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話之元代樞府瓷
樞府瓷又稱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鎮(zhèn)在燒造青白釉瓷的基礎上新創(chuàng)燒的一種高溫白釉。由于這種卵白瓷中發(fā)現有“樞府”字樣,因此又將這種卵白釉瓷稱作樞府瓷。
“樞府”是“樞密院”的簡稱。唐代代宗時期初設樞密使。宋代以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與中書省分掌文、武兩權,號為“二府”。遼、金、元時一仿其制。元代具有“樞府”銘文的卵白釉瓷器,應屬“樞密院”的定燒器,但傳世的這類卵白釉瓷大多是沒有文字的,只有極少量有“樞府”銘。此外,元代景德鎮(zhèn)并沒有一個專燒“樞府”瓷的官窯窯場。因此,長期以來把元代的卵白釉瓷器統(tǒng)稱為“樞府窯”器是不恰當的。
樞府瓷胎質堅白,胎和釉比青白瓷厚,釉色白中泛青、頗似鵝蛋的卵白色,故名卵白釉。但其不如典型青白瓷那樣呈玻璃光,樞府瓷是釉厚且失透的。有的樞府瓷雖胎厚且釉又失透,而釉色呈青白色,這類器物可能屬于自青白瓷過渡到樞府瓷的中間狀態(tài),而后又一直為制造較粗瓷器的工藝所沿用。
樞府瓷的造型以盤、碗、高足碗最為多見,折腰其是其中突出的造型,極少大件器。盤、碗的底足均為露胎,足壁厚,削足規(guī)整,有的底心有乳丁狀凸起,且有明顯的旋紋。裝飾技法以印花為主,刻劃花為輔。精細的制品大多采用了印花裝飾,圖案花紋主要有纏枝蓮、菊瓣、花蝶、云龍、云鶴、孔雀、牡丹等,但其印花多數顯得渾圓而不太清晰。此外,精細的樞府瓷其釉基本上呈白乳濁色。較粗的樞府瓷一般素面無紋,胎較厚重,釉色白中偏灰青,偶見幾道劃紋。有的樞府瓷在花紋間模印官府銘文或吉祥文字,其中最為多見的是“樞府”名。一般印在盤、碗器物內壁口沿下,“樞”和“府”字分別在相對的地位。在樞府器中除了“樞府”字樣外,還有“太禧”、“福祿”、“福壽”等吉祥文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