”殘存的藍片玻璃,同樣是世間孤品。
嶺南園林的名氣雖不及江南園林大,但因為嶺南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還有兼收并蓄的文化風格,造園藝術(shù)是雜糅中西,自成一派。
清暉園作為嶺南四大園林之首,很值得花上點時間細細游覽和品味。
西山廟本名關(guān)帝廟,因建在順德鳳山(西山)腳下,所以被叫做“西山廟”。這座廟宇的知名度沒有清暉園高,卻是一座匯聚了陶塑、磚雕和灰塑的嶺南建筑藝術(shù)寶庫。
據(jù)傳順德建縣之初,修筑城垣的時候,在西山挖出了一把大刀,風水師認為此刀不利于西,因此不宜設(shè)城門,但可以建一座關(guān)帝廟。于是,明嘉靖二十年(1541)當?shù)厝嗽诂F(xiàn)址修建了這座廟宇,并把大刀供奉在廟中。
ps:西山廟是免費景點,但需提前預(yù)約參觀時間。
站在西山廟山門的前方,你的目光必然會被屋脊裝飾的石灣陶塑所吸引。山門的陶塑瓦脊,造型為雙龍戲珠、日神月神、鰲魚瑞獸和三國故事組畫,雖然大部分是石灣美陶廠近年新制的,但瑰麗精巧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陶塑瓦脊下方是金漆木雕“西山廟”豎匾,其左右兩旁的石灣陶塑“二龍爭珠”是晚清遺物,下面的三組磚雕,工藝同樣極為精湛。
值得留意的還有山門兩側(cè)的石獅子,線條圓潤剛勁,神態(tài)威武而又可愛。
西山廟的正殿供奉有清代銅鑄關(guān)羽像,兩側(cè)的偏殿分別是觀音堂和羅漢堂。正殿前方有兩門鑄造于清道光年間的鐵炮,分別重四千斤和八千斤。
正殿屋脊上的陶塑顯得雍容華麗,二龍戲珠和瑞獸栩栩如生,這也讓建筑看起來更加富麗華貴。
令人目不暇接的,還有西山廟的灰塑。從左右引墻開始,灰塑組畫遍布每一個墻頭。
這些灰塑組畫,題材以珠三角水鄉(xiāng)的風物為主,一幅幅“荔熟蟬鳴”、“翠鳥凌波”、“太平遠眺”、“春占春魁”等作品,無一不古拙傳神,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除此之外,墻上還有“單刀赴會”、“桃園結(jié)義”、“春回大地”、“老子出關(guān)”等數(shù)幅陶塑組畫,署名均為“凌國禮”。
如果你對石灣陶瓷稍有了解,那么對凌國禮這個名字或許不會陌生——無論是在三水蘆苞祖廟還是番禺寶墨園,諸多美輪美奐的陶塑,都出自這位石灣美陶廠的工藝美術(shù)大師之手。
在正殿的左右墻頭上,也各有一幅陶塑組畫,分別描繪《三國演藝》里的“三英戰(zhàn)呂布”和“千里走單騎”,署名同樣為“凌國禮”。
湊近來看,畫面人物刻畫得細膩鮮活,栩栩如生,讓人拍案叫絕!
除此之外,還可以留意殿前的一對石馬石羊,原本是明代萬歷狀元黃士?。ㄒ簿褪乔鍟焾@最早的主人)夫人墓前的石獸。
仔細看的話,還能發(fā)現(xiàn)馬頸上刻有“黃太夫人塋馬”六個字。
西山廟右側(cè)的建筑原本是三元宮,后來在上世紀20年代的大革命時期,作為順德縣農(nóng)民自衛(wèi)軍干校,現(xiàn)在是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ps: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去旁邊的碑廊瞧瞧,里面陳列了順德當?shù)氐囊恍┕疟獭?/span>
北滘碧江村里的碧江金樓,也是一個被低估了的冷門景點,雖然距離順德城區(qū)稍有點遠,但值得來一趟。
碧江金樓始建于清代嘉慶至道光年間,原本是碧江蘇氏職方第的藏書樓。因樓內(nèi)的木雕均以金箔鑲貼,看上去金碧輝煌,所以得名“金樓”。
如今的金樓景區(qū)不只是一座樓,還包括了職方第大宅、泥樓、伯韶醫(yī)館、后花園等建筑,可以說是集明清時期廣府民間建筑之大成。
在景區(qū)的入口處,抬頭就能看見一塊大氣的匾額:“職方第”。職方是一個官名,金樓的修建者蘇丕文,曾任兵部職方司員外郎,職方第便是他家族的府第。
走進職方第大宅,便是主人議事的四柱大廳。梁架是用從南洋運回來的鐵力木建造,只用四根石基木柱就足以支撐寬敞高大的廳堂。
大宅的后邊就是金樓,相傳當年慈禧太后的干女兒、清末名臣戴鴻慈的女兒戴佩瓊嫁入碧江蘇家,蘇家將藏書樓騰出來作為婚房,“金屋藏嬌”也就由此傳開。
金樓原名賦鶴樓,如今在樓的二層仍懸掛有“賦鶴”二字。
走進金樓的一層大廳,繁復而精美的金漆木雕讓人目不轉(zhuǎn)睛。
大廳右側(cè)的廂房是當年戴佩瓊的臥室,里面擺放有一個金光閃閃的床榻,從用料的精良、雕工的精細來說,堪稱跋步床中的極品。
床榻上面有雕琢精美的木雕,部分亦貼有金箔,看上去富麗堂皇,讓人贊嘆不已。
可是當你沿樓梯登上二層,你會發(fā)現(xiàn)一層的木雕只能算是引玉之磚,二層里面的金漆木雕才是更加精彩絕倫,極盡雍容華貴!
二層前廳是樓內(nèi)木雕最精致、貼金最多的地方,木雕分成三段:下層是雕花裙板,中層是博古玻璃,上層是木雕鋪作。整體布局據(jù)說是借鑒了舊時珠江上的“紫洞艇”,透過玻璃窗眺望遠方,坐在屋中猶如身在船上。
這些鏤通木雕均貼飾金箔,看起來奢華閃耀、光彩奪目??坍嬵}材則是花鳥、蟲魚、瑞獸等吉祥圖案,雕工相當細膩,而且大多有寓意。
上層木雕鋪作的中央,有松樹與仙鶴圖案,寓意“松鶴延年”。
右側(cè)的兩只麒麟和書本,寓意“麟吐玉書”。
左側(cè)的三只羊,則寓意“三羊開泰”。
廳堂正中的酸枝羅漢床上方,懸掛有宅主親家、清末名臣戴鴻慈的題字真跡:“論其世也是尚友,歸而求之有錚師”。
前廳的后方是書房,當中有清末書法家馮瑞蘭的對聯(lián),以及湖北布政使、書畫家張岳崧的題字。
除此之外,在左右兩廊書櫥裙板,還刻有清代著名書法家劉墉、宋湘、王文治、張岳崧的墨寶。當中名氣最大的,要數(shù)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劉墉。
從金樓走出來,還可以去碧江金樓的后花園游覽一番,景致也是相當不錯。
跟前面幾個地方比起來,翔哥下面要安利的這個冷門景點:鳴石花園,就更加不為人所知了。
鳴石花園位于順德倫教羊額村,始建于清光緒年間,如今保存下來的僅有當年的一部分——雖然面積不大,卻很有特點。建筑形制雜糅中西,將嶺南傳統(tǒng)鑊耳屋與西式巴洛克建筑相結(jié)合,用“小而美”來形容很貼切。
“鳴石”二字,出自園主的名字何鳴石。20世紀初,他專門從南洋請回設(shè)計師,在老宅的基礎(chǔ)上增建了巴洛克風格的建筑,打造了這個中西合璧的花園。
何氏族人在解放前大多已遷往馬來西亞僑居,留守的四姨太也于1970年去世。由于花園無人打理,繼承產(chǎn)權(quán)的何氏后人將花園交由政府托管,在修繕后向公眾開放。
鳴石花園免費參觀,但中午十一點半到兩點閉園,注意不要撲空。
走進鳴石花園,首先看到的是中式建筑群。作為當年園主和家人居住的地方,建筑從鑊耳山墻,到木門、趟櫳,都是采用嶺南傳統(tǒng)風格。
穿過圓門之后,迎面看到的是一幢小洋樓,這座巴洛克風格建筑,是順德歷史最悠久的西式建筑之一,當年這里是園主接待客人的地方。
小洋樓的上下兩層涼廊都裝飾有西式風格圓柱和拱門,并雕刻精美的花紋圖案。樓內(nèi)首層鋪白泥地磚,二層鋪歐洲進口的花紋地磚,看起來很氣派,也彰顯園主的財力。
在小洋樓前方,還有一座華麗的歐式噴泉,以及園主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姨太所安置的凈手盆。
如今樓內(nèi)陳列有園主何鳴石及其家族的介紹,這位清末民初的順德首富,生意遍布南洋、香港和內(nèi)陸,而且還是馬來西亞霹靂州順德會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有何鳴石的私生活——他共有九房妻妾,其中正妻出自清暉園龍氏家族。
鳴石花園的標志性建筑,要屬這座巴洛克式花園拱門。在花草樹木的映襯下,你或許以為置身于某個歐洲的花園之中。
但當你看到花園拱門背后的中式八角亭,思緒又會猛然被拉回現(xiàn)實。
這座中式八角亭子又稱為“思母亭”——早年何鳴石在海外做生意,母親過世時未能陪在身邊,所以他特意修建了這座亭子,以寄托自己對亡母的哀思。
如今的順德,是佛山市下轄的區(qū)級行政單位。一共有十個街鎮(zhèn):大良、容桂、倫教、勒流、陳村、均安、杏壇、龍江、樂從、北滘,幾乎每個鎮(zhèn)街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美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