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lián)1144型“基洛夫”級是核動力導彈巡洋艦,但是他是設計有明顯的煙囪,這個煙囪是為艦上“備份”的燃油鍋爐套的。但是網上一直對于這個燃油鍋爐有異議,流傳最廣的一種觀點認為1144型巡洋艦的核動力系統(tǒng)是有缺陷的:
由于蘇聯(lián)反應堆技術落后導致‘基洛夫’級的主機輸出功率不足,需要讓加速用的燃油鍋 爐與反應堆平行工作才能達到32節(jié)的最高航速,而單獨使用反應堆只能達到20多節(jié)的航速。
“基洛夫”級直接移植核潛艇反應堆,所以功率根本達不到要求,所以必須使用燃油鍋爐進行補充。
1144型的上層建筑 紅色框的部分就是排煙道和排煙口
其實上述這幾種觀點都是錯誤的,1144型的核動力系統(tǒng)是完全足夠的,他所搭載的KH-3型核反應堆額定熱功率是美國“長灘”級核動力巡洋艦使用的C1W型的1.5倍,而燃油鍋爐一直只是當做“備份”動力而已。而“移植核潛艇反應堆”這種說法更是完全混淆了1144的最初設計方案。
先解釋下“移植核潛艇反應堆”這種說法,其實1144型在設計之初并不是現(xiàn)在看到的2.5萬噸的導彈巡洋艦,最初定位只是8000噸級的“核動力大型反潛艦”。與這個“核動力大型反潛艦”配套的確實是熱功率只有75兆瓦的ВМ-4型潛艇用核反應堆,艦上搭載2部TB-12蒸汽輪機最高輸出9.1萬馬力,航速31節(jié)。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1144型的“核動力大型反潛艦”方案很快有了變化,1970年改為“核動力反潛艦”。但是這個所謂的“核動力反潛艦”與當時1134型巡洋艦存在一定的任務重疊,所以將1144型“核動力反潛艦”與正在籌劃的1165型“核動力巡洋艦”合并,重新設計出全新的1144型,也就是現(xiàn)在的2.5萬噸的“基洛夫”。所以這個1144型雖然代號沒有變,但是設計方案完全推翻,那個“核潛艇反應堆”自然也沒有用到。
1144型的原設計“核動力大型反潛艦”
1165型“核動力巡洋艦”
既然設計方案變了,那么功率只有75兆瓦的BM-4型潛艇堆自然就不夠用了,所以必須重新設計反應堆來驅動這個2.5萬噸的龐然大物。1971年,位于蘇聯(lián)高爾基的ОКБМ機器制造設計局開始為新1144型設計全新的KH-3型核反應堆,所以網上流傳的那個“移植潛艇反應堆”的說法其實并不成立。KH-3型核反應堆的單臺熱功率為300兆瓦,而美國的“長灘”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使用的C1W核反應堆為200兆瓦,“俄亥俄”級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使用的S8G型核反應堆單臺額定熱功率為220兆瓦(S8G是世界上單臺功率最大的潛艇反應堆)。之后蘇聯(lián)的1143.7型核動力航空母艦使用的核反應堆就是KH-3的改進型KH-3-43,單臺熱功率為305兆瓦。
這樣1144型使用2臺KH-3反應堆+2臺CTZA-688型齒輪傳動蒸汽輪機可以輸出14萬馬力的動力,最高航速達到32節(jié)。所以其實“基洛夫”的核動力系統(tǒng)是非常強大的,根本不是網絡上所說的有缺陷。
畫框的意思:使用核反應堆時全速達到30節(jié)以上僅使用燃油鍋爐時航速不小于14節(jié)
但是除此之外艦上還配備2臺KBG-2型燃油鍋爐,那么這2座燃油鍋爐是怎么回事?這就要從一次事故說起:1970年4月10日,蘇聯(lián)海軍627型K-8號攻擊型核潛艇在“海洋70”聯(lián)合軍演期間因為電氣問題在水下120米起火,潛艇執(zhí)行緊急上浮程序。此時潛艇上的核動力裝置保護系統(tǒng)啟動,而巧的是作為備份的柴油發(fā)動機也喪失功能,所以K-8號核潛艇喪失動力,最終帶著52名官兵沉沒,關鍵是沉沒時還帶著2枚帶核戰(zhàn)斗部的魚雷。
627型攻擊型核潛艇
基于此次事故,在1971年1144型核動力巡洋艦的方案審查會議上,時任蘇聯(lián)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提出這么一個問題:
試想,萬一在航行到南海時兩座反應堆全部發(fā)生故障怎么辦?這對蘇聯(lián)海軍來說將會是莫大的恥辱!
這樣,1144型核動力巡洋艦進行了方案修改,在原有核動力基礎上增加了2臺KBG-2型燃油鍋爐作為備份并增加了開頭我們看到的煙囪。這樣在全艦核動力系統(tǒng)失效的情況下可以啟用燃油鍋爐繼續(xù)航行,可以支持14節(jié)航速航行1000海里,保證“基洛夫”由GIUK防線返回莫爾斯克海軍基地。
要求備份化石燃料鍋爐作為輔助動力
所以“基洛夫”的動力系統(tǒng)其實一直是足夠的,所謂燃油鍋爐僅僅是作為備份動力而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