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今日頭條》的《悟空問答》上,一些用戶們在討論一個問題“什么樣的文章,算成功的文章”。畢竟,在《今日頭條》碼字的自媒體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能夠?qū)懗霰?,得到《今日頭條》的重獎。其中一個頭條用戶提出:“能夠讓人感動的文章,打動人心的文章,就是成功的文章。”
確實。文章就是用來交流的。如果不能感動人、說服人,隔靴搔癢、那是不行的。那么,問題來了,文章怎樣寫才能讓人感動呢?
我覺得,還是要回歸經(jīng)典,看看歷史上的那些不朽名篇是怎樣達到“驚天地、泣鬼神”的寫作效果的?
諸葛亮 《出師表》
一、以忠動人
三國時,作為托孤之臣,諸葛亮不僅要完成劉備的遺愿,恢復(fù)漢室,帶兵北伐,同時,還要輔佐后主劉禪,盡快擔起大任。但是,劉禪是出了名的、扶不起的“阿斗”,繼位后受到宦官黃皓等一些小人的蒙蔽。因此,在一次出兵北伐之前,諸葛亮寫下《出師表》:一方面,反復(fù)告誡劉禪要繼承先父遺志,近賢人,遠小人,達到興復(fù)漢室的目的。實際上是表達了對少主昏聵無能的擔憂。一方面,表達自己對蜀漢的無限忠誠、北取中原的堅定意志?!百硪箲n嘆,恐托付不效”,日日夜夜,無時不刻,都在考慮怎樣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并且,在自己離開朝廷后,對于如何處理宮中之事、營中之事,分別推薦了郭攸之、費祎、向?qū)櫟取跋鹊酆啺巍?、“志慮忠純”的良實能臣,“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不管事情大小,都應(yīng)該聽取他們的建議。就像一位即將出門遠行的父親,對家里的事,作了事無巨細的安排,對蜀國的那種赤膽忠心溢于言表,請辭懇切,感人至深,得到了人們的共鳴。
對此,陸游高度評價“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蘇軾甚至提出: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
李密 《陳情表》
二、以孝動人
晉取代魏、統(tǒng)一三國之后,曾在蜀漢任尚書郎的李密,由于才識出眾,被晉武帝以太子洗馬的職位征召。但是,李密深知司馬氏家族的為人,對其以屠殺篡奪手段取得政權(quán)的做法非常不滿,對新朝初建、其老臣舊部勾心斗角也有清醒的認識。因此,不想應(yīng)召出仕。在封建年代,膽敢駁皇帝的面子,這不是找死嗎?好在李密想了個辦法,以自己的祖母劉氏年事已高、需要盡孝照顧為由,寫下《陳情表》,表明自己暫不出仕的理由。在《陳情表》中,李密先是回顧自己六個月上喪父、四歲時母親被迫改嫁的孤苦經(jīng)歷,“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正是祖母劉氏可憐自己“愍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含辛茹苦進行撫養(yǎng)。再寫成年后,家中親戚很少,“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舉目無親,六依無靠。只有他們兩個人相依為命,“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且呢?他的祖母呢,在世的時間不會太久了,“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正需要他照顧,“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最后,言明朝廷也是講究以孝治天下的呀,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倫理上的支持,并答應(yīng)等祖母百年之后,再出仕為朝廷效命,“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
李密辭官的理由,突出一個“孝”字。這樣,本來是一篇抗旨不遵的表,卻寫得非常委婉、非常恭敬、非常謙卑,最終打動了司馬炎,不僅允許李密“奉養(yǎng)終老”,還對其孝行大加贊賞:“士之有名,不虛然哉!”。
駱賓王 《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
三、以悲動人
唐朝時,武則天作為皇后臨朝主政后,企圖自立為帝,進而以武氏集團取代李姓天下,引起李唐宗室及一部分朝臣的不滿、反抗。其中,柳州司馬徐敬業(yè)率先起兵討伐,其手下幕府、“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寫了《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展開輿論攻勢,不僅揭露武則天各種罪狀,“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包藏禍心,窺竊神器”。而且,極力渲染徐敬業(yè)軍事實力之強大,“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鳴則山岳崩頹,叱咤則風云變色。” 更關(guān)鍵的是,為了爭取各地守軍響應(yīng)徐敬業(yè)起兵、分化拉攏那些支持武則天朝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一句,寫埋葬先帝的墳土尚未干透、可是理應(yīng)繼承大統(tǒng)的幼主卻不知被貶到哪里去了”,巧妙打出悲情牌,打動世人、打動朝廷舊臣,取得同情,在道義上、在人心向背上,將武氏集團置于了道德破產(chǎn)的境地。
據(jù)說,武則天見到這篇檄文后,也很受觸動,認為作者非常有才、相當厲害,并責怪道:“國家有這樣的人才,沒有提前發(fā)現(xiàn),收羅過來為朝廷效力,卻讓他流落到江湖,跟著亂黨叛逆。這絕對是當朝宰相的過失,作為宰相難道不知罪嗎? 這樣,通過打悲情牌,即使是討伐的對象,也不免為之動容,是這篇檄文寫作的成功所在。
王勃 《滕王閣序》
四、以美動人
唐朝時,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嬰被封為滕王,后來遷到洪州(現(xiàn)在的南昌市)任都督,在當?shù)氐内M江之濱建造了以其封號命名的滕王閣,規(guī)制風格很是雄偉。22年后,洪州都督閻伯嶼對滕王閣進行了首次重修,竣工后大宴賓客,召集文人雅士舉行筆會,對重修滕王閣撰寫序文。其實呢,閻伯嶼的本意,是想讓他的乘龍快婿吳子章借機揚名、閃亮推出,并在事先提前寫好一篇經(jīng)他精心修改的序文。但是,在筆會上,還是命人取出紙筆,假意邀請在場賓客撰寫,人們都知道閻的意圖,故意謙讓不寫。當推讓至王勃時,這位年紀最輕的客人卻毫不客氣,欣然命筆。閻都督十分不滿,離座而去,并囑人監(jiān)視王勃作文,隨時傳報。王勃開篇寫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都督聽后笑著說:“這都是老生常談了”。下人接著又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都督又不屑地說:“只不過是一些些舊事罷了。”下人又報:“襟三江而舉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边@時候,都督感覺確實寫得不錯,但是沉吟不語、不置可否。接著下人連續(xù)來報,閻不由連連點頭。當報至“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千古名句時,這位閻都督一躍而起,拍案叫絕道:“奇才,奇才,真是奇才!”在座的其他賓朋也無不嘆服。
在這篇序文中,王勃把駢文那種鋪排的寫法發(fā)揮到了極致,多角度、多側(cè)面寫了滕王閣的壯美,很多句子成為經(jīng)典,其中尤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最為大氣傳神,征服了千百年來的讀者。
李斯 《諫逐客書》
五、以利動人
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崛起,讓其它六國非常不安。于是韓國派了一名水工,名義上幫助秦國修灌溉渠,實際上是要消耗秦國的實力。不料,這事被察覺,于是在秦國宗室貴族的強烈要求下,秦皇下令驅(qū)逐一切“客卿”,也就是那些在秦國謀差當官的六國人,李斯當然也在驅(qū)逐之列。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不被驅(qū)逐,李斯便絞盡腦汁寫了《諫逐客書》,勸諫秦皇不要逐客。在這篇奏章中,李斯先正面講述任用六國“客卿”的重要作用,采取例證法,寫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秦國國君正是得益于“客卿”的幫助,才讓國家強大起來。再針對秦皇一心想統(tǒng)一六國、成就霸業(yè)的野心,講述如果堅持“逐客”,秦國就不會富強,而且六國其他想來效力的能人志士也都不敢來了,這樣無異于“藉寇兵而赍盜糧”,資助敵人,削弱自己。國內(nèi)力量空虛,又與六國諸侯結(jié)怨,要想國家沒有危險,那是不可能的,從而得出結(jié)論:驅(qū)逐“客卿”,不僅不利于統(tǒng)一天下,而且還有亡國的危險。
這這樣,通過抓住秦皇心中的痛點,條分縷析,直陳利害,李斯最終將其說服打動,收回成命,逃脫了被驅(qū)逐的命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