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一件書法作品的價值,往往會有下面幾個維度,第一是年代,第二是作者,第三是藝術(shù)價值。
在唐代的書法史上有這樣一件被譽為“大唐第一行書”的作品,這幅字美了1000多年,從整體的價值上來看,比《蘭亭序》更金貴。并且被專人估價10個億。
這幅字就是唐代極為罕見的巨幅行書真跡——陸柬之《文賦》。
我們知道魏晉時期的名家書法真跡只有兩部,一部是殘損的《平復帖》,學習意義不大,另外一件是僅有四十七個字的《伯遠帖》。
在大唐頂流書法家傳世的真跡當中,只有一件巨幅真跡,此作便是陸柬之的《文賦》,并且這幅字從陸柬之青年時期就開始構(gòu)思,一直到了晚年他的書法已經(jīng)爐火純青的時候,才開始書寫此作,乃是花了20年創(chuàng)作的經(jīng)意之作。
有過書法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書法是否入門的關(guān)鍵在于掌握“筆法”,而在晉唐時期,“筆法”就像是武林秘笈一樣來自于“秘傳”,而這些方法,就藏于這些“筆法擁有者”的真跡當中,所以精研這些人的真跡以及其撰寫的書論那是當代人獲取“筆法”的一個絕佳途徑。
陸柬之是“二王”一脈筆法的正宗傳人,智永的筆法來自于“二王”的家傳,而后又傳給了自己的外甥虞世南,虞世南又傳自己的外甥陸柬之,而后陸柬之又傳兒子陸彥遠,陸彥遠傳給了自己的外甥“草圣”張旭,繼而又傳鄔彤、懷素諸人……
由此可見,陸柬之乃是真正的“筆法”傳人。這件《文賦》更是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對于學習書法的朋友而言,最高效的學習方法乃是選擇一般“巨作”,字數(shù)多可供臨摹,并且筆法正統(tǒng),而能夠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唐代的行書作品僅此一件而已。
元代的大書法家趙子昂便是從這卷《文賦》當中吸取營養(yǎng)而卓然成家的,從書寫的方法與繼承來看,他也僅僅得到了此作不到五分功力。他在這件《文賦》后面有一段跋文,能夠窺見出來一代宗師對于此作的稱頌:
“右唐陸柬之行書文賦真跡,唐初善書者稱歐虞褚薛,以書法論之,豈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跡,故知之者希耳”
由此可見,陸柬之的書法水平絲毫不在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諸人之下,其行書之功更是猶有過之,只不過傳世的作品數(shù)量少,而沒有被引起足夠的重視。
對于當代書法人而言,這件《文賦》更是古代名家極品真跡中的稀世之珍,值得花費數(shù)十年的功夫臨摹帖,將此作錘煉精透,你就能夠悟透真正的晉唐筆法和中國漢字的結(jié)字精髓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