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名著聽書
自一九八二年拙作《郭沫若年譜》問世后,曾陸續(xù)收到不少老前輩、新朋舊友、海內(nèi)外郭沫若研究工作者和讀者的信,給予我們熱情的鼓勵和支持,有的同志還期待我們再接再厲,為郭老寫傳。我們的老師許杰先生也曾詼諧地說:“這是你們的頭生子,今后要多生幾個才好哇!”老師的教誨、朋友的厚望使我們懂得了,即使自己才疏學淺,只要扎扎實實地苦干,自己的勞動成果終究會得到讀者的承認,并對他們有所裨益的。這個信念鼓起了我們的勇氣,所以當幾家出版社邀約我們寫郭沫若傳,或評傳,或文學傳記時,我們便又躍躍欲試,最后決定選擇比較適合我們的一項,即《郭沫若傳》,與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訂了合同。
為了借鑒別人的經(jīng)驗,我們曾閱讀了不少中外名人的傳記。大凡名人逝世后,總會有人為之樹碑立傳的,有的早在生前就有人搶著為他們揮舞生花妙筆了。按理說,“樹碑”與“立傳”本是兩碼事,可是在中國,長期以來“立傳”卻總與“樹碑”聯(lián)系在一起,似乎要寫傳就非得立足于歌功頌德不可。當然,如果傳主有功、有德可頌,作者自然不應該吝惜筆墨,問題在于功、德并不能完全替代傳主的全人格。不管什么樣的名人,首先他們總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既有功又有過,就不但有德而且也有眚,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來看,這些原是無需掩飾的。郭老的一生時間跨度大,從清朝末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民國到社會主義的新中國,他如同一條在歷史的長河中翻滾騰躍的蛟龍,閃亮的鱗片間免不了夾帶些許這樣那樣的泥沙,這原是不足為怪的。我們?yōu)楣狭?,就是要寫出一個真實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可信的人,如果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要寫的“只是這樣的社會生出了這樣的一個人,或者也可以說有過這樣的人生在這樣的時代”。
誠然,郭沫若是中國現(xiàn)代文化史上的一員名將,一生經(jīng)歷了曲折的歷史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真切地把握他的思想發(fā)展的軌跡,和感情流動的波痕,以發(fā)展的觀點統(tǒng)觀全過程,同時又不能忽視各個階段存在的具體問題。郭老在人生征途上起步不凡,初出夔門就滿心希望:“我要以松柏的態(tài)度來刻畫出自己的年齡,能成為合抱的大木給天下的勞人以一片清蔭,即使中途遭了電擊或者枯死,我也希望它的殘骸能夠供給貧苦人一把取暖的柴。”后來的行動的確證實了他的誓言,不過也不可否認其步履維艱,他曾一度灰心、失望、頹唐,也曾一度孤寂、懊喪、徬徨。至于他的風流韻事,其實也不必諱言。他曾以歌德自況,周揚同志也說他是中國的歌德,這倒并非溢美之詞,他們兩人確實有不少相似之處。
由于傳主思想變遷紛繁復雜,生活道路久遠寬廣,文章學問博大精深,憑我們有限的才識,顯然難于為他繪就細巧逼真的畫像。我們只想以粗大的筆觸為他全身勾勒一個輪廓,有時又借助一點細膩的描繪以表現(xiàn)他的性格,這里免不了要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上稍加一些合理的想象。通篇力圖用事實說話,盡量少發(fā)甚至不發(fā)議論。如果這樣做能為郭老留下一幅粗糙的剪影,我們也就滿足了,然而是否符合傳記文學的要求,這只有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了。
在撰寫這本傳記的過程中,多蒙前輩、師友如成仿吾、翁植耘、黃定慧、饒鴻競、應義律、王廷芳、郭和夫、郭平英、李偉江、宋彬玉、方如偉等人的關心和幫助。尤其是成仿吾先生,他曾為拙作《郭沫若年譜》題簽書名,結果因故未用,他非但毫無意見,竟又慨然允諾為本書題簽,之后不到一個月即與世長辭了,因而本書的出版,對他老人家也是一個誠摯的紀念。另外,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本書責任編輯同志為了推動本書的寫作,曾陪同我們?nèi)ド碁场飞?、重慶尋訪郭老當年生活和戰(zhàn)斗過的舊跡,使我們獲得了不少感性材料;還有曾健戎、唐明中、郭宗瑨、楊華等同志和日本朋友內(nèi)山籬、小野寺和子等先生為本書提供了一些照片,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龔濟民方仁念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七日夜
于華東師范大學一邨171樓
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四川省樂山客家人。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同時,還是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致力于世界和平運動。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唯物史觀史學的先鋒、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