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篡位為人所不齒,自古以來,都強調(diào)忠誠二字。
而那些竊國大賊往往失敗者被人口誅筆伐,成功者在后代也落不下一個好名聲。
但事實并非如此,竊國篡位者的名聲與道德禮法無關,真正有關的是新的當權(quán)者能否創(chuàng)造功績,忠義理智信不過是各人說辭罷了。故在此來談談竊國篡位需要什么和如何實行。
現(xiàn)列舉二人以作例子:
司馬懿
此人乃是西晉王朝奠基人,作為大魏臣子的他為自己后代以晉代魏發(fā)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他和兩位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便是三馬食槽的主角,司馬家祖孫三代奪走了曹家的江山。
閱讀三國可知,曹魏王朝政治勢力集團可分為兩股,一股為曹家親族,多任軍官,支配兵力;第二股便是名門清流,他們則主要為曹魏王朝修政治民。
曹家對軍事看的極其重要,畢竟曹操本人就是帶兵打仗的主。所以軍隊的支配權(quán)幾乎不會交給親族之外的人,唯獨在曹魏王朝后期人才凋零的時候,才不得不讓司馬懿掌握兵權(quán),但很快兵權(quán)又被收回。
偉人說過“槍桿子里出政權(quán)”,如今看那司馬懿高平陵之變僅僅用三千死士便奪取了曹魏政權(quán),那掌握兵權(quán)的曹爽卻輸了。
這主要是二人用人行事的區(qū)別,司馬懿任用臣子,暗中扶植自己的勢力成為了政治集團代表;而曹爽憑自己心意只用身邊幾人,哪怕是親族,他也不用,以此得罪了兩大政治集團。
二來,司馬懿挾持了太后,師出有名;第三點就是司馬懿軍望極高,曹爽根本無法與之相比;第四點就是曹爽的個人缺點,他愿為富家翁。
以此,可以總結(jié),竊國篡位需要的是政治集團的支持,符合各大集團或者說最大集團利益者方可上位;二來掌握兵權(quán),司馬懿發(fā)動叛亂尚且需要三千死士再加上軍望和曹爽為人缺點才行,故絕不可因為司馬懿只用三千死士而誤認為兵權(quán)并不重要。
李世民
李世民,眾所周知的貞觀之治開創(chuàng)者,可謂文武雙全。
但他的上位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經(jīng)歷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自己兄弟,軟禁了父親李淵才得以成為太子乃至后來的皇帝。
這次政變也很相似,李世民挾持了父親,又以自己的人望暗中派伏兵誅殺兩位兄弟。
觀司馬懿與李世民的政變不覺有異曲同工之處,二人的兵力都不算優(yōu)勢,但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勝”二人通過少量的奇兵達到目的;再者二人知道一個道理“師出有名”,故都挾持了當時的上位者,以此發(fā)出號令來掩蓋自己的謀權(quán)篡位。
當然,二人其實都是得名望之人,無論司馬懿還是李世民。朝堂之上有著任用賢才的美名,軍隊中有著軍神的威名。
但二人所創(chuàng)造的朝代名聲卻大相庭徑。這是因為司馬懿的家族在后代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實在不怎么樣;反觀李唐王室所創(chuàng)大唐盛世依舊在今美名相傳。
二人用著相似的方法奪了江山,卻在守江山時形同陌路。
故奪江山和守江山不可一概而論,李世民看出了這一點“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江山是人民的江山,而不是一人,一個集團的江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