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曾說:“人的煩惱皆源于人際關(guān)系”。
成年人之間的交往,向來都是殘酷的,但也有規(guī)律可循。
閨蜜阿夏畢業(yè)后進了一家名企,工作4年多,高薪待遇,還沒有太大的壓力,身邊人都羨慕不已。
但前不久發(fā)生了一件事,讓阿夏差點把工作丟了。
那天阿夏跟領(lǐng)導(dǎo)出去應(yīng)酬,談完正事后,大家一起聚餐。
她的鄰座是合作單位的小美,彼此有過幾面之緣。小美為人開朗熱情,兩人談得特別開心,推杯換盞之際,她們更親近了。
不知不覺越聊越多,漸漸涉及到了項目中關(guān)鍵的技術(shù)細節(jié)和報價范圍,阿夏還渾然不覺。
不久之后,業(yè)內(nèi)舉行了一場招標會,阿夏的公司本來一直很有競爭力,這次卻連候選名單都沒有進。
投標結(jié)果一出來,阿夏就發(fā)現(xiàn),同事們看她的眼光不太對,似乎有意避開自己。
那些本來應(yīng)該由她出面負責的業(yè)務(wù),領(lǐng)導(dǎo)卻帶著別人出去了。
她也突然從公司的業(yè)務(wù)骨干,變成了可有可無的人,工作變得岌岌可危。
阿夏百思不得其解,反復(fù)問了關(guān)系好的同事才知道:
那天她跟小美說的話,涉及不少公司機密,小美的關(guān)系廣,這些信息被同行知曉也就不足為奇了。
聽到原委,阿夏后悔不已。
同行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你講的話,可能說者無心,但聽者有意,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上了,在這個企業(yè)的前程可能就毀了。
交情淺,就要謹慎說話,更要重視對自身信息的保護。
人與人相處,講究的是循序漸進。交情到位,交流才能深入。
從點頭之交到無話不說,從泛泛而談的寒暄到坦誠相待的傾訴,自有其生長的過程。
在沒有了解對方的真實背景、人際關(guān)系等重要信息的情況下,就不知深淺地講太多,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后漢書·崔骃傳》提到:“骃聞,交淺而言深者,愚也?!?/p>
嘴巴不僅要學會張,更重要的是學會合。
社交場中最大的雷區(qū),是交淺言深,做不到謹言慎行,遲早要吃虧。
有網(wǎng)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的孩子數(shù)學成績不好,讓他很焦慮,想找個老師輔導(dǎo)。
看到外面的培訓(xùn)班,一個小時好幾百塊,他覺得挺貴。想到朋友的愛人在中學當數(shù)學老師,教一個小學生自然綽綽有余,于是找到朋友幫忙。
他跟朋友說:“咱們都這么熟了,我就不報什么輔導(dǎo)班了,讓你愛人隨便抽點時間,幫忙補幾節(jié)課就好了。”
朋友爽快地答應(yīng)了。
如他所愿,補課效果很好,孩子的成績提高得很快,他對朋友表達了感謝之情,并說,以后如果有什么事,隨時可以找他。
不久,朋友就聯(lián)系他了:“你不是搞工程的嗎?我老家有套房子,準備拆了重新翻蓋,你跟我回去看看吧?!?/p>
他自然不好拒絕。
沒想到,往返幾百公里的路程,他來來回回跑了很多次。
第一次是去看地,指導(dǎo)朋友怎么拆除舊房,商量如何把用地規(guī)劃到最優(yōu);
然后利用休息時間趕出了設(shè)計圖。沒想到施工時,管線出了問題,他又去現(xiàn)場指導(dǎo)如何處理。
正是那次,他單位的項目發(fā)生緊急情況,需要他出面處理,他卻不得不缺席,甲方對他們有了很大意見。
就這樣,搭進去的時間,耽誤的工作,比他省下的補課費多了太多,弄得他苦不堪言。
當初,你免費刷了人情;如今,自然要投桃報李;
當初,你覺得朋友幫你理所當然;如今,就要接受自己的勉為其難。
而萬一自己做不到對等的回報,則會讓人際關(guān)系遭遇危機。
正如作家蘇芩說的那樣:“人情歸人情,事情歸事情。人情事情混為一談的人,做不了大事情?!?/strong>
成熟的人,擅于用金錢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用人情關(guān)系走捷徑。
所以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不要“刷臉”了。
更何況,有時候比起花人情,花錢解決會更專業(yè),更省事。
周國平曾講過:“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一切麻煩和沖突都起于無意中想突破這個界限?!?/p>
人可以不聰明,但不能不懂分寸。
小品《實誠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大魏夫妻計劃吃完飯去看音樂會,時間安排得很緊湊。
兩人剛把餃子端出鍋,朋友小石不請自來,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小石是來給大魏送體檢報告的。
閑聊幾句,小石準備走了,大魏禮節(jié)性客氣了一下:“要不一塊吃點?”
小石的一只腳已經(jīng)邁出門,卻立刻轉(zhuǎn)身:“我就知道大哥一定會留我!”
他拉開椅子坐下就吃,還支使著大魏:“有醋沒?蒜瓣呢?”
“吃餃子怎么能沒酒呢?”小石拿起桌上的酒,開始自斟自飲。
演出開始的時間越來越近,大魏夫妻很著急。
終于吃完了,嫂子暗示他:“你早點回去,不然路上不安全?!彼麉s說沒事。
嫂子不得不明說:“我有急事,新春音樂會馬上開演了?!?/p>
小石毫不介意:“你有急事你先走吧!我大哥在家就行了?!?/p>
大魏不好意思拒絕,只好無奈地跟妻子說:“要不你先走吧,我這有事……走不開?。 ?/p>
小石依然沒眼色:“你有事就忙你的,我沒事啊!這演出票挺貴的,不能浪費啊?!?/p>
小石從大魏手中搶過票,走了。
小品看似有些夸張,可生活中,類似的人并不鮮見。別人的明示暗示,都聽不明白,不拿自己當外人,缺乏了人際交往中應(yīng)有的分寸。
《奇葩說》中曾討論:“室友總是未經(jīng)我同意就用我的東西,應(yīng)該怎么辦?”
辯手席瑞說:“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邊界。這個問題真正拷問我們的是:一個人是否懂得建立邊界感?!?/p>
這個邊界,就是交往中的分寸,而一切好的關(guān)系,都自帶“分寸感”。
和有邊界的人相處,不僅不會麻煩,反而很舒服。
曾國藩曾說:“與人相交,疏疏落落。”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就是恰到好處,不卑不亢,不遠不近。
分寸感,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yǎng)。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你的社交圈,就是你邁向成功之路的橋梁和助力。
作家晚情曾說:“能力不行,擁有再強大的人脈都沒有用。”
年紀越大越明白,真正高層次的社交里,你的能力往往更重要。
因為一個人行事的尺度,決定了社交層次的高度:你是誰,你就會吸引誰。
畢竟,成年人的社交,都是靠實力說話的。
心中有尺,行事有度,你的實力與智慧,就是你的人脈。
好人脈,就是你行走在人世間的競爭力。
愿我們在世間的一切遇見,皆是饋贈。
作者 | 飛檐,個人公眾號:飛檐的文字江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