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落語
在飛芒的漂流活動中,讀到這汪曾祺的這本《五味》,首先翻看目錄時發(fā)現(xiàn),這本書跟我真是非常有緣,汪曾祺早年在昆明的西南聯(lián)大求學,并生活了7年的光陰,以至于這本書中用了較大的篇幅提到了我大昆明的食物。
《五味》
作者者:汪曾祺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10月
如此這般,這次的讀后感并不想說我的感想,而是向身邊的老人進行了調(diào)研,根據(jù)我自己的認知,說一說汪老書中提到的昆明美食的現(xiàn)狀,一飽口福。
前面部分提到的昆明的果品和昆明菜都比較零碎,索性就用后面一篇《昆明的吃食》來做對照好了。
“幾家老飯館”,東月樓、映時春兩家都已經(jīng)不復存在,我向身邊的老人詢問,結(jié)果連父輩都不記得有這兩家著名的店了。
“過橋米線”這個要隆重的說一說,汪老說昆明的過橋米線,其實上這是不準確的,過橋米線是云南的,猶以建水的菊花過橋米線為甚,汪老文中的油湯,可以燙死人的現(xiàn)在在建水仍然可以找到。
而對于昆明來說,昆明更多的應該是汪老提過的“小鍋米線”,每家與每家味道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美味,絕對征服味蕾。
“汽鍋雞”這也是昆明的經(jīng)典菜式之一,地道昆明人每家都必然有汽鍋的存在,而現(xiàn)在如果來昆明想吃到比較好的汽鍋雞,則推薦“福照樓”,喝湯前在碗底放些三七粉,那個味道,妙不可言。
“諸菌”,這個真的是我的最愛,云南人的最愛,汪老文中提到一句“青頭菌比牛肝菌貴”,這個很有趣,現(xiàn)在正好相反。牛肝菌在幾十年的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3-4個不同的品種。
其中有一種昆明人稱之為“見手青”,用手碰觸菌傘底,原本牛肝色的菌馬上變?yōu)榍嗌?,以此得名?strong>此菌有毒!但香氣濃郁,昆明人甚愛。
現(xiàn)在除汪老提到的雞樅、牛肝菌、青頭菌之外,干巴菌因其量少,且味鮮價高之巨,是其他菌類無法比擬的。
除了這些書中寫到的之外,還有北風菌、銅綠菌等等,真是整個6月至10月昆明人飯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牛肉”,汪老文中的牛肉館,應該是原來的順城街,當時的順城街是回民聚集地,所以牛肉味道很佳,現(xiàn)在在昆明已經(jīng)吃不到上好的牛肉了,得往地州上去,個舊是一個回民縣級市,昆明人現(xiàn)在需要吃牛肉,早已開車到個舊去吃了。
“奎光閣的面點”、“玉溪街的蒸菜”都已經(jīng)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連玉溪街都成了我母親心中的一個印象。“米線餌塊”,米線剛剛已經(jīng)詳說過,就不贅言了,只是提一句來昆明一定要吃小鍋,你會愛上它的。
另汪老文中提到的“爨肉米線”“粑肉米線”“鱔魚米線”這些都可以在小鍋米線下完成。“餌塊”、餌絲,現(xiàn)在的昆明猶以官渡古鎮(zhèn)附近的餌塊尤佳,古鎮(zhèn)旁有專門現(xiàn)做餌塊的作坊。
當然,必須一提的是曲靖市的蒸餌絲,那是一絕,小小一碗,沒有汪老口中的飽足感,這可是小吃,怎么也得兩三碗下肚,那種滿足感,不可言說。
“火腿月餅”,吉慶祥老店還在,就是已經(jīng)沒有了當年的風采了,現(xiàn)在都被鮮花餅代替,但作為老昆明而言,我還是對吉慶祥有著深厚的感情的,小時候就住在吉慶祥老店旁邊,每天看著柜臺里的各種吃食,真是世界就是吉慶祥呀。
“破酥包子”這個是我早餐的選擇之一,只是現(xiàn)在很難買到如汪老筆下的咬開一下口會流糖汁的好包子了。“包谷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現(xiàn)在都還有,來了小吃街上都可以買到。
最后是壓軸的大戲宣威火腿,這個在舌尖上的中國節(jié)目中也出現(xiàn)過,可惜用昆明人、云南人的話說那都假了,現(xiàn)在沒有真的了,一腿難求呀。
說道吃著洋洋灑灑應該對得起一個“吃貨”的稱呼了,汪老筆下記憶中的昆明美食,有的流傳了下來,發(fā)揚光大,更加美味了;有的被替代,垂垂掙扎,前景堪憂;有的已經(jīng)沒有存在的痕跡了。
幸也,悲乎,也許這就是吃的文化。
落語的書房
下載飛芒書房APP,加作者為好友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