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 奴 血 -----形意拳之勁勢
一曲《滿江紅》,表達了抗金英雄岳飛精忠報國還我河山的豪邁情懷,激勵無數(shù)熱血男兒拋頭顱灑熱血,上陣殺敵,保家衛(wèi)國。形意拳尊岳飛為鼻祖,雖有托名增重之嫌,但那穿越歷史時空的民族精神,卻是真正的尚武之魂。形意拳前輩李存義,尚云祥在國難當頭之際,奮不顧身,不僅親自殺敵,血染征衣,還將形意拳刀法傳入軍營,用以上陣。二十九軍的刀法就是形意拳的劈刺技術,血戰(zhàn)喜峰口,令敵人聞風喪膽,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正義贊歌。
格斗形意拳是用于殺敵的軍事拳學,尤其注重陽剛正氣的培養(yǎng),只有把民族大義和自身技藝結合起來,才是一個真正的格斗高手。正氣的培養(yǎng)首先從四稍的訓練開始,豎發(fā)沖冠,怒氣填胸,是臨敵時必需的精神狀態(tài)。
《兵略》云︰善為政者積其德,善用兵者蓄其怒。德積而民可用;怒蓄而威可立。德之所施者博,威之所制者廣,威之所制,則敵弱我強矣。
怒蓄而威立,此怒不是怒滿胸膛。如有此怒氣,則胸肋脹滿,氣上沖天,甚至會頭疼,頭脹,發(fā)生昏厥,如何能應敵呢?
此怒用于軍事是激勵士兵斗志之意,在拳學中是勁勢的運用,怒從肝生,對身體有害,于拳學無益。然肝主生發(fā)之氣,在天應春氣生,應在拳學中是;勁從足起,傳于腿,主宰于腰,開騰于肋,運化于胸中的勁勢,此勁勢達于胸中于怒氣相似,故名為怒,與醫(yī)學中的怒氣有本質的區(qū)別。練功倘若能得此勁勢運用于格斗,則拳勢渾厚,當之即摧。
形意拳的勁勢是冷縮激爆的整體爆炸態(tài)勢,冷縮就像寒冬臘月之天,人穿單衣,又被人兜頭一盆涼水,其人打冷戰(zhàn)并帶怒氣,心動意發(fā),集中筋骨怒氣,其勢難擋。
發(fā)力是的形體順序是起于足,行于腿,主宰于腰,達于指。腰是拳中主要部位,腰無少主,巧終狽狼。腰是發(fā)勁和完成勁的輸送系統(tǒng),腰要松,但不能犯軟腰,以腰為軸,四肢為輪,腰是周身勁力的集中點。發(fā)勁時要呼坐驚彈,呼吸配合身體向下坐,是為呼坐;一觸即發(fā),一坐即氣,是為驚彈。
形意拳之勁勢貴在頂骨。頂骨提勁,受力均勻,肩肘腕一氣貫通,臂手一出,有朋勁,撐勁,挑勁,降勁,勾勁,掛勁,斬勁,格勁等八方之勁。筋骨交加,產(chǎn)生螺旋力,有離心力,能抗四面八方之勁,好像陣地,有自己的地盤,出手不見手,綿里藏針,柔中寓剛。
勁勢縮小軟綿巧的關鍵在于根力,不能用梢力,根力靈活,梢力笨拙,有根而無根,無根而有根,看根不見根,手去不丟根,遇見強敵不丟勁,得機進手不頂勁。
眼睛之勁在于眼神,百拳之法,以眼為先,求察前后,反側陰陽。識機變在眼,眼遇敵而變,定敗于敵,目光敏銳,遇敵占上風。
眼四周肌肉收緊,怒目圓睜,呰裂目突,敵肉可食,這樣不但可以威懾敵人,而且使自己常態(tài)猝變,怒氣升騰,處于如臨大敵的戰(zhàn)斗狀態(tài)。格斗絕無道義,即使皮綻肉裂,也要將敵人的生命操于自己手中,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匹夫之勇,不能有心慈手軟的婦人之仁。
勁力的驟發(fā),實際上是招勢的驟發(fā)。招勢有攻有守,勁力有順有逆,內在勁力的爆發(fā)是以柔運剛,剛柔相濟的松緊轉換,從而形成外在招勢運用上的攻防轉換。柔,指招勢要百折千回,柔若無骨;剛,指勁勢要剛猛霸道,氣勢雄渾。招勢愈柔,則勁勢愈剛,剛柔相濟,招勁合一,則為發(fā)勁。發(fā)勁者,無勁可發(fā),名為發(fā)勁。行招走勢切忌身內聚力,自身蠻,僵,笨,拙,動轉失靈,何談勁勢之運用。勁力在圓通備至,周流圓活的身體中運行,與招勢結合產(chǎn)生攻防效果。骨弱筋柔,周身氣脈貫通,雖不用力于擊發(fā)點,而周身之勁勢全在敵人的跌落點上發(fā)動,勁勢的發(fā)動,可剛可柔,發(fā)剛勁以痛擊,發(fā)柔勁以曲化,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勁勢與招勢,內外合一,而形成樁勢。形意拳一步一樁,每動必樁,是圓柱體樁勢在對敵格斗中的具體運用,所有打法都是完整勁勢的局部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