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資格科考的大文豪 劍術(shù)很高明的“古惑仔”
解讀不一樣的李白
文 | 周涵
李白的這首《靜夜思》流布之廣,恐怕自古至今的思鄉(xiāng)詩中無出其右者。但李白的故鄉(xiāng)在何方呢?連日來,四川江油、湖北安陸、甘肅秦安、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紛紛自稱是李白的故里,一時間,兩國四地李白故里之爭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大家各執(zhí)一詞,莫衷一是。
對于“故里”一詞的理解,時人看法不一,這也被四地當(dāng)做爭論李白故里的主要證據(jù)。學(xué)界通行的看法是,李白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他即于此出生。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ń袼拇ń停┣嗌忇l(xiāng)。25歲離蜀,長期在各地漫游。李白27歲時在湖北安陸成婚,并定居于安陸。由此來看,兩國四地都不能說是李白的“惟一故里”。以中國傳統(tǒng)為標(biāo)準(zhǔn),李白的祖籍地甘肅秦安就是故里;參照美國的國籍認(rèn)定法的標(biāo)準(zhǔn),李白的出生地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就是故里;以幼年生活時間最長為標(biāo)準(zhǔn),四川江油就是故里;以生活時間最長為標(biāo)準(zhǔn),湖北安陸就是故里。
遙想李白當(dāng)年,怎么也不會想到,在1300多年后的今天,為了自己的故里問題人們爭得如此不亦樂乎。這場領(lǐng)地之爭的背后,是歷史文化遺產(chǎn)所帶來的利益驅(qū)動。但換一個角度看,李白為何能有如此巨大的商業(yè)價值?原因也許在于,李白帶給人們的歷史神秘感,“詩人”只是被放大了的一個角色,圍繞李白還有諸多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撲朔迷離的身世
在李白的生平中,有一件事非??梢伞K生沒有參加科舉考試。唐代主要詩人中,只有李白沒有參加科考,這是一件耐人尋味的事情。李白自己的說法是:我是天才,懶得考進(jìn)士。實際上這只是托詞,李白有他的難言之隱,他根本沒資格參加科舉考試,這跟他的身世有關(guān)。
李白的祖上因為犯了法,被貶到當(dāng)時的邊疆——碎葉城一帶。被流放地以游牧為主要謀生手段,中土之士不一定擅長。但李白的祖先是從中土過去的,對中土有什么物產(chǎn),西域有什么物產(chǎn),都比較清楚。李白的先人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生存方式,最合適的就是做商人。
根據(jù)松浦友久所著《李白的客寓意識及其詩思——李白評傳》一書記載,李白未在任何公開場合提到其父的名字。只有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里稱李白的父親為“李客”。這《新墓碑》是根據(jù)伯禽“手疏十?dāng)?shù)行”而寫的,伯禽是李白的長子,史料的可靠性很大。有關(guān)部分記述如下:
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為名。高臥云林,不求祿仕。
由伯禽“手疏”可知,李白的父親因為“以逋其邑,遂以客為名”,也就是說,他并沒有真正的名字。因此,有學(xué)者推論,李白父親是一名沒有正式漢名的異族移居者。與他的這種出身相關(guān),李白青年時期,在四川的生活大概是被排斥的,故自離川之后,再未回歸一度作為“故鄉(xiāng)”的蜀地。四十幾歲在長安被放逐時,晚年流放夜郎途中得知被赦免的消息時,他并沒有折返更近的蜀地,而是照舊返回江南。
按照當(dāng)時唐朝的律法,科舉制度雖然相對寬松,但對于考生的身份審查卻毫不馬虎。參加科舉考試,先要通過資格審查。審查中要注明:“郡縣鄉(xiāng)里名籍”、“父祖它名”,此外還規(guī)定,如果家里是做買賣的,或者關(guān)系比較近的親屬是做生意的,就不能來考進(jìn)士;異民族的子孫也被排斥在外。當(dāng)然,罪犯的后人更沒有資格。
李白的身世,恰好都占了:一是罪人之后,二是商人之子,且恐為異民族之子。這樣的出身,使他喊出了真真切切的牢騷:“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李白一生沒有參加科考不足為奇,他為友人剔骨遷葬的行為,卻著實讓人無法理解。據(jù)李長之的《李白傳》記載, 李白從25歲到27歲間,曾經(jīng)東游揚州(現(xiàn)在江都);那時他大量揮霍,一年之內(nèi),花了30萬兩金子,都救濟(jì)了“落魄公子”。李白與蜀中好友吳指南結(jié)伴游歷,他們到達(dá)岳陽的時候,吳指南得重病去世。李白悲痛欲絕,伏于吳指南之尸慟哭。李白為友守喪期間,來了一只猛虎,此時李白如逃走,猛虎便會撕食吳指南尸體而不會追趕他。但李白為了保全朋友的遺體,竟冒著生命危險與猛虎對峙,最后終以手中劍逼退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