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出則事1公卿2,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出來工作,則要侍奉公卿,為國家工作,在家則要侍奉父兄,孝敬長輩;遇生死大事不敢不盡力,不被酒所困擾;這些事于我有什么呢?”
【說明】孔子“樂正”,是為國家、為人民做了貢獻,但并不是說,只有“樂正”才是做貢獻,“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同樣也是為國家、為人民做出了貢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只要做一個普通的人,正常的人,能夠盡自己的能力當好一個公務(wù)員,或者當好一個孝敬父兄的小輩,或者對生死大事都能盡力去做,或者是不酗酒,不發(fā)酒瘋,不沉醉于酒中,這樣的人,也都是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人。反之,不能盡力侍奉公卿,不能為國家做事情,不安心當一個公務(wù)員,總想當財主、大富翁;不能孝敬父兄長輩,總是埋怨父兄長輩不拉自己一把,態(tài)度惡劣:對生死大事不盡力,遇喪事吊兒郎當;整天整年困于酒中,借酒澆愁,怨天尤人;這樣的人也就是不利于國家的人,也就是對國家沒有貢獻的人,甚至于是對國家、對人民有害的人。當然,這并不是說,只要做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這樣的人就是一個好人,一個君子,孔子之所以舉出這四種例子,而沒有舉出更多的例子,只是說明這四種例子是每一個普通的人都應(yīng)該做到的。
——————————————————
【注釋】1.事:《易·蠱·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書·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詩·大雅·烝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老子·二十三章》:“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論語·學而》:“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孟子·梁惠王下》:“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荀子·臣道》:“事圣君者,有聽從無諫爭。”《韓非子·存韓》:“今韓事秦三十余年,出則為扦蔽。”《玉篇·史部》:“事,奉也。”作動詞,這里用為侍奉之意。
2.公卿:本義是指大官、貴族,這里用指為政府、國家機構(gòu)之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