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與皇帝的爭斗可以說貫穿東晉政權始終,坐鎮(zhèn)重鎮(zhèn)的大族武將遭到中央的猜忌,若是中央想要重振帝室,則又會激起兵變謀反,雙方就這樣互相牽扯,直至東晉滅亡。其中的大戲,當屬歷仕七帝,總理朝政的司馬昱和官居大司馬,野心昭然若揭的桓溫這二人之間的爭斗了,而王彪之,正是前者的重要依仗。
一、帝室衰微,計將安出
身為瑯琊王氏的一員,王彪之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要知道,晉元帝司馬睿能夠建立東晉偏安一隅,完全是王導、王敦兄弟扶持起來的,王導始終居機樞之地,王敦征討于上游,王氏家族近屬居內外之任,布列顯要者人數(shù)甚多,構建起所謂“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
哪怕爆發(fā)“王敦之亂”這樣的內亂,使得瑯琊王氏的聲望下跌,但依然撼動不了他們在東晉政壇的份量。在家族的庇護下,王彪之輕而易舉就步入東晉高層的行列,歷任尚書郎、尚書左丞、司徒左長史、御史中丞、廷尉、吏部尚書等職,屢有獻言,并受當時的輔政的撫軍大將軍、會稽王司馬昱所器重。
在經(jīng)歷了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后,地方鎮(zhèn)將與中央帝室的關系已經(jīng)降到了冰點,尤其是荊州刺史桓溫滅了成漢政權后,朝廷忌憚不已,擔心他又是下一個王敦之流。然而以司馬昱為首的治國名士們,擅于清談,大講玄學,卻不通軍事,亦無實干之才,掌握八州之地的桓溫在看清朝中名士的嘴臉后,逐漸生起不臣之心。
為了抗衡桓溫,司馬昱引有極高名望的殷浩為心腹,并在后趙皇帝石虎逝世后,支持殷浩北伐。決定乘后趙大亂進軍的當然還有桓溫,但在屢次請求北伐不果的情況下,他親帥五萬大軍迫近京都。面對來勢洶洶的桓溫,殷浩只想著棄官逃命,司馬昱毫無辦法,是王彪之站了出來,力勸殷浩靜觀其變,又建議司馬昱寫信勸說桓溫還鎮(zhèn),這才避免了一場內亂的發(fā)生。
二、建言獻策,決以大事
為了維護東晉的統(tǒng)治,王彪之可以說是殫精竭慮,建言獻策,針對司馬昱大量援引會稽人士及玄學同好進入中央,任吏部尚書的王彪之上議裁卻沒有實職的官位。司馬昱舉行南郊大禮,王彪之勸他不要進行大赦,“兇愚之輩復生心于僥幸矣”。
永和八年(352),殷浩奉命北伐,先是安西將軍謝尚無能,導致晉軍受阻,殷浩只得暗中利誘前秦大臣雷弱兒等,使他們刺殺前秦君主苻健。得知這一消息的王彪之立刻判斷出雷弱兒等必有詐,認為殷浩應該駐軍觀望,但大伙都被這沒有根據(jù)的“好消息”迷住了眼,以至于大敗,殷浩因此被桓溫彈劾,被貶為平民,遭到流放。
殷浩北伐的失敗使得司馬昱一黨聲望大失,東晉內外大權由此掌握在桓溫手里,不過王彪之并未因其勢大就就放棄抗爭,他還在繼續(xù)為司馬昱獻策削弱桓溫。升平二年(358),鎮(zhèn)守豫州的鎮(zhèn)西將軍謝尚去世,司馬昱打算讓桓溫之弟桓云接任豫州刺史,王彪之則認為桓溫已經(jīng)占據(jù)了一半晉土,“其弟復處西籓,兵權盡出一門,亦非深根固蒂之宜也”,司馬昱選擇了謝家的謝萬,給了謝家發(fā)展的機會。
隨后,司馬昱改任王彪之為鎮(zhèn)軍將軍、會稽內史,讓他負責經(jīng)營自己的封地。八年時光轉瞬即逝,會稽郡也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豪右斂跡,亡戶歸者三萬余口”。不過這也讓桓溫終于知道了屢次和自己作對的是誰,于是在興寧三年(365),桓溫借口免去他的職務,正要將其掐死的時候,適逢朝廷赦免,但兩人可以說是水火不容了。
三、周旋權臣,天命在我
太和六年(371),六十歲的桓溫決定威逼朝廷,效仿伊尹、霍光,廢晉帝司馬奕,擁立司馬昱為帝,并大肆捕殺對自己有威脅的能人名臣,此舉大大震懾了群臣,由于王彪之協(xié)助桓溫籌備廢立的禮儀,因此逃過一劫,“彪之神彩毅然,朝服當階,文武儀準莫不取定,朝廷以此服之”。
司馬昱早已沒了昔日對抗桓溫的神采,常懼廢黜,害怕一死,竟然在被立為帝后的第二年就重病身亡。就在桓溫認為自己終于可以篡晉自立時,沒想到卻被王彪之和王坦之聯(lián)手鎮(zhèn)壓,司馬昱臨終前寫下“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取之”的遺詔被王坦之當面撕毀,王彪之則是先一步擁立太子司馬曜,又拒絕太皇太后褚蒜子想要讓桓溫攝政的提議。
好在王彪之贏在了壽命更長這一點上,沒能等到禪讓或是攝政的桓溫卻迎來了自己的死期,臨死前,他仍逼朝廷加其九錫之禮,且多次派人催促,可以說是明擺著要學魏武帝曹操故事了。又是王彪之出面反對,借口大文豪袁宏所撰的錫文不好并命其修改,借此拖延時間,最終熬死了桓溫。
桓溫死后,桓溫之弟、揚豫二州刺史桓沖與謝安共同輔佐朝政,和兄長桓溫不同,桓沖忠于晉室,自以為才干在謝安之下,于是主動放棄輔政和揚州刺史之位,緩解桓氏與朝廷的矛盾。于是王彪之升任尚書令,與謝安共同輔政,且被后者倚重,“朝之大事,眾不能決者,諮王公無不得判”。太元二年(377),王彪之逝世,朝廷贈光祿大夫之職,謚號“簡”。
作為抗擊桓溫的中流砥柱,王彪之扶持著“不成器”的司馬昱,后半生一直在與權臣抗衡,手無寸鐵的他不僅沒有死于爭斗,反而還保住了司馬氏的帝位,“自頃以來,君謀無遺策,張、陳何以過之”,此等扶天傾挽狂瀾之壯舉,確實有張良、陳平之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