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筆記
讀原汁原味的書刊,學立刻就能用的英文
說到英語學習方法,一定不能錯過《識途篇—專家、學者、教授談英語學習》。這本書精選了59篇曾發(fā)表在《英語世界》上的文章,絕大多數(shù)作者都是中國外語最好的那些人,例如通曉多國外語的李賦寧;翻譯《離騷》和《紅樓夢》的楊憲益;也有我們更熟悉的張道真、葛傳椝、林語堂。
這些語言大師們現(xiàn)身說法,不掉書袋不高談闊論,真誠坦白地和我們分享了英語學習中的“道”和“術”。無論你是哪個階段的英語學習者,相信這本書都會對你有所啟發(fā)。
不過,即便是大師的心得,我們也不能亦步亦趨,因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人通過聽歌看美劇練出了一口流利的漂亮英文,有人通過看《查特萊夫人的情人》把托??剂藵M分。
另外,大師們的意見也并不統(tǒng)一,甚至看起來是矛盾的。例如前外交學院教授吳景榮先生所說:“成年人學外語,特別是自學外語,依我看,應以閱讀為突破口,以一會帶動全局...”
而李賦寧先生說:“我認為聽和說的訓練應放在初學階段,而讀和寫則是提高階段的主要訓練方式。要把英語學好、學通、學精,必須大量閱讀有內容、有深度的書刊,還必須落實到筆頭。”
雖然看起來意見不一致,不過殊途同歸,兩人都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只是在不同的階段側重的技能有所不同。對普通成年英語學習者來說,我認為“讀寫領先,聽講跟上”的學習策略更實際有效,可以產生更高的邊際收益。以讀助聽、以寫促講,即使是在沒有語言環(huán)境也能隨時隨地學英語、用英語。
除了學英文外,閱讀還有哪些好處呢?如何通過閱讀提高整體英語水平呢?
閱讀有哪些好處?
原河南大學外語學院英語教授張今先生提到,學好英語有兩個重點:
第一,養(yǎng)成了一個一絲不茍的習慣。每碰到一個英語問題,都不輕易放過,不弄清楚,絕不罷休。這樣,日久天長,就可以積累不少知識。第二,從工作中學習,實際上也就是從大量閱讀中學習。蘇聯(lián)著名語言學家謝爾巴說過,成年人學習外語的最好方法就是大量閱讀。根據(jù)我的經驗,我認為這是一句至理名言。
除了“積累知識”的功效外,如《人類文明簡史》中所說:閱讀還可以增強我們的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
這一點和原北外副院長王佐良先生不謀而合,他說:
只要方法對頭,即注意擴大閱讀面,既要快讀抓內容,又要停下來思考其要旨,那就會發(fā)現(xiàn)在提高閱讀力的過程里,我們不僅吸收了知識,而且獲得了一種辨別能力,從而指導什么是好書,什么樣的語言是好語言。有些好書使我們更加關心人類的成就和命運,有些好作品使我們的感情更深摯或更純凈。閱讀是一種文化活動,閱讀力的提高最終意味著一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的全面提高。
閱讀英文書需要什么樣的條件?
吳景榮先生說閱讀的條件是“學會基礎語法與基本詞匯”,掌握到基礎的程度就可以閱讀了。閱讀的東西多了,見的語法現(xiàn)象也就多了,語法就會成了幫助理解的工具,而不是教條。畢竟,語言并不是邏輯的產物,而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習慣。
語法不求精通,但求知其大概,明其脈絡;詞匯則求簡明扼要,著眼于常用,切忌獵奇。有人對外國的流派,看作天經地義,亦步亦趨,低估了語法的作用;當然,也有人死抱住語法不放,鉆牛角尖,錯誤地認為語法正確,句子就一定正確了。其實,情況根本并不是如此。所以學外文還得讀大量的書。
原北外圖書館長楊樹勛說不僅要讀書,也要讀中外報刊:
既要讀英美出版的英文報刊,也要讀我國出版的英文報刊。這樣做才能在表達上“知己知彼”。我們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和報刊時,必然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在了解、剖析和對比他們的社會制度、科學文化以至生活方式。因此我們必須深入了解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閱讀時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
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閱讀的一個大原則是做減法、選擇適當?shù)牟牧?,別設置看起來很美的目標,最后成了低水平的勤奮者。
讀書可以比作吃飯。一個人要吃各種東西,才可以吸收各類營養(yǎng)以健康地生存下去。前南京大學副校長范存忠和南京大學教授解楚蘭說,閱讀要從興趣出發(fā)不斷拓展更多興趣。“如同吃菜,如果只能欣賞肥魚大肉,而不能欣賞番茄牛酪,這不是菜的不好,而是口胃不好??谖感枰柧?,興趣也需要訓練”。
除了書外,我們平時可以在微信上讀讀中國的英文報刊,例如China Daily,Sixth Tone,用App讀讀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每周也讀上1-2篇The Economist,The Guardian,偶爾來和我們跑一場閱讀馬拉松。
怎么讀?
你可能會說,讀書就是讀唄,哪還需要什么方法?
我認為剛開始讀外文書,確實是只要讀就好了,先養(yǎng)成閱讀和用英語的習慣。不過要承認,閱讀是一種技能,我們需要有意識地主動提高,讓閱讀升級為”悅讀“ “越讀”。這就要求我們要從興趣出發(fā),不管是走馬觀花還是下馬賞花,都要讀我所愛,讀完后都要能用自己的話復述。
對于我們英語學習者來說,我推崇“讀書,順便學英文”的態(tài)度和方法。除了讀懂文章內容外,我們要注意吸收其中的語言現(xiàn)象,記住那些有用的單詞和表達,從中掌握語言規(guī)律,學習更準確更地道的遣詞造句。
原北外教授周玨良先生說:
讀書無定法,要在開卷有益。閱讀要有一定速度,要讀得快,讀得多,但不能囫圇吞棗。要“開卷有益”,也就是說我們無論讀什么都要在擴大眼界、豐富知識或學習文字上得到一定益處,不要看完就算了,什么也沒留下。那樣就白費了工夫,豈不可惜!就學習文字而言,一般有一個看法,認為廣泛閱讀可以擴大詞匯,于是注意力全放在生詞上。其實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學人家怎樣組織思想,闡述問題,在不同情況下如何遣詞造句等這些本領。如果目的只是在搜集新詞匯,那盡可去背詞典,而如前所說,這種辦法多半是徒勞無功的。
文學翻譯家陳冠商先生提到:
英語學習完全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它的遺忘率是極大的。對付遺忘的辦法就是要連續(xù)不斷地刻苦努力,一鼓作氣地戰(zhàn)斗到基本能獨立閱讀的地步。所謂連續(xù)不斷和一鼓作氣就是天天做功課,天天有進步而不間斷。
另一位文學翻譯家周煦良先生說:”而且不僅閱讀,還應練習朗讀?!?/strong>
… 這樣讀的目的是使無聲的書面語暫時活了起來,也就是使我們的唇、舌、喉這時不只是暗地在動,而是真正發(fā)揮了聲音器官的作用。這樣通過聽覺和視覺,將使語言留在腦中的印象鮮明生動得多,也深刻得多。
從2016年6月1日開始,我每天都會晨讀英文。通過聽、跟讀、模仿、朗讀,我的語音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們應該每天都至少讀上一句英文,廣告也好新聞標題也好,一定要每天出聲地讀點兒東西,通過朗讀提升語感和賞析語言的能力。
讀到這里,你可能忍不住想問:閱讀中遇到生詞該不該查呢?莎士比亞專家林同濟先生會這樣回答:
...查到的生字是不是都要寫下來呢?我說,這也無妨。只是不要把它搞成為苦痛事。我建議:“隨寫,隨記;隨記,隨忘;隨忘,隨寫;隨寫,隨記?!?即佛家所謂隨緣的做法,來它個自然自在。死背詞典,死記生字,是錯誤的,因為是痛苦!生字要看上下文的關系來記,再從無數(shù)的這種關系中領會。孤立地記生字,記下來的不是生字,而是死字。
這可能是最佛系的閱讀方法了。
我十分同意這種“隨緣閱讀法”,也一直是這樣踐行的:大量、持續(xù)地閱讀,紙質書電子書哪個方便讀哪個,不方便看就用Audible聽有聲書。讀到自己喜歡的部分要把它讀出來,讀到精彩之處便反復讀上幾遍直到可以脫口而出。碰到不認識的詞句先標記上,回頭再查,若是一個詞反復出現(xiàn)了也就會自然地記住了。
別指望有一勞永逸的記憶力,持續(xù)輸入、持續(xù)忘記、持續(xù)再輸入是語言學習的必要過程。許多人說”我記不住“ ”我背了沒多久就忘了“... 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F(xiàn)在的電子筆記非常方便,記錄的時候做好標記,忘了的話就再看看再背背。
閱讀和生活一樣,是寫作和思考的源泉,只有找到源頭,才能有清甘的水喝。如果說學習英語有什么捷徑的話,那就是“細水長流”。每次不必多(細水),但是要持續(xù)行動(長流),這樣學起來就不會感到苦、感到累,學到的東西也會長久地留在腦子里。
多點兒延遲滿足感和佛系的隨緣,少點兒看上去很美和私信雜念。從閱讀出發(fā),reinterpret, rekindle, relate,習地道英文享共鳴之樂,美好的事情總會發(fā)生。
如莎士比亞專家林同濟先生所說:“只要你感到興趣,你已暗中得到收入,你用不著憂慮懷疑,行之兩年便有顯著進步;行之三四年必有大成。甜頭必須從持恒中得之。你將要樂此不疲,欲罷不能?!?/spa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