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傳記是友友看過的第一本作曲家傳記。促使我翻開這本傳記的,倒不是對馬勒的熱愛,而是最初接觸他作品時的一個體會:我一邊聽,一邊心里忍不住想:好奇怪,這個人(和他的音樂)怎么這樣?
一段行進得很好的音樂主題,明明可以繼續(xù)發(fā)展下去,為什么突然轉(zhuǎn)向,轉(zhuǎn)到一個表情迥異、甚至完全相反的方向?為什么有的主題美到令人窒息,有的主題又俗到令人發(fā)指?為什么那些悅?cè)烁泄俚男珊竺?,總是暗藏著諷刺和反轉(zhuǎn)?他到底想給我們傳遞什么樣的信息?
總之,我聽馬勒的音樂,比聽其他作曲家時更想知道,作曲家本人是什么樣子。
看了傳記才知道,“想告訴聽眾點什么”,原來也是困擾馬勒多年的問題。畢竟,馬勒的作品并不是勃拉姆斯推崇的“純粹的音樂”,不然,該怎么解釋在《第二交響曲》中就開始出現(xiàn)的有文本的獨唱和合唱?
馬勒為前兩部交響曲寫了詳盡的曲目介紹,為第三交響曲的每個樂章起了副標題(后來被摒棄),在后幾部交響曲中,馬勒不再嘗試用樂曲介紹和歌詞來解釋,但是每當談及他的音樂,他屢屢引用詩歌形象或者哲學概念。
然而,就像所有試圖解釋作品或理念的藝術(shù)家一樣,馬勒也逃脫不開被誤解的宿命。據(jù)說有一次,馬勒的樂迷——一位老婦人請他過去,告訴他說,她知道自己快要死了,鑒于他在《第二交響曲》中對另一個世界的描述甚多,能不能跟她多講講……
我一向不太愿意將藝術(shù)家的作品和個人境遇聯(lián)系起來,諸如“偉大的人一定寫出偉大的作品”、“偉大的作品必是偉大的人寫就”這類話,一定要小心地講。藝術(shù)作品不一定顯露個人經(jīng)歷,因為在那些偉大的作品中,想象總是多于親歷。
但是馬勒似乎是個例外,他的音樂與其個人經(jīng)歷及生平大事聯(lián)系得異常緊密,這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并不多見。聽他的音樂,你或許可以聯(lián)想到他的為人:據(jù)馬勒的親友說,他是一個典型的躁郁癥患者。
所以,按照時間順序梳理馬勒的作品是最好的方式,他的生平或許可以給我們理解他的音樂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示。今天是馬勒107歲祭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應該多聽聽馬勒,多聊聊馬勒。
1. 馬勒的父親貝恩哈特和瑪麗一共生了十四個孩子,馬勒是第二個。他在14歲時,飽受絕癥折磨的弟弟恩斯特去世。那時候,馬勒整日陪在弟弟床邊,照顧他,給他講故事。馬勒的童年始終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
人們常用這段經(jīng)歷解釋為什么馬勒的音樂那么關(guān)注死亡——尤其是孩子的死亡,比如偉大的聲樂套曲《亡兒悼歌》。
▼ 5歲的小馬勒
2. 馬勒1878年畢業(yè)于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生時代的作品大多已經(jīng)亡佚,留下來的只有一部鋼琴四重奏的一個樂章,我們可以從中窺見馬勒早期的創(chuàng)作風格。
但是,1880年,年僅20歲的馬勒創(chuàng)作了《悲嘆之歌》。在這部作品中,馬勒獨特的聲音王國已經(jīng)建立起來,一個我們熟悉的馬勒已經(jīng)躍然而出。
▼馬勒《 A小調(diào)鋼琴四重奏》諧謔曲
3. 很多跡象表明,創(chuàng)作《悲嘆之歌》時,馬勒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弟弟恩斯特的死亡。在樂譜手稿的幾個重要地方,馬勒都寫了“恩斯特”這個名字。
《悲嘆之歌》講述的是一個“心中充滿咒怨”的哥哥,為了爭奪“高貴的女王”,殺死了“俊美且文雅”的弟弟。我們不知道馬勒為什么會為這樣一個虛構(gòu)故事而悲傷,當然不排除出于心理學家所說的“幸存者愧疚”。
▼ 馬勒和堂兄(站立者)
4. 1881年,馬勒拿著剛剛寫就的《悲嘆之歌》,自信滿滿地參加維也納音樂學院貝多芬獎比賽,但遭到斷然拒絕。當時的評委包括勃拉姆斯、指揮家漢斯·李希特和作曲家戈爾·戈爾德馬克。
5. 馬勒出生在一個民族主義思潮風起云涌的時代,但是他的自我身份認同卻是模糊的。他出生在奧地利帝國一個波西米亞小鎮(zhèn)的猶太人家庭,生活的地方是德語區(qū),因此他曾經(jīng)說:“奧地利人說我是波西米亞人,德國人說我是奧地利人,其他地方的人說我是猶太人。”
6. 馬勒和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之間的那段軼事流傳甚廣。1904年,二人在赫爾辛基相遇,“全面討論了所有重要的音樂話題”。關(guān)于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西貝柳斯堅持古典主義精神:“我喜歡嚴謹?shù)娘L格,和主題之間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的緊密邏輯?!倍R勒反駁說:“不,交響曲應該是整個世界!”
7. 馬勒作為指揮家的一生是輝煌的,先后在萊比錫、布拉格、漢堡、布達佩斯的歌劇院擔任指揮,1897年成為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的指揮,在任時間長達十年,制作了不少成功的歌劇作品。20世紀初又去到美國,擔任大都會歌劇院和紐約愛樂樂團的指揮。
▼ 馬勒在維也納歌劇院門外
8. 但是,作曲家馬勒的名望曾一度滯后于他不斷增長的指揮家名氣。盡管不乏熱情的擁護者,如勛伯格、布魯諾·瓦爾特、門格爾貝格,但是在那個時代,他的作品還是太新穎了,每次首演后的贊揚之聲都被質(zhì)疑之聲埋沒。
多年之后,才多了些人理解馬勒的音樂語言。直到1960年代,在伯恩斯坦等一批“鐵粉”的努力下,馬勒的音樂才得以復興。
▼ 伯恩斯坦指揮馬勒《第二交響曲》
9. 馬勒一生深深愛戀著阿爾瑪,但阿爾瑪對馬勒的感情和評價卻十分復雜。她在日記中記載,她堅持不懈地努力喜歡他的音樂,但沒人知道最終是否成功。她為自己的葬禮選擇音樂,但是作曲家名單里沒有馬勒。
▼ 阿爾瑪舉著丈夫的照片
10. 下圖是西蒙·拉特爵士演出馬勒《第五交響曲》之后鞠躬的照片。自指揮伯明翰城市交響樂團起,西蒙·拉特詮釋的馬勒無疑是具有傳奇性的。
在下面的音樂列表里,我們選擇了他指揮伯明翰城市交響樂團的《第二交響曲》。盡管第五樂章被切分成了好幾段,對于視覺和聽覺都不友好,但是我們還是把它放了上去,因為它太精彩(連續(xù)聽請進文末歌單)。
《悲嘆之歌》
Das klegende Lied
▼ 夏伊指揮柏林廣播交響樂團
《青年時期歌曲集》
Lieder und Ges?nge aus der Jungendzeit
▼ 瓦爾特指揮紐約愛樂樂團
▼ “記憶”
▼ “分手是痛苦的”
▼ “再也見不到了”
▼ “我高興地走了過去”
▼ “夏天離去”
▼ “漢斯與格雷特”
▼ “春天的早晨”
▼ “強烈的想象力”
《旅伴之歌》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 庫貝利克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第一交響曲》
Symphony No.1
《第二交響曲》
Symphony No.2
▼ 西蒙·拉特指揮伯明翰城市交響樂團
▼以下為第五樂章
《少年魔法號角》
Mahler: Des Knaben Wunderhorn
▼ 伊麗莎白·施瓦茨科普夫, 費舍爾-迪斯考, 喬治·塞爾
▼ 早晨號子
▼ 人間的生活
▼ 徒勞
▼ 萊茵的小傳說
▼ 小鼓手
▼ 哨兵的夜歌
▼ 誰創(chuàng)作了這首歌謠
▼ 贊美至高的理性
▼ 圣安東尼向魚傳教
▼ 在塔樓中被逼害者之歌
▼ 不幸時的慰藉
▼ 當美妙的號角響起
《第三交響曲》
Symphony No.3
▼ 海廷克指揮柏林愛樂樂團
《第四交響曲》
Symphony No.4
▼ 萊納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
《呂克特歌曲》
4 Rückert-Lieder
▼ 費舍爾-迪斯考
《亡兒悼歌》
Kindertotenlieder
《第五交響曲》
Symphony No.5
▼ 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
《第六交響曲》
Symphony No.6
▼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
《第七交響曲》
Symphony No.7
▼ 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
《第八交響曲》
Symphony No.8
▼ 索爾蒂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大地之歌》
Das Lied von der Erde
▼ 克倫佩勒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
《第九交響曲》
Symphony No.9
▼ 克倫佩勒指揮新愛樂&愛樂樂團
《第十交響曲》
Symphony No.10
▼ 西蒙·拉特指揮柏林愛樂樂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