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脂肪瘤(報刺)、面部輕微中風(地倉頰車),偏頭疼、半邊臉痛、惡心(太陽透率谷、中脘、行間俠溪、外關(guān)、足三里、內(nèi)庭、眉棱點),紅斑性狼瘡(第五椎及心俞、陰谷委中),膏肓痛(放血),痛炎(迎香透穴),肩膀痛(肩井、放血),肩項強(陰谷委中、后溪),全頭痛(百匯涌泉、太沖),膝五針,車禍半邊癱瘓(百會通天、合谷透后溪、外關(guān)透內(nèi)關(guān)、曲池肩髃、風市、陽陵泉透陰陵泉、絕骨透三陰交、天突廉泉、風府、腎俞京門、陰谷委中、承山),后頸腫塊(脂肪瘤報刺)。”
01
—
脂肪瘤
案例脂肪瘤位于耳下部,翳風處。
脂肪瘤報刺:避開血塊,直接扎在硬塊上。報刺針法,直刺硬塊中央到底,提針到皮層,東南西北、四個夾角共8個方向斜刺,旋轉(zhuǎn)依次刺。刺完直刺留針。此患者兩個脂肪瘤。報刺適用于纖維瘤、脂肪瘤。
脂肪瘤報刺
脂肪瘤留針
面部中風:地倉透頰車,此患者病不重的單下地倉、頰車。如果是中風流涎,地倉穴穿透臉到口腔拉鋸。
地倉 頰車取穴
地倉 頰車下針
以上面部針前,下對側(cè)手合谷穴,止痛效果。
合谷
02
—
偏頭疼(半邊臉痛)
癥狀:偏頭疼,整個臉到下巴痛,強烈惡心。
下頭針前,先下對側(cè)合谷。
頭痛側(cè),太陽透率谷。
下針中脘,心弊骨與肚臍中間,治惡心。
太陽透率谷 中脘
對側(cè)腳,行間(肝經(jīng)本穴)、俠溪(膽經(jīng)母穴,順經(jīng)斜刺),治偏頭疼膽經(jīng)虛則補其母。
對側(cè)手臂,外關(guān)穴,腕橫紋上2寸。平補平瀉。
行間俠溪 外關(guān)
雙側(cè)腿,足三里,止惡心對胃好,胃經(jīng)本穴。脛骨直上,在膝蓋前變斜起始處外開一指寬是穴。平補平瀉。
足三里
(臉部)沿胃經(jīng)痛,疼痛嚴重,痛時為實癥,下胃經(jīng)子穴內(nèi)庭(對側(cè)腳),斜向上逆經(jīng)刺,瀉之。臉部近取穴下針。
內(nèi)庭
近取穴
面部神經(jīng)痛,脾經(jīng)陰陵泉下1寸奇穴對應眉棱骨,左邊痛,在右邊陰陵泉附近找壓痛點下針。
眉棱點
03
—
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的樣子。
第五椎壓痛,在第五椎及旁開1.5寸(心俞)下針,中間直刺,兩邊45度斜刺。委中陰谷下針。
第五椎 陰谷委中
04
—
膏肓痛
膏肓痛,在肩胛骨處,唯一的治療方法是膏肓放血,過去用螞蟥,現(xiàn)在用火罐。
找穴:坐姿,手臂前抱,打開見肩胛骨,第4、5椎外開3.5寸左右的地方找壓痛點,可以用筷子壓,痛點代表有淤血,捏皮放血針刺破,擠一點血出來,然后上火罐。
探找痛點 三棱針放血
對比其他方法,比如膀胱經(jīng)委中放血或灸,都沒有膏肓放血管用,膏肓放血一次見效。此患者前一次左邊膏肓痛,放完后右邊膏肓痛,因為左邊痛的很厲害的時候,感覺不到右邊的輕痛。
放血當場見效,放完血立刻止痛,放血顏色變鮮紅時拿掉火罐結(jié)束。如果放完還痛,說明還有淤血點,同樣的方法再找點放血即可,火罐避開第一次的放血點。
火罐吸血 兩個放血點
注意事項:不要接觸血,帶手套。
05
—
鼻炎(迎香透穴)
迎香下針方法:迎香透內(nèi)迎香。迎香鼻翼旁5分直刺是無效的。下針后,鼻塞當場就通,同側(cè)下針同側(cè)鼻孔通。約2寸針。
迎香下針方向與長度
迎香下針
出針時,皮層略停,防出血。針前針后,棉球擦。
手法:捏皮、擠皮下針
治癥:任何鼻子過敏、鼻竇炎、鼻蓄膿、打噴嚏、鼻塞。
06
—
肩膀痛
肩井治癥:兩個用途,肩膀痛;胸腔淤血。要配合對側(cè)足三里使用。坐姿。下針不能太深,1.5寸下一半,深處是肺。不能重擊。
肩膀痛最常用穴道:后溪申脈。
舊傷(車禍)疼痛處理:壓痛點放血。坐姿。找到痛點,點刺兩下,加火罐。血從濃變淡,由稠變稀,就可以取罐。如果還痛,再放。
肩井附近放血
放血療法無副作用,可用于肩井、膏肓、委中等。
07
—
膏肓放血案例
姿勢:坐姿,抱姿(可兩臂環(huán)抱椅背)打開肩胛。
取穴:肩胛骨下緣連線經(jīng)過第七椎,第1椎與第7椎中間部位大概為第5椎,第4椎下2/3、第5椎上1/3處外開約3寸為膏肓。壓痛點是穴(肩胛骨邊緣)。
刺血拔罐:放血針扎兩下,火罐吸氣三下。血淡后取罐。取罐雙手手套,避免觸病血。
膏肓放血
膏肓處背痛只能膏肓放血一個辦法治療,肩痛等可以委中、后溪申脈治療,但此治不了。膏肓放血可當場去痛。
08
—
肩項強
膀胱經(jīng)上肩項強,先下陰谷(腎經(jīng)本穴,用于增強膀胱經(jīng)委中治療虛癥效果),后下委中,委中插提加捻轉(zhuǎn)補瀉3次(慢提加外轉(zhuǎn),快速插入)。雙腿下針。
陰谷+委中
下小腸經(jīng)母穴后溪,可去小腸經(jīng)虛癥。
后溪
09
—
全頭痛
全頭痛下百會:痛類似血管在縮張。
取穴:鼻尖上行一條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向后一點處凹洞是穴。下針:躺姿,百會前5分處下針,沿皮平刺至百會。
全頭痛下涌泉:手握前腳掌,腳底顯人字紋,人字紋交接處為涌泉。躺姿,涌泉針痛,下針要迅速,深度約5分。下雙側(cè)涌泉。
涌泉下針
太沖對頭痛非常好。太沖,肝經(jīng)行間上一寸。肝經(jīng)絡(luò)在眼睛后方(開竅于目),下針后腦部的血會往下走,有利于減輕壓力和頭痛,可以治療高血壓頭痛。下雙側(cè)太沖。
太沖
10
—
膝五針案例
鶴頂
內(nèi)外 膝眼下針快速雀啄十余次 雙膝眼成90度
膝蓋針不念轉(zhuǎn),直進直出。
陽陵泉透陰陵泉,再加一針膝關(guān)穴(陰陵泉后一寸),治療關(guān)節(jié)問題。
陽陵泉透陰陵泉 膝關(guān)
11
—
車禍半邊癱瘓
癥狀:十多年前車禍,腦補受傷,只是右半邊癱瘓。
下針百會:躺姿。中線耳尖連線交匯處前5分凹洞是穴,前五分下針平刺至百會。治療腦部受傷,必下百會穴。
下針通天:雙側(cè)通天,除治療鼻炎外,治療意外傷害的好穴道,可排淤血。百會前5分外開1.5寸是穴,屬膀胱經(jīng)。斜刺。
百會 通天
合谷透后溪:病人癱瘓側(cè),手指握拳不開。3寸針。透針可控制手的開合,手可慢慢打開來。此針術(shù)可用于中風、腦部受損。
合谷透后溪
外關(guān)透內(nèi)關(guān):偏癱側(cè)。留針,病人無知覺,動了手腕針會彎掉,換針。
外關(guān)透內(nèi)關(guān)
曲池、肩髃。
曲池 肩髃
中風七大穴:百會、肩髃、曲池、外關(guān)、風市、陽陵泉透陰陵泉、絕骨透三陰交。
風市:外膝蓋上7寸,3寸長針扎至大腿骨旁邊,膽經(jīng)。
陰陵泉透陰陵泉、絕骨透三陰交,透針刺激神經(jīng)有利于偏癱恢復。
風市 陽陵泉透陰陵泉
絕骨透三陰交
患側(cè)扎完,扎鍵側(cè):為了身體兩邊平衡,且對稱治療。肩髃、曲池、外關(guān)透內(nèi)關(guān)、風市、陽陵泉透陰陵泉、絕骨透三陰交。
如果神志不清,要下涌泉。
病人講話不清:(1)下天突穴,直針進針,然后貼喉嚨往胸腔方向平刺。(2)下廉泉穴,拇指彎曲貼近下巴下沿,拇指尖指處是穴,下針方向?qū)噬喔?/p>
天突
廉泉取穴與下針
下風府穴,督脈,腦骨下方為風府,兩條大筋中間,下針方向為舌根。胖人可下1.5寸。
腦部中傷,腎主腦,下腎俞穴(十四椎下為命門穴,與肚臍正對,旁開1.5寸,為腎俞穴)、京門(腎募穴,最短肋骨端點)。腎俞、京門,均為直針。腎的俞募療法。
風府 腎俞京門
陰谷、委中(雙腿):腎經(jīng)本穴陰谷,膀胱經(jīng)母穴委中。委中插提帶捻轉(zhuǎn)補瀉。
承山:小腿后,肌肉人字紋中間,對著脛骨下針,長針扎到脛骨上才有效,腿才會動。讓腿有力,可以控制上下運動。
陰谷委中 承山
12
—
后頸腫塊(脂肪瘤)
腫塊會移動,要用手捏住腫塊提起來,報刺。先直針向下到腫塊底部,再提針斜刺8個方向邊緣,然后中間直針,取針。會流點血,不用棉球按揉,可出氣。
脂肪瘤報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