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成語,是論語中的大坑,語出:
《論語·子路第十三》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①,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痹唬骸白谧宸Q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痹唬骸把员匦?,行必果,硁硁②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i>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
①有恥:“有恥者,有所不為。②硁硁(kēng):淺薄固執(zhí)的樣子。 ?、鄱敷猓╯hāo)之人:”指器量狹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 斗、筲喻度量的狹小。
明顯,孔子說的“言必信行必果”,是貶義詞嘛!
后來孟子,又強化了一句,把坑挖得更大了: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br>
怎么一來,整個儒家大廈的“仁義禮智信”五根大柱,生生的折了1/5。于是所有的注釋者,不斷的替孔夫子“填坑”。
主要的辯解是有三種
1,這里的小人,不是孔子老罵的那個與“君子”對應(yīng)的小人,而是指與“大人”對應(yīng)的“小人”,是低級的“士”。
2,重要的是,不要“必”,不要固執(zhí)。
3,用孟子的“義”來解釋說,孔子說這句話的核心思想是“義”
我的觀點是兩個
1,太扯了。
這是中國“國學(xué)”研究的流弊,必須該,那么聰明的腦袋,都用在這無聊的填坑上了。我覺得,這一條,就直接寫上“這一章論語,疑缺相關(guān)背景,請讀者自行商榷”
甚至可以加一句:任何語言有相關(guān)的語境,脫離這個語境以后的“斷章取義”,后果自負。
2,從這一片段看孔子非常強調(diào)“權(quán)變”,以至于他晚年時候研讀易經(jīng),“韋編三絕”。他還自己說自己的四個絕不做的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第九)其中第二個毋必。前面說的填坑中,說這個還有些道理。還有一段話,也是證明,孔夫子認為“權(quán)變”是很牛逼的。交的朋友最牛逼的人,是可以一起“權(quán)”的。
子曰:“可與共學(xué),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quán).
【我這里寧愿夫子說的權(quán),就是權(quán)力】
3,權(quán)變這個事情,我一直不喜歡,就像我不喜歡“中國特色”和“與時共進”一樣,一個哲學(xué)觀點也好,一個科學(xué)理論也好,不能與時俱進,即使是升級,也要去掉原先的BUG(首先得承認原先的東東是有BUG的)。
言必信性必果,當(dāng)下已經(jīng)由貶義變成了褒義,就回到了半部論語的宗旨上,讀論語,要讀半部,盡信書,不如無書。我這里的書,特指“論語”
PS 不好意思,最后的一句話,同樣是證明,在文字的傳承中,要寫上“貨離柜臺,后果自負”,因為孟子說的原話是:
《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這里的書,是有明確指向的,就是“尚書”,是當(dāng)時孔子編寫的“優(yōu)秀作文選編”,不是指所有書,是宋代的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衍生了一句“嗚呼,盡信書不如無書?!?,其遺毒無窮。
君子,言比信,行必果!到了歐洲,君子就是騎士,是genterman。言不比信,行不必果,人家是要找你決斗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