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絲毫后期就出片的攝影師,并非首例,
不施加一點粉黛上鏡的女性,也并非首次,
但當兩者同時出現(xiàn)在全世界最受關注的年歷上,
而這本年歷還是以性感而聞名,
但這次的拍攝卻與裸露無關,
這一切變得耐人尋味。
這個功力深厚的攝影師是被提及無數(shù)次的Peter Lindbergh,
這14位不施粉黛的女性,并非純粹擁有美好肉體,
Nicole Kidman、Kate Winslet、章子怡、Julianne Moore等的杰出得到人們的肯定。
這本經歷從肉體到情感巨大轉變的年歷就是倍耐力,
一個頂級攝影師與女性薈萃的地方。
“在現(xiàn)在的社會當中,大家只關注一種美,就是年輕和完美。這樣的審美是給予消費需求的......美的定義其實比平時宣揚的要寬泛得多?!?/span>這就是Peter Lindbergh對今年主題年歷“Emotional”(情緒)”的理解。
Q:聽說你今年拍攝了臺歷之外,還到了倍耐力的工廠拍攝?
Peter:是的,其實一開始是倍耐力的CEO Marco Tronchetti Provera跟我說他的想法的。作為高科技公司,他想要做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東西。他想要將科技的元素融入到臺歷中,我覺得很有趣。后來,我去參觀了高科技的工廠,發(fā)現(xiàn)在那里拍攝的想法真的非常非常難,因為沒有辦法讓模特在工廠中拍照。于是我想,我就自己一個人在工廠里逛一逛,拍一些照片好了,拍那些機械、還有那里的機器人。
Q:可以說一下你這一次拍攝臺歷的想法嗎?
Peter:我希望在2017年的倍耐力臺歷中,可以展現(xiàn)不一樣的美。在現(xiàn)在的社會當中,大家只關注一種美,就是年輕和完美。這樣的審美是基于消費需求的。他們并不關注女性最真實的一面。我覺得有必要做些什么,讓大家意識到,這種單一的審美并不會幫助到女性,反而會讓她們感到不快樂。通過倍耐力的平臺,希望可以傳達一個信息:美的定義其實比平時宣揚的要寬泛得多。
▲Uma Thruman
▲Robin Wright
▲Penenlope Cruz
Q:這一次和倍耐力合作,你也參觀了高科技的工廠。在攝影中,高科技會影響你的作品嗎?
Peter:不會,我會讓自己避免這樣的干擾。對于年輕的攝影師來說,可能不知道模擬相機的意義,但是我對此非常清楚。我覺得那是很完美的表現(xiàn)工具。后來,我也慢慢學著用數(shù)碼相機了,但有兩個缺點我還是不能接受:一個是數(shù)碼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太銳了,不夠柔和也破壞了情緒。還有一個是,數(shù)碼相機拍出來的效果會立刻在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來,然后周圍有10個人對它品頭論足。這樣的氛圍直接破壞了攝影師和被攝對象的隱私關系。
攝影師和被攝對象之間的關系是我很看重的,因為那是創(chuàng)造好作品的源頭,但是數(shù)碼科技直接規(guī)避了這樣的關系。
Q:這似乎讓攝影變得公開、民主化了。
Peter:是的。這種作品直接顯示在屏幕上的方式,是在謀殺攝影(killing photography)。不過我并不反對像Instagram這樣的社交軟件,因為它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無論他們對攝影是否有天賦。
▲Lupita Nyong'o
▲Kate Winslet
▲Julianne Moore
Q:你的攝影靈感都來自于哪里?
Peter:我沒有特定的創(chuàng)作途徑。我覺得所有看過的、吸引我的東西,遲早都能運用到我的創(chuàng)作中。我盡量不會去時尚秀場,我更愿意花時間去關注其他東西。我會去朋友的工作室里看各種衣服,就像我今天去看望了朋友Azzedine Ala?a。我們就會一起做項目,他會給我看他新做好的衣服。我也會去旅行,因為想要用自己的視角去看世界。我從來都無法從時尚秀場上得到拍攝靈感,上一次出席時尚秀已經是15年前的事情了。
我前幾天聽到有人說,時尚拍攝拍的就是衣服。這可能對了一半。我覺得時尚拍攝不只是記錄衣服,然后幫助衣服產業(yè)去銷售,而是應該給予更多的自由空間,讓它創(chuàng)造出更豐富的內涵,甚至比時尚本身更豐富。
Q:你覺得對于你的創(chuàng)作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
Peter:我想第一個問題是:創(chuàng)意是基于什么而來的?第二個問題是:你如何得到它?然后是:你如何運用它?這對于我來說是很有趣的一個話題,我以前會對此有很多想法, 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意來自于你看世界的視角,或者來自于你的經歷。我做超覺冥想超過40年了,我知道這幫助我找到自己內心的很多想法。
▲Jessica Chastain
▲Helen Mirren
Q:創(chuàng)意,是一種自我的表達?
Peter:創(chuàng)意是由某一些東西所孕育出來的,而這些“東西”不可能是沒有東西。當人們去創(chuàng)造某一些東西,比如一幅畫、一首詩、一張照片,這些創(chuàng)意就是來自于他們的一個念頭、一種感受、一種情緒,或者是這些東西的集合。為了得到更好的創(chuàng)意,我們需要更清晰地感受自己的感官。有些人會記錄自己去感受,有些人則習慣分析自己。不管是哪種方法,只要他們不斷地探索,最后都會變成創(chuàng)意。創(chuàng)意就是一種再生的東西,也是放映我們對于這個世界真實的想法。最后,我們的作品,就成為了我們自己的一部分。這個問題我們可能還能做更深的探討。
更多拍攝花絮
-The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