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鹿芪止遺湯
處方:鹿角霜3~5克(沖服)、黃芪10~15克、五味子6~10克、柴胡3~7克。
主治:小兒遺尿癥。
用法:黃芪五味子柴胡水煎20~30分鐘,取汁沖入鹿角霜溫服,每日1劑分2次服,夜尿多者加巴戟天6~10克,胃納差加雞內(nèi)金10~15克,便溏加蒼術(shù)6~10克,5劑為1療程。服藥期間注意正常作息,避免過勞,忌食生冷。
療效:治療患兒38例,均獲痊愈,其中1個療程治愈的25例,2個療程治愈的13例。
按語 中醫(yī)認(rèn)為:腎氣不足,脾氣下陷,肺氣虛寒下元失調(diào)可導(dǎo)致遺尿。筆者認(rèn)為小兒遺尿,主要由于機體發(fā)育不夠完善,常因虛寒致使人體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調(diào),也就是說,虛寒太過,升陽不足,氣化不利,開門失司,閉合不良而致遺尿,方中鹿角霜味性溫,入腎溫陽;黃芪升提陽氣;柴胡可散可升,調(diào)理氣機;五味子上斂肺氣,固澀下元,益氣寧神。諸藥合用腎陽得溫,肺氣得宣,脾氣得升腎氣足,心神寧則膀胱制約有權(quán),機體的升降出入得以調(diào)節(jié),遺尿隨之可愈。
② 加味五子衍宗湯
處方:枸杞子10克、菟絲子(布包)15克、覆盆子15克、車前子(布包)8克、五味子6克。
用法:水煎,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脾肺氣虛者加黨參、益智仁、淮山藥各8~I(xiàn)0克。
主治:小兒先天稟賦不足,或飲食不節(jié),或病后體弱,致使脾腎陽虛,下元不固,膀胱約束失職所致的遺尿癥。
療效:治療小兒遺尿50例,痊愈42例(服藥3~10劑6~12個月無遺尿);好轉(zhuǎn)3例(3~10劑)半年內(nèi)每周仍有1~2次遺尿;無效5例(服藥3~20劑2個月內(nèi)每晚遺尿)。
按語:1)遺尿一般與肺脾胃三臟功能失調(diào)有關(guān),但與腎更為密切,因為腎藏精,開竅于二陰,司二便丶其經(jīng)脈絡(luò)膀胱,互為表里,以維持體內(nèi)水液的平衡,如腎氣不足,下元虛冷,膀胱失約,則不能制約水道而致小便自遺,蓋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兩者互相滋生;而腎與肺兩者關(guān)系也十分密切,肺為水之上源腎為水之下源,故治療遺尿,關(guān)鍵在溫補腎陽:兼補脾肺
2)五子衍宗丸出自《丹溪心法》,原為治療腎氣不足,陽痿早泄、或少年早衰,精寒無子而設(shè)。筆者根據(jù)異病同治的原理,用該方加味治療遺尿癥,方中君、臣藥菟絲子覆盆子性溫入肝腎二經(jīng),能益縮溺;枸杞子補腎固澀,養(yǎng)肺健脾,入肺脾腎三經(jīng);佐以性寒入肝、腎、小腸三經(jīng)的車前子,有利尿滲濕的作用,補中寓瀉使久服而不膩;使藥以性溫的五味子,入肺腎二經(jīng),不但有斂肺滋腎、固澀之功,而且有引藥入肺、腎二經(jīng)的作用。加黨參、益智仁、淮山藥,有補肺健脾之功,但本法對寄生蟲丶膀胱結(jié)石、膀胱炎引起的遺尿無效。
③止遺湯
處方:黃芪15克,山藥20克,白術(shù)、金櫻子各10克,山萸肉8克,益智仁丶桑螵蛸、五味子各6克,燈心草5克。
用法:每日l劑,7日為1療程。腎氣虛弱者,加制附子(先煎)、仙靈脾各6克,肉桂末(后下)5克;肺脾氣虛者,加茯苓9克、黨參10克、大棗8克;濕熱下注者,加龍膽草5克、木通9克、車前子6克。經(jīng)用1療程顯效者,可行第2個療程。
療效:治療小兒遺尿43例,痊愈40例,好轉(zhuǎn)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7% 。
按語:中醫(yī)認(rèn)為小兒遺尿與肺脾腎三臟密切相關(guān),其機理為脾肺虛損,腎氣不固,下焦虛寒,濕熱下注,膀胱失約所。作者根據(jù)脾肺腎三臟的辨證關(guān)系從氣水立法,自擬止遺湯,方中黃芪白術(shù)補氣健脾;山藥、益智仁培元補腎;金櫻子固澀小便、縮尿收攝精氣;棗皮滋腎平調(diào)陰陽,收斂固澀;桑螵蛸補腎助陽縮尿;五味子滋腎斂津宣肺;燈心草清心利尿通淋。諸藥合用,具有溫腎益氣,補肺斂津健脾通陽,清熱利尿,調(diào)理水道,從而達(dá)到膀胱氣化正常,開闔有節(jié),標(biāo)本兼顧,平衡陰陽的目的。
④ 遺尿沖劑治療小兒遺尿癥、老年尿失禁。
處方:益智仁100克、炒山藥30克、桑螵蛸40克丶補骨脂15克、烏藥30克、芡實30克、五味子30克、白果100克。
主治:小兒遺尿,老年性尿失禁。
用法:方中藥品研極細(xì)粉,每日2次,每次10克,沖服。
療效:臨床治療268例,治愈率76.3%,總有效率為98.4% 。
按語:小兒遺尿,多是由于小兒先天發(fā)育不良,或者后天營養(yǎng)失調(diào)、多病等原因?qū)е履I氣不足所致,老年性尿失禁亦是因年老或久病致腎氣衰竭而致,《內(nèi)經(jīng)·上古天真論》中有“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之論。
方中益智仁溫腎納氣,固澀縮尿;桑螵蛸補腎益精固脬止遺;烏藥溫下焦助膀胱氣化固澀小便;補骨脂辛苦熱而補命門;五味子酸溫補腎澀精,芡實益腎固精,山藥健脾補腎而澀精氣,白果收澀斂肺溫下元。諸藥合用,補脾斂肺,溫腎納氣以固小便,止遺尿。本方對肺脾氣虛所致之小便不固及腎氣虛之遺精癥亦有良效。
⑤桑螵湯
處方:桑螵蛸(麩炒)99~120克、肉蓯蓉30克、小茴香(鹽炒)15克、肉桂3克。
主治:小兒遺尿。
用法:水煎,日1劑,分2~3次口服。
療效:臨床統(tǒng)計小兒遺尿7例,檢查,排除神經(jīng)性膀胱功能障礙,先天性大腦發(fā)育不全等,一般3~10劑治愈。
按語:本方重用桑螵蛸補腎,助陽固精,乃治遺尿收斂之本;肉蓯蓉性溫柔潤,而補陽益陰,善治下焦虛冷的要藥;佐以小茴香散寒理氣,開胃進(jìn)食;肉桂性溫氣厚,溫經(jīng)益火丶且能補腎利水,引寒下行,全方共奏溫經(jīng)散寒,助陽縮尿,最終達(dá)到調(diào)和陰陽平衡之止遺的目的,陰虛火旺或內(nèi)有濕熱者不宜用。
⑥縮尿飲
處方:黃芪、黨參、補骨脂、益智仁各9克,覆盆子、菟絲子、五味子、白術(shù)、煅龍牡各6克,附子、炙甘草各3克,鮮雞腸1具(洗凈焙干研末)。
用法:水煎服,早晚空腹各服一次,并同時沖服雞腸末。
療效:治療小兒遺尿48例,總有效率95%,治愈率87% 。
按語:本方為自擬驗方。小兒遺尿證,多屬先天稟賦不足,后天脾肺失調(diào)所致,蓋腎氣不足,下元虛寒,則腎之閉藏失職,膀胱氣化失調(diào),不能制藥水道,或脾肺氣虛,致肺不能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脾不能運濕而制水,水濕不能得以正常排泄和輸布而致遺尿,故其治療原則應(yīng)以溫補脾腎,固攝縮尿為主。方中補骨脂、益智仁、覆盆子、菟絲子、附子、雞腸以溫補腎陽、固攝下元,使腎氣充而膀胱氣化有度;黃芪、黨參、白術(shù)、炙甘草補肺健脾;五味子、煅龍牡收斂固澀,且五味子肺腎雙補,斂肺固澀,既能收耗散之肺氣,又能固腎之下元。諸藥合用,共收溫補脾腎固攝縮尿之功。
⑦ 沙棗蓯蓉飲
處方:沙棗100克,肉蓯蓉30克。
用法:上藥加水500毫升,煎至棗熟即可。藥湯不拘多少,頻服,1日服完,熟棗分3次1日服完。
療效:治療患兒9例,治愈(用3劑愈,隨訪半年無復(fù)發(fā))7例;好轉(zhuǎn)(用藥7劑,半年后隨訪只遺尿3~4)2例,有效率100% 。
按語:方中沙棗固攝縮尿,澀腸止瀉;肉蓯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補而不燥,滋潤而不膩,且能解沙棗澀腸引起便秘之偏。二藥同用相得益彰,共奏補腎、固澀縮尿之功。腎水既濟,滋水涵木,肝木則平,所以用此方治療小兒遺尿癥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⑧桑螵蛸散
處方:桑螵蛸9克、五味子6克、黃芪9克、益智仁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療效:臨床應(yīng)用10余年,治療小兒遺尿30余例,有效率達(dá)80% 。
按語:本方為桑螵蛸散加減,小兒稟賦不足,腎氣未充,氣化不及州都,膀胱約束無力,故有尿床之證。方中桑螵蛸補腎益精,固脬止遺;五味子斂腎補腎;益智暖腎固精縮泉;黃芪補中氣。腎之水道通暢,氣化正常,則膀胱約束有力,排尿自能控制。
⑨桑螵蛸散合補中益氣湯
處方:桑螵蛸12克,益智仁、煅龍骨、煅牡蠣、熟地、山藥、茯苓、白術(shù)各9克,萸肉、甘草、破故紙各5克,黨參、炒谷芽、炒麥芽各10克,柴胡3克,黃芪12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療效:治療患兒34例,均部治愈。
按語:腎虛不固,常為臨床小兒遺尿癥之證狀之一,患兒多兼見有智力較差,面色白,形寒肢冷,乏力等癥。膀胱的貯尿排尿,全賴腎中精氣的氣化作用,小兒遺尿大多由于腎氣不足,氣化功能低下,膀胱約束無力而造成的。方中桑螵蛸、龍牡、益智、故紙等,補益腎氣以增強膀胱的約束能力。根據(jù)"陰陰互根"的理論,方中配用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等藥,補陰以配陰,即《景岳全書》:“善補陽者……陰中求陽”之意,脾與腎屬后天與先天的關(guān)系,先天生后天,后天養(yǎng)先天,故方中用參、術(shù)、芪等藥,補益后天之氣以增強益腎作用,由于方中藥物相配,共收溫補脾腎,固攝下元之功,故而療效顯著。
⑩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遺尿
處方:麻黃素片0.2毫克、雞內(nèi)金6克、金櫻子6克,豬膀胱1個。
用法:水煎每劑藥汁為2天用量,每日1服,睡前服用,配米湯半碗(約100毫升)送下,7天一療程。
療效:10例中服藥最少7天,最多21天,平均為11天,治愈率85%,總有效率90% 。
按語:西醫(yī)理論認(rèn)為麻黃素能興奮交感神經(jīng),使膀胱括約肌緊張而G尿肌松馳,所以不易排尿且有使睡眠深度變淺的功能,中醫(yī)理論認(rèn)為,金櫻子性味酸澀平歸腎、膀胱經(jīng),有縮尿功效,用于治療遺尿體虛下焦不固;雞內(nèi)金性味甘平健脾補胃;豬膀胱補益腎氣,調(diào)和五臟。配豬膀胱系臟腑療法,以上是本人浮淺認(rèn)識,供同道參考。
11)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處方:桂枝、白芍、覆盆子各9克,甘草6克,生姜2片,大棗10枚,煅牡蠣、煅龍骨各20克,炒益智仁8克,臺烏6克。
主治:陰陽失調(diào),腎氣不固所致遺尿。
用法:上藥加水500毫升,文火煎40分鐘,取汁250毫升,分3次服,日服1劑,若久病遺尿,脾氣亦虛,面色萎黃或白色者,加黨參、黃芪、白術(shù)丶山藥各10克。
療效:該方系我?guī)熕鶄?,屢用屢效?/p>
按語:桂枝湯調(diào)和陰陽;龍骨、牡蠣澀精止遺;覆盆子、益智仁、臺烏溫陽固腎氣。共取調(diào)和陰陽,補腎固澀之功。
12)蛸芪烏智散
處方:桑螵蛸、黃芪各15克,烏藥、益智仁各10克
用法:上藥水煎15~20分鐘取汁約200毫升,每日1劑,早晚分服。腎陽虛者加附片10克,肉桂8克;濕盛者加茯苓15克,白術(shù)10克;多夢者加棗仁12克,遠(yuǎn)志10克。
療效:并治療患兒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齡在6~14歲之間,均以夜間遺尿為主癥。治愈標(biāo)準(zhǔn)以遺尿停止,一切正常為痊愈,結(jié)果,服藥3劑告愈10例,5劑而愈28例,8劑而愈6例,無效1例,總治愈率97.7% 。
按語:腎主水,司開闔,司二便,與膀胱相表里,為調(diào)節(jié)體液平衡的關(guān)鍵。遺尿癥患兒臨床表現(xiàn)以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細(xì)弱,夜間遺尿為主癥,乃屬腎陽虛之象。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腎虛者多見免疫功能低下,血清lgG lgA都低于正常值,補腎治療,可以升高lgG lgA值。腎虛不能主司膀胱,氣化失常,故見遺尿。方中用桑螵蛸、烏藥、益智仁,意在補腎助陽,縮尿止遺;黃芪補氣升陽,能提高免疫功能。諸藥相合共奏益腎縮尿,補氣升陽之功,于小兒遺尿?qū)倌I虛者有良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