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來說,診病是件很難的事情。對于張仲景等大醫(yī)而言,通過望聞問切,對病情好像了如指掌。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澳芎仙},可以萬全”、“萬舉萬當”對于今人而言是天方夜譚。大家都在對照著書本套。望聞問切的四診精要其實已經(jīng)斷代了,目前人們只剩下失真的一鱗半爪。如果還有能人在世,大家不基本都是南郭先生的話,我是不敢談一個診字的。我不會觀五色,除非誰都一眼就能看出的。我不會聞人五音六律。我也不會切脈,只能裝模作樣找個最基本的感覺。我等于是個菜鳥。這樣去診病簡直就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深感危殆。話又說回來,絕大多數(shù)愛好中醫(yī)的業(yè)余人士也像我的情形一樣。我們想掌握自己親友的生命,不肯交付庸醫(yī),那怎么辦呢?天無絕人之路,只有通過細致的問診和探詢,來求得對病情的洞見。
我們清楚地知道親友的個性、生活經(jīng)歷、病史、得病經(jīng)過、癥狀、痛苦所在以及各種飲食睡眠口味等的細節(jié)變化,這是我們的第一點優(yōu)勢。我們肯為親友的病情花時間精力去觀察研究,這是我們的第二點優(yōu)勢。我們沒有所知障、門戶之見,對于醫(yī)事懷著天然的敬畏,只要能了解的都會盡力去了解,中西醫(yī)的說法、書本的印證、互聯(lián)網(wǎng)的搜索都會去做,這是我們的第三點優(yōu)勢。我們的弱勢主要是是缺乏系統(tǒng)知識、經(jīng)驗和思路。知識、經(jīng)驗不是決定性的,思路才是要害。我們?nèi)绻辛酥笇缘脑\斷思路,也就可能勤以補拙。在沒有良醫(yī)的現(xiàn)實情況下,自力更生成了一條可取的路。
首先,我們要診到什么?診病是從現(xiàn)象到本質的深入淺出?,F(xiàn)象不僅指病人主訴的癥狀,而且包括病人當前所有的狀況和過去發(fā)生過的異常。他的病史、他的飲食、他的居處、他的心情等等,統(tǒng)統(tǒng)都是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中的主次癥狀就是病標。不僅要從這些現(xiàn)象中找到致病的病機,見《至真要大論》中的病機十九條,而且要理解這個病機的背景,也就是病本。病本就是推究至根本的陰陽五行有何失衡,是什么病因導致了這個病本,繼而形成病機。這是一個深入探究的過程。深入之后繼而淺出,估計病機在人體寄寓和與正氣對壘的形態(tài),也就是病形,以求達到看得見、了然在目的地步。必須探求病本,明白病形,制服病機,針對病因,否則邪氣不服而病不可去。
我們怎樣具體來做呢?第一步,應該把所知道的有關病人的一切清楚地寫出來,這樣做有好處,既方便咨詢,也容易加深印象、理出頭緒。第二步,把西醫(yī)的檢查、診斷作為資鑒,進行學習,并圈出一些可能對中醫(yī)判病有意義的基本判斷。第三步,搜索疾病以及與病情相關一切細節(jié)的中醫(yī)看法,能做肯定結論的先做出來,不能肯定或有歧義、看不懂的先放著。第四步,以這些肯定結論做支點,力求相互溝通聯(lián)系起來,并進一步去思考以前擱置的。第五步,對這些肯定結論以及有疑惑的求證,證于《內(nèi)經(jīng)》或古代名醫(yī)之言。第六步,根據(jù)最基本的醫(yī)理或名言,先確定病機,再對五臟六腑有個虛實或病所在的判斷,并對陰陽虛實有個判斷,從而勾勒出病本。第七步,從正邪兩個角度衡量一下病本、病標寄生的因緣和情勢,給一個簡明的概括。第八步,在這個概括基礎上確定主要矛盾和派生出的次要矛盾,以利于后續(xù)治病的紙上談兵。這個過程的關鍵在于鍥而不舍,對每一個異常現(xiàn)象都不輕易放過,那是可能讓你頓悟病機乃至病本的契機,以求一以貫之。只要是感覺到貫通了,每個推演確認環(huán)節(jié)都踏實了,即使未有色脈之精微,也思過半,診斷就不會離譜。
這實際上是一個強化了的問診過程。問診通常要知道病人的病史、飲食五味之嗜好、睡眠和夢、二便、肥瘦、得病和病情輕重時間、精神狀況、性格、得病經(jīng)過和病情、有何異常等。對病人所說的要緊緊圍繞陰陽、臟象、七情六淫、八卦來反應。例如,病人不喜歡吃甜的、不吃肉,在頭腦中就應該立刻閃現(xiàn)出病人可能濕氣盛的意識。再如,從寒熱現(xiàn)象可運用八綱辯證而思其陰陽之偏頗,表寒則陽虛,表熱則陽實,里寒則陰實,里熱則陰虛。先由病人主訴,然后一項項問,在問答的過程中,有些跡象閃進心里,形成一些意識點,漸漸點連成了線,一條主線出現(xiàn)之后,就反過來嘗試去貫穿所有的現(xiàn)象,并引導病人表述某些內(nèi)容與細節(jié)以求證。在用這條線基本確定了病機、病本乃至病因之后,全面地以大略評估病形,形成面的認知,最后再從理性上去精微模擬病在人身的態(tài)勢。
“望而知之謂之神,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望色切脈一下子學不到,這個慢工細活的問在配合最基本醫(yī)理、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搜索平臺的基礎上,還是能夠實現(xiàn)的。如果還能配合、印證于最簡明的色脈綱領,那就相得益彰了。
色以候五臟,脈以候陰陽。皆以平旦而觀之。五臟是地氣,蘊含十天干之精神。正常情況下,五行將按春夏長夏秋冬的次序以遞王代謝,木火土金水五星明耀于天際。在人如果五色微微顯現(xiàn)于明堂,就相當于五臟精華當機為主。如色明潤,知其得天之榮,吉;如色暗枯,知其失天之生,兇。五色當微微映現(xiàn)于外,五臟精真則深藏于內(nèi),五色是精真的余輝。如果精微化作氣色鮮露于外而內(nèi)不藏,則是精真敗露,其壽不久。五色既然反映了五臟的當機,如其與時令相生則佳,與時令相克則不妙。又與五臟脈象相生則吉,相克則兇。與時令之背知其受天之逆,與脈象之背知其受己之戮。天之孽,猶可??;己之孽,不可逃。五色微見于明堂,臟氣當機,或為臟氣盛而明潤之象,或為臟氣虛有邪相并而暗枯之象,結合乘侮病傳之義,如此則知五臟情形。以上說的是明堂之色,所系最重,其次是面目唇口等色所候,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查詢來品讀其意義。
色以應日,脈以應月。日者,離也,光彩之見,地氣有離熱故升見于上,因此從五色知五臟地精之當機。月者,坎也,天氣有坎寒故降流于下,因此從脈象的動態(tài)知天氣之變化。天氣變化,三陰三陽載奉之,故候知陰陽及氣變之狀。坎有幽隱不見之義,如地下水之暗流,可以系繩而探之,故以脈法度之。能合色脈,形有盛衰,氣有多少,則天地噓吹損益之狀盡知。為何又有五臟之脈?五臟為地之根本,經(jīng)脈為地之支脈,根本有變,枝葉必應,因此五臟之神象若兆于氣口,則知在內(nèi)主持當機之五臟。肝弦、心鉤、脾代、肺毛、腎石,是五臟之脈。胃氣柔和之象以生養(yǎng)五臟地氣,因此失胃氣則是真臟脈見而死。不一定有五臟之脈來見,一旦有見,意味著天氣中有了某臟的氣化,某臟有變?;蛘呤桥K氣有余而陰滿注陽,或者是臟氣虛有邪相并而致不守。四時春夏秋冬,脈當見弦、洪、浮、沉,是正常之脈象以應天地之陰陽推移、五行代謝。除此四時五臟之脈,脈象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對陰陽偏頗和六氣淫勝的判斷。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個氣口之脈的意義。脈是血氣流經(jīng)時的動態(tài),反映的是血氣之間的相擁態(tài)勢。如果看過脈搏波或者心電圖的圖樣,就知道脈的動態(tài)有振幅、頻率等差別。這種差別在向我們訴說著什么。人身有營衛(wèi)氣血周流,營為太陰,衛(wèi)為太陽,氣為少陽,血為少陰。營應地氣坤,故營柔順,滋養(yǎng)奉從于血氣之內(nèi);衛(wèi)應天氣乾,故衛(wèi)剽悍,行于脈外。氣應離,血應坎,當天地交匯之氣,行于脈中。氣血的不同搭配即是三陰三陽之義。從屬于天的太陽、厥陰、陽明,故坎象血多;從屬于地的少陰、少陽、太陰,故離象氣多。陽明因陽盛源于地之故,氣也多。屬天三者相較而言,厥陰陽衰故氣最少,太陽次少,陽明多;屬地三者相較而言,少陽陰衰故血最少,少陰次之,太陰又次。血中加載天之精神,故木火土金水之精華從營而注;氣中加載地承天之氣化,故風寒暑濕燥火六元加臨于陰陽之氣。血氣者,人之神,主人位陰陽六節(jié)之變化。氣血的不同狀態(tài)對應著三陰三陽的不同,而這種不同狀態(tài)又會顯示出不同的脈搏動態(tài),因此從脈象能觀陰陽。氣口所顯示的是手太陰肺經(jīng)的氣血動態(tài),由于肺朝百脈,內(nèi)閣宰相治節(jié)之官,相當于司天者,因此肺經(jīng)的氣血動態(tài)反映的是主持當機之陰陽。這個司天的陰陽,或者是得神而昌的,或者是加載了邪氣而盛的,總之是當政的。如果是應天時六節(jié)陰陽的,就是正氣,不應天時六節(jié)陰陽的,就有邪淫。從脈中我們能看到陰陽的偏頗之狀。
怎么來理別陰陽呢?從脈之至去、動靜、遲數(shù)以別之。脈的至、去、動、靜、遲、數(shù)的不同,分別對應太陽、少陰、少陽、厥陰、太陰、陽明之象。脈至是脈氣應指來迎之象,近似于??;脈去是脈氣應指去遁之象,近似于沉。脈的動靜是描述脈搏的振幅落差,脈的遲數(shù)是描述脈搏的頻率。從這幾個常見的脈則知所病之陰陽。三陽為乾,二陰為坎,應此浮健而至、沉蟄而去之脈象。一陽為震兼離,為明于動象;一陰為巽兼坎,舒而蟄,陽氣竭,為臥而靜象。二陽為兌、離,悅言而附著,故為煩數(shù)之象;三陰為艮、坤,止而濡,故為遲滯之象。病邪中于五臟陰經(jīng),則溜于腑,故陰病必兼陽,一個陰脈必定還關聯(lián)一個陽脈。計有一陽動、二陽數(shù)、三陽至、二陽一陰靜而數(shù)、二陰一陽動而去、三陰三陽遲而至六種明顯的陰陽病態(tài)。少陰與陽明之象不并見,因二者相敵在中,坎離不相見;少陽與太陰之象不并見,因二者相敵在下,一主陰衰,一主陰盛;太陽與厥陰之象不并見,因二者相敵在上,一主陽盛,一主陽衰。這是判斷三陰三陽之病所在的基本,是《陰陽別論篇》之意。如究三陰三陽主氣客氣之變,則屬于《陰陽類論篇》之意,那就復雜了。
從以上的脈之至去動靜遲數(shù)可知當機的陰陽之病。六氣司天,風寒暑濕燥火,加臨于血氣陰陽之上,一旦總體上有不合于時的某氣盛余,見于肺經(jīng)氣口,就會對血氣的動態(tài)造成影響。這就如同天有不時之氣,而成災變民病,擾亂凋敝于人血氣之神。氣帥血行,脈之大小、滑澀、浮沉即兆血氣應天之變化。觀乎秋天,燥氣為主,人氣在表而脈??;觀乎冬天,寒氣為主,人氣在里而脈沉,因此浮沉者燥、寒所致。兌燥為澤、悅言之義,使氣浮收血上充故脈當浮??埠疄橄?、隱伏之義,使氣縮血泣故脈當沉?;瑒t為風,風行條達,又消散其陽氣而助長陰氣,使陽氣少陰氣多,巽風為入、不滯之義,故脈滑。澀則為痹,濕行緩阻,為風寒之載體,合而為痹,又膠黏阻滯于陰氣而只有陽氣能溫通,使陽氣多陰氣少,艮濕為止、阻礙之義,故脈澀。熱使氣賁張血溢涌,離熱為明、歸附之義,故有容而脈大。壯火食氣,火使氣耗敝血動泄,震火為雷、動決之義,故不容而脈小。脈小是血氣皆少的本象,既有可能是因有火相客殘之故,也可能是血氣受損而致,血氣若損,則火亦當作,故脈小為火興之征。這樣從脈的大小滑澀浮沉而知當機之六氣。
以上是我們業(yè)余可用的簡明脈法。后世脈學不同于《內(nèi)經(jīng)》,變?nèi)烤藕蛑榇珀P尺扼要法,用指法輕重候五臟之氣,等等。有二十幾種脈需要分別,一一說其精微。雖然章法大成,卻漸漸失去了《內(nèi)經(jīng)》脈法直候陰陽的簡易綱領。這種局面不利,很多人由于不明大略,不要西瓜專求芝麻,結果在脈意上雜亂混淆?!把酃怆S指落深坑”,良可嘆息?!耙换ㄒ皇澜?、一葉一乾坤”,物物一太極,望聞問切四診都有一門深入之道,精通任何一門都可能通于神明。對于常人沒有修為的特長而言,當齊四診而用之,尤以色脈合參為要領。我們?nèi)裟芗毿膶徶B于問診思考,借用以上簡明的色脈觀察做點睛之驗,并勤求經(jīng)典和前代醫(yī)家之言做證鑒,則診不違矩。若心生神犀,如風吹云,則得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