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村上春樹在小說《挪威的森林》中告訴我們的道理:青春和成長,總是帶著迷惘和悲傷。我們一路尋找那個和自己最契合的人,最后才發(fā)現(xiàn),所有相逢和遇見,相愛和離開,都是為了讓你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森林。
評論家白燁評論《挪威的森林》時說,這是一本以紀實手法和詩意語言鑄就的小說,它注重表現(xiàn)少男少女在復(fù)雜的現(xiàn)代生活中對于純真愛情和個性的雙重追求,超過一般愛情描寫的俗套,更有深刻的人生意義。
很多人都說,村上春樹雖然用的是老套的故事情節(jié),但卻最打動人心。
今天我們就從書中三位女性入手,淺談她們的命運走向,從而探究成長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過程。
《挪威的森林》用男主角渡邊的視角,講述了一個有關(guān)愛情和成長的故事。
事件發(fā)生在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
渡邊在東京求學(xué)的時候,遇見了直子。
直子是他已故好友木月的女朋友。她安靜嫻雅,身上有種獨特的恬淡。
生性清冷的渡邊,被直子的氣質(zhì)所吸引,這次相遇,兩人展開了交往。
直子20歲生日的那天晚上,她邀請渡邊去自己的公寓。夜色中,直子敞開心扉,向渡邊傾訴了積壓已久的痛苦。
直子和木月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幾乎沒有分開過。在直子看來,木月就是自己的影子,是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這份成長經(jīng)歷,讓直子無法面對木月離去后的生活。
木月的自殺,讓直子心痛又迷茫,她不知道男友為什么自殺,為什么離開自己。
男友死后,直子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
說著說著,直子情緒失控,放聲慟哭,渡邊慌亂中抱住直子來安慰她。
那一晚,渡邊和直子彼此交付身心,確定了戀人關(guān)系。
令人不解的是,直子從那以后就消失了,不知所蹤。
幾個月之后,渡邊收到直子的信才知道,直子是精神病患者,正在深山的精神療養(yǎng)院治療。按照信中的地址,渡邊去療養(yǎng)院探望直子。
在那里,他見到了久違的直子,還有她的新室友玲子。三人吃著燭光晚餐,談?wù)摨燄B(yǎng)院的趣事。渡邊看著談笑風生的直子,想著她一定能很快康復(fù),重回自己身邊。
但是,意外和明天,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不久,渡邊收到玲子的來信,直子自殺了。
那次探望之后,直子出現(xiàn)了嚴重的幻聽,病情日漸加劇,憂郁的直子,用一根繩子將生命終結(jié)在了21歲。
直子始終無法走出木月死亡的陰影,她曾全身心投入,想愛上渡邊,以此擺脫木月的影響。
遺憾的是,她和木月早已互為彼此,無法掙脫。愛的人已死,她無法再愛任何人。飽受精神折磨的直子,最終和木月走了同一條不歸路。
直子是有抑郁傾向的,這在書中很多地方有所體現(xiàn)。她對人生對未來的認知,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十八九歲。那是她和木月的熱戀期。戀人死后,她的記憶就再也沒有更新了。她的精神世界,也隨著木月的死,一起坍塌了。
為什么她會如此執(zhí)著,將自己自閉在戀人的世界中?
張愛玲有句話說得好:“對于三十歲以后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而對于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strong>
直子和木月,在青春期之前就開始交往,兩人互相撫慰,彼此依靠,愛得很純粹,不帶任何社會屬性,沒有目的性。
所以,這份情感會一直在直子心中處于不可替代的位置。
然而,年紀輕輕的直子選擇以死相隨,則是一個悲劇。
這個世界不完美,但我們可以治愈自己。
絕望孕育著希望,死亡孕育著新生。
愛人木月的逝去,何嘗不是提醒她,換個方式帶上他的余生,好好生活。
當死亡注定是每個人的最終歸宿,勇氣能劃亮黑暗的夜空。命運也許無法選擇,我們卻可以如巖石一般堅硬,直面驚濤駭浪,激發(fā)出奪目的浪花。
綠子,是渡邊在學(xué)校認識的另一個女孩。她熱情似火,留著短發(fā),喜歡戴墨鏡。
和渡邊熟悉后,她大膽向渡邊示愛,沒有絲毫羞赧和掩飾。
她熱愛生活,會做一手好飯,不僅如此,她對做飯的廚具很講究。
為了攢錢買一個鍋,她省了好幾個月的生活費,內(nèi)衣也舍不得買。就靠僅有的一件內(nèi)衣,夜里洗凈,第二天早上用各種辦法弄干穿上。
渡邊看著她笑意贏贏的嘴角,第一次被這個姑娘的熱情感染到了。
在綠子熱情的背后,是濃濃的孤獨。
忙碌的生活,沒有家人給予她足夠的關(guān)懷和陪伴,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感受到孤獨,所以她打起笑臉,好好生活,她從心底渴望有人能好好愛她,陪伴她。
爸爸重病進了醫(yī)院,綠子一邊讀書,一邊照看書店,還要和姐姐輪流在醫(yī)院照顧爸爸。
渡邊來醫(yī)院看綠子,兩人在醫(yī)院的食堂吃飯,人來人往,無聲的壓抑,讓渡邊食之無味,吃不下,綠子卻吃得津津有味。
看著渡邊不解的神情,綠子淡淡地說:“因為我要照顧人啊,擦洗端尿,一天忙下來很累的,不吃怎么行?有時忙起來,就不知道什么時候有的吃了!”
羅曼羅蘭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透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綠子可以花時間,做一頓像模像樣的飯菜;她也能在疲憊時,選擇大吃一頓,滿血復(fù)活。不喊累,不矯情,她用行動詮釋了一個最樸素的生活哲理:吃飽飯才有力氣照顧他人,才能讓自己好好活下去。
綠子和直子是冰火兩重天的不同類型。直子自閉壓抑,嚴重悲觀,而綠子活潑堅強,開朗熱情。她的個性并不是父母教育出來的結(jié)果,反而是自我面對現(xiàn)實不如意后轉(zhuǎn)換的心態(tài)。
就像書中說:“在過去20年的人生洞中,我連一次,哪怕一次都沒撒嬌任性過。爸媽壓根不理我這個碴兒,他也不是那種類型,我一任性一撒嬌他就發(fā)脾氣,吵得不歡而散。”
可見,綠子是不受父母待見的,父母不疼不寵,反而激發(fā)了綠子心底更要愛自己,寵自己的信念。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見慣了生死,才等勇敢無畏。綠子很小時,就承擔了照料親人的責任。爺爺奶奶,還有母親,父親,這些親人在重病時都是綠子照料的,綠子也目睹了她們離世的過程。這也讓年幼的她,懂得適應(yīng)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才會在以后的人生中看淡這些,冷淡應(yīng)對。
綠子說過,母親死時,她一滴淚都沒有流。她是一個薄情的人。
然而,薄情才是一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重要條件。
綠子對生命的認知,也促進了她對愛情的淡然。她看愛情,是聰慧之極的。有一次,綠子和渡邊約會,綠子專門留起長發(fā),換了發(fā)型,穿了美美的衣服去見渡邊,而渡邊竟對這么明顯的變化熟視無睹。綠子立刻篤定,渡邊心里有其他人,她留了字條給渡邊后,毅然離開,任由渡邊苦苦找她,直到兩個月后,飽經(jīng)相思的兩人才重新和好。
這就是那個充滿活力的綠子,也是渡邊走出迷惘后,最后選擇的對象。
小說的最后,渡邊在電話里迫不及待地告訴綠子:從今以后,除了綠子,他別無所求。
這世上,唯有熱愛,不被辜負。
生活如此,感情亦然。
玲子, 約莫40歲的年紀,渡邊對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臉上的皺紋。
然而,她本人并沒有因此而顯得蒼老,反倒有一種超越年齡的青春氣息,透過皺紋顯示出來。渡邊見她第一面,就產(chǎn)生了好感。
玲子愛抽煙,擅長彈吉他,最喜歡彈奏披頭士的曲子。她和直子合住一間房,負責照顧直子,見到渡邊后,她告訴了他很多關(guān)于直子的故事。
第一次見到渡邊,玲子叼著煙對他說:'你是個誠實的人。我一眼就看出來了。我在這里住了7年,來來往往的很多人我都見過,我會看人,知道肯掏心的人和不掏心的人的區(qū)別。你屬于肯掏心的人。準確說來,是想掏就能掏心的人。'
有時候,熟悉一個人,不需要日久經(jīng)年,一個眼神就夠了。
渡邊和玲子之間的某種默契,就在這一刻開始蔓延。
玲子告訴渡邊自己的過往,她年輕時擅長鋼琴,人生順遂。25歲結(jié)婚,有過6年的幸福生活。
然后,命運突然給了她一記打擊。玲子的小手指不能動彈,引發(fā)精神疾病,成為鋼琴演奏家的夢想也跟著破碎了。
第二個打擊隨之而來。一個漂亮的女同性戀學(xué)生,登門找玲子學(xué)習鋼琴。玲子在女學(xué)生的挑撥之下,和女學(xué)生差點成就一段不倫的情感,當女學(xué)生直白地追求玲子,請求玲子當她的伴侶時,玲子果斷拒絕了,她的年齡可以成為女生的母親,她還有自己的老公和女兒,有正常的家庭,她不能為了一時的縱情,選擇一條不歸路。
玲子的拒絕讓女學(xué)生懷恨在心,女學(xué)生偽裝成被玲子欺侮的假象,昭告眾人。
一時間,流言蜚語將玲子逼到角落里,壓力太大的她,精神崩潰了,自殺未果。
為了不連累丈夫與女兒,她和丈夫離婚,獨自住進了偏遠的療養(yǎng)所,一住就是七年。
直子死后,玲子穿著直子送她的衣服,找到渡邊。
渡邊在玲子身上找到久違的熟悉的氣息,也許因為玲子穿著直子的衣服,也許因為孤獨的渡邊,迫切需要一個懂他的人,來了解他的寂寞。
玲子和渡邊買菜做了火鍋,玲子彈了很多曲吉他,兩人就在彼此清醒,你情我愿的狀態(tài)下,發(fā)生關(guān)系。第二天,玲子選擇告別,她和渡邊的交往也到此告一段落。玲子鼓勵渡邊,和死去的直子徹底告別,放下直子,迎來全新的開始;不僅如此,玲子自己也從渡邊身上得到力量,她也揮別過去,離開療養(yǎng)院,尋找新的生活。
和渡邊分別時,玲子對他說:“祝你幸福。讓我和直子那一份的幸福都給予你?!?/strong>
玲子是渡邊的幸運,她終結(jié)了渡邊的迷茫和彷徨。
海明威說過:“不同的青春,同樣的迷惘。然而,青春會成長,迷惘會散去。黑夜過后,太陽照常升起?!?/strong>
玲子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渡邊未來的路,也照亮了自己的歸途。
全書中,玲子是最成熟的女性。她在療養(yǎng)院時,幫助直子走過一段低落的時光。隨后她又幫助渡邊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
同時,玲子也是不幸的,她的理想是成為鋼琴家,卻因手指生病不得不和夢想告別。而后,她被一個少女徹底摧毀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她原本是孩子的母親,丈夫的妻子,但轉(zhuǎn)折來得猝不及防,這些都會改變?nèi)松詈蟮淖呦颉?/p>
在渡邊的生命中,有過三個重要的女人。
溫柔嫻靜的直子,是渡邊第一個愛上的人。是她用生命的沉重,讓渡邊知道死亡是新生的序章,忘卻悲傷,才能擁有力量。
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中說過:成長往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而有人會逃避成長。
直子如果再勇敢一點,不逃避,她的人生會是別樣的風光。
三毛在《親愛的三毛》中說過:人,不經(jīng)過長夜的痛哭,是不能了解人生的,我們將這些苦痛當作一種功課和學(xué)習,直到有一日真正的感覺成長了時,甚而會感謝這種苦痛給我們的教導(dǎo)。
綠子就是從這種苦痛中,找到新生的方向。熱情可愛的綠子,是一個害怕孤獨的人,所以她用力熱愛生活,是她給了渡邊無盡的勇氣,堅定自己的選擇。
特蕾莎修女說:我們必須在愛中成長,為此我們必須不停地去愛,去給予,直至成傷。
成熟睿智的玲子,雖然自己滿身傷害,依然選擇成為他人的靈魂擺渡人。她幫助直子治療,她教會渡邊接受死亡,接受現(xiàn)實,她告訴渡邊,人無法停留在過往,否則,所有時光都會充滿悲傷。
《挪威的森林》告訴我們:人生需要經(jīng)歷,經(jīng)歷痛苦,經(jīng)歷愛情,經(jīng)歷心靈的洗禮,才會成長起來,而青少年的內(nèi)心需要信仰和精神的力量,當我們遇到困境時,可以從陰霾中走出來,應(yīng)該用豁達的胸懷去面對生活。
我從書中收獲了以下感想,愿和各位共勉:
村上春樹說:“從今天起,你要去做一個不動聲色的人。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明白,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森林,我們總要學(xué)會長大,獨自一人,風雨兼程。
魚白原創(chuàng),歡迎贊閱。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