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2.21或謂孔子曰①:“子奚不為政②?”子曰:“《書》云③:‘孝乎惟孝④,友于兄弟,施于有政⑤。’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注釋】
①或:無定代詞,有人。 ②奚:為什么,疑問詞。 ③書:《尚書》。 ④孝乎惟孝:孝呀!只有孝順父母。乎:語氣詞。惟:只有。 ⑤施于有政:推廣影響到政治上去。施:延及。有:詞頭,用于名詞之前,無意義。
【語譯】
有人對孔子說:“先生為什么不參與執(zhí)政呢?”孔子回答說:“《尚書》講:‘孝啊,只有那個“孝”,推動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將此施展開去,應用于政務。這也就是參與執(zhí)政啊!何必我親自去從政才算為政呢?
【解讀】
本章孔子談齊家與為政、齊國的關系。
孔子“為學”的目的在于“為政”??鬃右簧螝v齊、魯、宋、衛(wèi)、陳、蔡,大小七十二國,希望施展抱負,實現(xiàn)“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理想,達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境界,但始終難遇明君。只到51歲才在魯國任“中都宰”,后又升為“司空”,主管全國建筑和道路交通事務,不久又升為“司寇”,掌管全國司法兼外交。
本章文字,應在孔子未做官以前。有人問孔子:“子奚不為政?”意思是“你不是鼓勵弟子‘學而優(yōu)則仕’嗎?你為什么不去為政做官呢?”問話頗有一些嘲笑揶揄的意味??鬃拥臑檎^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誠意”、“正心”、“修身”、“格物”、“致知”、“行孝”、“齊家”等都可以與“為政”聯(lián)系,即一個人,不論何時,都可以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即“為政”,因此孔子引用《尚書》的話,“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即“孝父”“悌兄”,“齊家”將這種“孝父”“悌兄”“齊家”的精神推廣開來,即是“為政”,何必又要專門去做官,才能算“為政”呢。
此則據(jù)說寫在哀公11年以后,圣人“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孔子周游列國后返魯,聚徒講學,增刪五經(jīng)??鬃訌氖陆逃虒W生以仁,以義,以敬,以孝,以悌等圣人之學。其中“仁”是為人治國之本,“孝悌”又是“仁”之根本。因此講圣人之學,首推“孝悌”。面對季氏專權,有君不事,“貪得國而忘大倫,賞私勞而廢公義”的魯國內政,當時的孔子仍位居卿大夫之列,“且亦與國政,但不出仕居位而為之”?!盎颉笨赡苁枪嗜?,也許老朋友見其不仕,發(fā)“奚不為政”之疑,孔子則想動用教育的社會功能來服務于魯國國君,希望通過教育手段,宣傳“孝悌”學問,對季氏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促其反省其過失,悔悟自新?!笆┯谟姓?,是亦為政”,就是這個意思。其時,魯國自不會用孔子,孔子也不會去為季氏作倀、張目,所以有了“奚其為為政?”的反詰。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孔子一貫主張的齊家與為政、齊國的關系。
【原文】
2.22子曰:“人而無信①,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②,小車無軏③,其何以行之哉④?”
【注釋】
①而:假若。 ②大車:古代牛拉的車叫大車。輗(ní):牛車轅前面與車橫木相接的插銷。 ③小車:馬拉的車叫小車。軏(yuè):同輗的解釋。 ④其:表反詰的語氣詞。何以:以何,用什么。
【語譯】
孔子說:“做人而沒有誠信,我不知道他怎么能過得去。就像那大車沒有“輗”(這樣重要部件),小車沒有“軏”(這樣重要的部件)一樣,又怎能行走呢?”
【解讀】
“信”是儒家文化道德修養(yǎng)中重要的范疇之一。文中用“大車無輗,小車無軏”比喻“信”。“輗”“軏”都是牛車、馬車的重要連結部件,那插銷雖小,作用頗大。孔子通過設喻,來強調“信乃人的存身之本,立民之本,立國之本”。 “信”的層次頗多,一是就個人修養(yǎng)而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二是就民眾整體而言,“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三是就國家立信而言,“國無信不保”。除此之外,“信”還有大信小信之分?!靶沤诹x,言可復也”,意思是“信譽必須符合道義,諾言才能實行”,否則,“信不近于義,言則不可復也?!狈系懒x的是大信,不符合道義的是小信。
【原文】
2.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①?”子曰:“殷因于夏禮②,所損益可知也③;周因于殷禮④,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⑤?!?/span>
【注釋】
① 世:朝代。 也:同“耶”,疑問語氣詞。 ② 殷:殷朝,又叫商朝,因襲,繼承。夏:夏朝。 ③ 損:減少。益:增加。 ④ 周:周朝。 ⑤ 雖:即。
【語譯】
子張問孔子:“十代以后的事可以知道嗎?”孔子說:“商代因襲夏代的禮制,其有所增刪可以知道;周代因襲了商代的禮制,其有所增刪也可以知道。若將來有能繼承周代禮制者,即使經(jīng)歷一百代,那也是可以知道的??!”
【解讀】
本章談的是“因革損益”的問題。
“因”是繼承,是傳統(tǒng),“革”是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因”是對舊事物合理內容的保留或增益?!案铩笔菍εf事物不合理部分的揚棄,廢除或減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希望廢棄傳統(tǒng),全盤異化,一夜之間改換血液或面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或者強調傳統(tǒng)而不變化,守舊而不革新,也是行不通的。所以《易傳》說:“變則通,通則久”,“因革”變化是必然的。殷代承襲夏代禮制,必須有所損益、增刪,時移勢易。周代又承襲殷代,發(fā)展、變化又是必然的?!耙颉笔潜匾??!案铩笔亲兓?,也是必須的。承襲和發(fā)展,是事物的兩個方面,希冀偏頗一隅,恐怕都困難??鬃釉谶@里告訴我們一個恒久的哲學道理,“因”而有“損益”,即“繼承中有變化”,“革”而有“減損”,即“變化中有繼承”。
從方法論角度講,這一節(jié)又告訴我們一種推導事物的方法,即“告諸往而知來者”。告,教;往,來,前,后??鬃映8嬉赃^去之事,引而不發(fā),然后要求學生能推知后來之事。后人將這種由已知推及未知的方法概括為“告往知來”。此則是“告往知來”的典型例子。學生子夏對于“十世之事”是否可以推知,有了一些思考,便向孔子請教??鬃诱J為殷禮繼承夏禮,所以由夏禮之損益,可推知殷禮之損益;周禮繼承殷禮,所以由殷禮之損益可推知周禮之損益。其后的百世也會繼承周禮的,只會在某些事物的數(shù)量作些變革,基本制度不會改變??鬃印鞍偈揽芍钡木唧w推理,寄寓了他終生“克己復禮”的政治理想。百世“因”周禮,“綱?!睕Q不會變,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等,根本不會隨其他變革而產(chǎn)生改變,無論什么朝代,都應辨上下,別親疏,決嫌疑,定是非。從孔子的推理中,我們可以悟出“物類相召,世數(shù)相生,其變有常,故可預知”的道理。
【原文】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①,諂也②,見義不為,無勇也。”
【注釋】
①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也泛指鬼神。祭:祭祀鬼神的目的是祈福。 ②諂:諂媚,巴結。
【語譯】
孔子說:“不該自己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這是諂媚。見到應當行義的事卻不敢為,這是缺乏‘勇’德呀。”
【解讀】
本章談如何定位。
這一章文字,表面看“祭鬼”和“為義”,不相關聯(lián),許多注釋家也這樣認為。其實不對。這里說明的是做事應恰當,適中。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知其所止,找準自己的位子。不是自己的祖先忙著跑去跪拜祭祀,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卻去越俎代庖,去搶著做,“非其鬼而祭之”,所以孔子批評“諂也”。相反該你做的事,你又不做?!耙娏x不為”,“義”即“時宜”,亦道義?!傲x”有時指突發(fā)事件,或國家有難,或路見不平,你卻袖手旁觀,所以孔子批評“無勇也”?!罢~”也罷,“無勇”也罷,均犯了不知其所止、不知其位的錯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