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wǎng)絡
編輯|藝見
凝固在古厝屋脊上的“閩南風”
在閩南人的心里,古厝承載了他們對于家的一切想念,也是大部分閩南人心中最難忘的記憶。很多人走進古厝時,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古厝屋脊上那高高飛揚的騰龍以及色彩艷麗的花草所組成的絕妙屋頂,它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讓人驚嘆不已。
雙龍戲珠、八仙過海、桃園結(jié)義、雙鳳朝陽……這一出出的好戲、一個個精美的造型,其實是用破瓷碎碗粘貼而成的,這項藝術(shù)俗稱堆剪,也被稱作剪瓷雕。
剪瓷雕是福建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是福建省東山島寺廟建筑中一種漢族傳統(tǒng)手工技藝。
慢工出細活
“慢工出細活,天王殿的每一朵花,每一個人物都是純手工制作,雖然許多年過去了,但是如今殿上的那些花草鳥獸依然跟許多年前一樣鮮艷。
剪瓷雕它選取各種顏色鮮艷的彩瓷器,或利用殘損價廉的彩瓷為材料,按需要剪成形狀大小不等的細小瓷片,再用它來貼雕人物、動物、花卉、山水,裝飾寺廟宮觀等建筑物的屋脊、翹角、門樓、壁畫,具有色彩鮮艷、造型生動、立體感強,久不褪色的特點。其精湛的雕刻技藝,不朽的藝術(shù)價值,是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shù)的結(jié)晶。
剪瓷雕一般都是用來裝飾寺廟宮觀、仿古建筑、園林建筑等建筑物的屋脊翹角、壁畫,大戶人家建古厝時也會用上。這項手藝要求工人要細致耐心,因為常常要在屋頂上工作七八個小時,普通人是受不了的。而最傳統(tǒng)的剪瓷雕是需要人手一點點剪出來的,一片花瓣、一個鱗片、一個頭飾都需要用鐵鉗剪出來?!氨热缂粢粭l龍需要先用銅線綁出一個框架,再用水泥筑成主體,最后再慢慢用瓷片堆貼成形?!?/p>
巧手賦予老文物新生
百廢待興的80、90年代,是剪瓷雕的黃金時代,在閩臺及東南亞寺廟宮觀等建筑物的屋脊、翹角、門樓、壁畫上到處可見。剪瓷雕常見于閩南和潮汕地區(qū)的寺廟和宗祠,一個村子一般是一座寺廟和幾座祠堂,一個工程完工后,往往幾十年或上百年才會重修,工程量越來越少。
這“厝角的好戲”讓建筑更顯流光溢彩。老藝術(shù)家們特別希望,把自己的手藝傳給年輕一代,讓“厝角的好戲”一直演下去,讓盛開在屋頂上的藝術(shù)之花永不凋零。
- The End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