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也叫《周易》,叫《周易》在前,叫《易經(jīng)》在后,因為《周易》成書的年代與《周易》后來被稱為儒家經(jīng)典《易經(jīng)》相差好幾百年呢!《周易》相傳是周文王及文王的兒子周公所做,是在原有八卦的基礎上,重新進行的排列組合,組成八八六十四卦,并且給每個卦起了名字,如:乾卦、泰卦、既濟卦、坤卦、困卦……等等,也給每個卦寫了卦詞及爻辭,卦辭及爻辭中講了很多義理,即:天地之道,為人處世之道理,并且有了天人合一、陰陽辯證哲學思想的出現(xiàn)。到幾百年后孔子晚年研習《周易》,對《周易》重新進行了注釋,并且寫了《易傳》,尤其是對《周易》中原有哲學思想,進行了升華和闡述。我們今天看到的《易經(jīng)》是原本《周易》和《易傳》的合訂本,由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儒家思想又成為了后代統(tǒng)治階級的主導思想,到了西漢,儒家學派將《周易》與《詩》、《書》、《禮》、《樂》、《春秋》等奉為經(jīng)典,并稱“六經(jīng)”。于是《周易》又被稱為《易經(jīng)》。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