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說:紅燒肉可謂一道家常美食,其中也藏著經(jīng)方,你知道嗎?
在我們這些生于50年代的人眼里,紅燒肉就是美味佳肴的代表。青花瓷的大碗里,一塊塊四方形的紅燒肉,醬紅油亮,一入口,滿嘴的油,濃濃的豬肉香頃刻從口腔彌漫到胃腸深處……那種滿足感和愉悅感,無法形容。
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的三年困難時期,飯勉強吃得飽,紅燒肉更是難得上桌。每次吃肉就像過年,印象特別深刻。老宅的大灶頭上燉著豬肉,我倚在灶膛邊,看著紅紅的火苗,聞著從木鍋蓋縫隙里飄出的一陣陣濃郁的肉香,舌頭裹著口水,不停地喊著:“紅燒肉,紅燒肉……”那應(yīng)該是我關(guān)于紅燒肉最早的記憶。60年代末,豬肉供應(yīng)依然極為緊張。記得那是個春節(jié)濕冷的冬夜,父親讓我在晚飯前去鄰居家送東西。鄰居家是深宅大院,當時正在上菜,大大的八仙桌上是一大碗紅燒扣肉,燈光下油光光的,肉香撲鼻……唐山大地震那年(1976年)夏天,我被醫(yī)院派往郊區(qū)支農(nóng)。搶收搶種的勞動強度極大,每天汗流浹背,口干舌燥。好在醫(yī)院食堂那個老楊師傅不是給我們做白湯咸肉,就是做紅燒大肉。那時的我特別能吃肥肉,而且過膈即化,化成渾身的力氣,化成抵擋酷熱煎熬的津液。真來勁!80年代以后,物質(zhì)供應(yīng)逐漸豐富,每年的年夜飯都有父親做的紅燒肉。肉是父親精心挑選的,要用五花肉,也就是帶皮的肋條肉。這種肉,五花三層,肥瘦紅白相間,瘦肉易爛不柴,肥肉稍燉即化。這種肉做的紅燒肉最香。買五花肉要挑新鮮的,豬皮要有彈性,瘦肉要粉紅,肥肉要潔白。從菜市場回來后,父親會細細地拔去殘余豬毛,刮去油垢,用清水洗凈,切成一寸大小的方塊。父親做紅燒肉,多先在熱鍋里干煸肉塊,直到出油后,噴灑上黃酒,再加上桂皮、八角、蔥結(jié)、姜塊等,注入開水,蓋上鍋蓋,先大火,后小火,直烹得肉香滿屋。待肉塊用筷子一戳就通了,就可以加醬油。父親多用老家的特產(chǎn)華士老抽,這種醬油色濃味鮮,燒出的紅燒肉最紅亮。為了口感好,父親還要加老冰糖,讓鹵汁變得稠厚。每年年夜飯,那碗紅亮亮、肥嘟嘟的紅燒肉上桌時,便是全家年夜飯的高潮。大塊的紅燒肉,大口的黑杜酒,濃濃的肉香,濃濃的親情!對我來說,紅燒肉的記憶太美好了!如今我出差多了,各地的肉吃得也多。酥爛的杭州東坡肉,鮮香的蘇州紅腐乳肉,甜蜜的無錫紅燒肉,爽膈的宜興春筍燒肉,開胃的四川回鍋肉,糯爛的長沙粉蒸肉,綿軟的荔浦芋頭燒肉……盡管飯桌上已經(jīng)打著飽嗝,但如果有紅燒肉上桌,我還是忍不住夾上一塊,細細享受那種入口即化、酥爛綿軟的感覺。在飯桌上,我常常勸說朋友:紅燒肉美容潤膚,女性不能不吃!紅燒肉補血滋陰,年老干瘦之人,不能不吃!生命是一種感覺,不是數(shù)字,別太在意血脂數(shù)值,男人們,來一塊!于是,在嬉笑聲中,大家開始動筷,頃刻間一壇紅燒肉見底,只剩下黏黏的鹵汁。對于我們這些中老年人來說,紅燒肉是記憶中抹不去的美食,幾乎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吃那塊紅燒肉的沖動。在中醫(yī)看來,豬肉能滋陰潤燥、潤澤肌膚、通利二便,特別適用于虛勞、貧血、便秘的治療。《傷寒論》有一方名豬膚湯。豬膚,一說是豬皮,一說就是豬肉。將豬膚熬爛后加白蜜和米粉食用,治療發(fā)熱病過程中出現(xiàn)的腹瀉、咽痛、口腔潰瘍、煩躁不安等,這種病癥似乎就是一種缺乏維生素、脂肪的營養(yǎng)不良。紅燒肉和經(jīng)方炙甘草湯,是天然的搭配,兩者組成相似,功效相仿。炙甘草湯是古代治療虛勞病的一首經(jīng)方,有強壯、滋補、止血、強心、升壓等多種功效。該方由阿膠、肉桂、人參、地黃、麥冬、麻仁、生姜、大棗等組成,其中大棗多達30枚,煎煮需要水和酒各半。紅燒肉中那豬皮,就如阿膠;紅燒肉所用的桂皮、紅棗、生姜、米酒,與炙甘草湯也相去不多。兩者均需要文火慢燉,口感都是香甜可口。可以說,紅燒肉就是餐桌上的經(jīng)方炙甘草湯。這些年,我遇到晚期腫瘤患者營養(yǎng)不良時,常常建議其食用豬肉調(diào)補。他們骨瘦如柴、面如菜色;他們形容憔悴、唇舌淡白;他們兩眼無神、語聲低微,常常伴有心律不齊、口腔潰瘍。他們大多是經(jīng)方炙甘草湯的適用人群。我開好處方,會建議他們吃些紅燒豬肉或紅燒豬蹄。這樣的醫(yī)囑讓許多患者眼睛放光,興奮不已。因為他們干枯的軀體渴望蛋白質(zhì)、脂肪的滋補,他們貧血后遲鈍的味覺需要咸甜鮮香的刺激。我建議患者的家人在廚房里下功夫,做出香鮮糯爛的紅燒肉或紅燒豬蹄。要放桂皮、生姜、米酒、紅棗,鹽和糖也要放到位,文火慢燉到吮化吸爛的程度,然后撇去浮油,吃那酥爛的肉,也可吃黏嘴噴香的肉汁。通常不要多久,患者復(fù)診,臉色就變得紅潤多了,體重也開始回升了。
說實話,豬肉中的脂肪含量挺高的,要讓紅燒肉吃得健康,必須遵循中國烹飪特有的加工方法。
入鍋先走油 紅燒肉入鍋必先煸去油,或入油鍋連皮先炸。
配伍中藥 肉桂、生姜、八角、大蔥、辣椒、花椒、黃酒等辛香調(diào)料,能夠健脾化濕、溫胃化痰,能制約豬肉性寒多油的副作用。
配菜有方 比如江浙一帶的梅干菜燒肉、長豇豆干燒肉、筍干燒肉、百葉結(jié)燒肉、蘿卜燒肉、海帶燒肉,東北的黃金鉤燒肉、大白菜燒肉、土豆燒肉……以上吃法,家常又可口,不僅能吸油去油,更能添味增香。
文火慢燉 紅燒肉還必須在高溫下燜1~2小時,如此加工后,豬肉中的飽和脂肪酸變成不飽和脂肪酸,才會便于吸收利用,更有營養(yǎng)。
當然,紅燒肉再好吃,高脂血癥、高血壓、肥胖人群,也是需要管住自己嘴巴的。說來道去,我就是說自己好吃紅燒肉,好吃那口流傳了千百年的、用文火慢燉的、醬紅油亮的、肥而不膩的、飄著肉桂香和米酒香的紅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