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淵源
得姓始祖:華督
華督。子姓,名督,字華父,又稱華父督;宋戴公之孫,正考父之子。春秋時期宋國太宰。宋戴公封其子正考父于華邑,后裔子孫以居邑名為氏,遂有華氏。宋戴公的子孫歷代都是宋國公卿。宋大夫華督殺死宋國司馬孔父嘉(孔子的祖先)迎立公子馮為宋莊公,自任為國相,并自稱姓華。據(jù)《古今姓氏書辨證》《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載:華姓“出自子姓,宋戴公孫督,字華父,相宋公,自立為華氏?!币虼巳A姓發(fā)源地是宋國,華姓家族在春秋時期的宋國是望族,故其后代皆尊華督為華姓得姓始祖。
華姓淵源
源流一
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宋戴公封子孫于華邑,屬于以居邑名為氏。
源自子姓的一支華氏,有比較具體的資料可考,在史籍《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記載:“宋戴公子考父說食采于華,因氏焉,華督、華元、華定、華亥,并為宋卿?!边@支華氏是因地得姓,而且他們在春秋時期的宋國還是一個顯赫的家族,子孫歷代都是宋國的公卿。
宋國是由周武王封給微子(商紂王庶兄)以奉湯祀的。殷湯是子姓,正考父和華督都是湯朝的后代,華氏自然也就源于子姓。
當時的宋國擁有今河南省商丘縣以東、直到江蘇省銅山縣以西的一片地方。因此,這支華氏族人的最早發(fā)源之處在宋國,后來才逐漸繁衍到其他的地方。
華氏族人大多尊奉華督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世子華,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jù)史籍《春秋公羊傳》中記載:“僖公七年夏,鄭殺其大夫申侯。其稱國以殺何?稱國以殺者,君殺大夫之辭也。秋七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世子款、鄭世子華,盟于寧毋?!编嵤雷尤A,就是鄭伯的二兒子姬華,在魯僖公八年農(nóng)歷1月,會同周王使者、齊侯、宋公、衛(wèi)侯、許男、曹伯、陳世子款等盟于洮。
源流三
源于姒姓,出自夏朝仲康封觀于西岳華山,屬于以居邑名為氏。
姒姓與子姓的祖先同出一源,即四千四百多年以前的顓頊帝高陽氏。子姓是顓頊的兒子契所建立,姒姓是顓頊的孫子夏禹的后代所建立。所以華氏統(tǒng)統(tǒng)都是顓頊的后代,所謂兩支,不過是得姓的先后與途徑有所不同罷了。
據(jù)考證,華氏人的始祖是可以遠溯到黃帝軒轅氏的,因為顓頊正是黃帝的孫子。源自姒姓的華氏,早在夏朝的第四個天子仲康之時便已出現(xiàn),距今有四千一百多年。這在史籍中有記載:“夏仲康封觀于西岳,曰華氏”。
西岳,指的是陜西境內(nèi)的華山,所以仲康的子孫自此就以“華”為姓氏了。不過,有學者明確持疑,因為當時的華山是否已有“西岳”的封號未可確定,所以,認為是華氏之得姓在前,華山之得名則在后。
源流四
源于嬴姓,出自戰(zhàn)國末期秦國公子華,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公子華,即秦惠文王的兒子之一,名嬴華。嬴華善武,為當時秦國大將。在嬴華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華氏,稱咸陽華氏。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清時期蒙古諸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謨錫哷氏,亦稱木華犁氏。蒙古族扎拉爾氏,亦稱扎喇亦爾氏。蒙古族華努特,在清朝末期至民國初期,多冠漢姓為華氏。
源流六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時期西域阿拉伯民族,屬于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
1.據(jù)文獻《元代泰不華族源初探》《鎮(zhèn)江回回》等記載:回族華氏,其一源出西域回回泰不華(達不華)?!暗圪n蒙古姓名泰不華(達不華)”。在其后裔子孫中,有漢化為達氏、華氏、泰氏者。今江蘇六合、鎮(zhèn)江等地的回族達氏、華氏、泰氏,皆為其后代。
2.另據(jù)史籍《云南左衛(wèi)選薄》記載:明朝初期,有西域回回亦速,他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歸附明太祖朱元璋,被授為云南左衛(wèi)副千戶。亦速之子還叫亦速,到其孫速來蠻時,以漢字速為姓氏,稱速氏。之后從二世速俊、三世孫速晟、四世孫速霖、五世孫速泰到第六世孫速華時,其嫡系族人八代一直為官。在速華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其名字為姓氏者,稱華氏。
源流七
源于滿族,出自明、清時期女真諸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滿族阿賚氏,滿族瑚錫哈哩氏,在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華氏。
源流八
源于錫伯族,出自清朝時期錫伯族華西哈里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jù)文獻《雙城市滿族錫伯族志》中記載,錫伯族華西哈里氏,亦稱瑚錫哈里氏,后有黑龍江女真引為姓氏者,滿語為Huasihari Hala,世居瑚克沙哈里(今黑龍江寧安)。
錫伯族、滿族華西哈里氏,在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華氏。
遷徙分布
華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二十八位,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位,人口約八十二萬四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51%左右。
公元前522年,華氏家族由于當朝君主之處置失當而產(chǎn)生內(nèi)訌,華氏家族由此而由盛而衰,叛臣華亥失敗后逃亡楚國,華費遂子華登因與華亥有勾連,而亡命吳國。另外,此際齊有華周,衛(wèi)有大夫華仲,這些史實表明,春秋時華氏已播遷于楚(都今湖北江陵)、吳(都今江蘇蘇州)、衛(wèi)(都今河南淇縣)、齊(都今山東淄博)等國。
漢朝初期,華寄、華毋害追隨劉邦征戰(zhàn)有功,封為列侯,子孫襲爵,為沉寂近一個世紀的華氏重新增光添彩。在兩漢時期,華氏族人可以說遍布山東大地,并在山東平原一帶形成望族,另在今山東、江蘇、安徽間地的沛國也形成了華氏大族。
三國、兩晉時期,華氏家族發(fā)展達到高峰,其中以平原郡的華歆家族為杰出代表,其人丁興旺,世代名家輩出,可謂光照史冊。在永嘉之亂中,華氏族人避亂南遷于今江蘇、浙江、湖北、安徽等省。
公元前286年,宋國被齊、楚、魏三國瓜分,華氏族人漸有北徙山東,南遷安徽、江蘇。
姓氏名人
華胥:四川閬中人。神話傳說中伏羲的母親。史籍《路史》記載:“太昊伏羲氏,母華胥,居于華胥之渚。”
華元:華督后裔,宋國人。著名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歷仕昭公、文公、共公,長期擔任宋國右?guī)?,掌握國政。公元?07年,宋與鄭交戰(zhàn),華元大敗被擒,后逃歸。公元前595年,楚軍圍宋,次年,宋都危急,他夜入楚軍乞和。公元前579年,華元約楚、晉兩國言和,會盟于宋,雙方弭兵。
華毋害:西漢將領(lǐng)。以越將從高祖起于留,定三秦,擊臧荼,有功,封為終陵侯,謚齊。華佗: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醫(yī)學家。精內(nèi)、婦、兒、針灸各科,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為世界醫(yī)學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又首創(chuàng)五禽戲,后為曹操所殺。
華佗:名敷,字元化。沛國樵人(今安徽亳州),著名東漢醫(yī)學家。東漢未年“建安三神醫(yī)”之一。
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今山東禹城)。著名三國時期曹魏國大臣。東漢末舉孝廉,任尚書郎,后因病去官。
想要了解具體姓氏文化,可以參考北京家譜傳記機構(gòu)編輯《百家姓尋根手冊》
書籍主要內(nèi)容:
1.姓氏文化概論
2.姓氏淵源
3.遷徙分布
4.郡望堂號
5.家譜收藏
6.字輩排行
7.家訓選輯
8.姓氏楹聯(lián)
9.趣事典故
10.姓氏名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