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譯文: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禮治”等道德觀念,從《論語》書中,很少見到孔子談?wù)摴之?、暴力、變亂、鬼神,如他“敬鬼神而遠(yuǎn)之”等。
傳統(tǒng)解析:
“子不語怪力亂神”,譯為“孔子不談?wù)摴之?、勇力、叛亂和鬼神”。
春秋之世,西周以來的一系列古法、禮儀都被打破,整個華夏大地陷入長時間的戰(zhàn)亂。
在那些想?yún)⑴c爭霸的諸侯當(dāng)中,很多人為了證明天子君權(quán)的旁落,為了證明自己的霸業(yè),經(jīng)常搞出些怪異之事。
并崇尚武力爭霸,許多諸侯國出現(xiàn)大量的叛亂、爭權(quán)奪利之事,諸侯們也不再崇尚禮儀,而是對鬼神之事非常感興趣,這些被稱為禮崩樂壞,瓦釜雷鳴。
面對這些現(xiàn)象,孔子一直以來都是嗤之以鼻的,他一直都推崇“仁德”,希望能恢復(fù)古法,因此他從來不談?wù)摴之惖氖?,從來不給諸侯推薦武力爭霸的政策,從來不參與叛亂,也不讓弟子們參與叛亂,更從來都是“敬鬼神而遠(yuǎn)之”,推崇姜尚伐紂時踩踏龜甲不信鬼神的做法。
《說苑·辨物》中的一段記載孔子回答學(xué)生子貢問話,用“不說”兩個字籠統(tǒng)概括,從而閃爍著他的睿智光芒。這段記載是——
子貢問孔子:“死人有知無知也?”
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順孫妨生以送死也;
欲言無知,恐不孝子孫棄不葬也。賜欲知死人有知將無知也?死徐自知之,猶未晚也!”
子貢問孔子:“人死之后有知還是無知?”
孔子回答:“我若說死者有知,恐怕孝子賢孫會過分厚葬死者而妨礙生者的生活;
若我說死者無知,又恐怕不肖子孫丟棄遺體不予安葬,敗壞了道德。
所以,我既不能說有知也不能說無知?!?/p>
孔子之所以“不說”,是因為他考慮得周全,他不僅要照顧到有與無、真與假,還要照顧到好與壞、情與理,他不僅要做出事實判斷,還要做出價值判斷。
所以他不肯滿足于一般性的事實陳述,還要考慮事實陳述之后可能引發(fā)的各種各樣接踵而至的后果。
作為圣人,孔子當(dāng)然不能說謊——即便是善意的謊言,也會有流弊。
可是,若說出了全部的真相而使人們喪失了敬畏之心,那也是很可怕的。
所以,權(quán)衡再三,孔子選擇了用“不說”來闡述蘊藏的玄機,從而過渡到“沉默”中蟄伏,擱置鬼神問題的討論。
孔子的“不說”是一種高境界。
他一方面讓人不要迷信鬼神,把最主要的精力用在“事人”上,另一方面也讓人們保持必要的敬畏之心,不要狂妄自大、為所欲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