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題。
瑯琊溪① [宋]歐陽修
空山雪消溪水漲,游客渡溪橫古槎②。
不知溪源來遠近,但見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詩寫于作者被貶滁州(今安徽省境內(nèi))期間。瑯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這里指拼扎而成的簡易木橋。
這首詩圍繞溪水描繪了哪幾幅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5分)
答:
【答案】:①這首詩描寫了雪消溪漲、游客渡溪、山花隨溪水流出等畫面。勾勒出一幅清新、秀美的意境。(2分)②表現(xiàn)了作者對瑯玡山美景的喜愛之情,體現(xiàn)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懷。(3分)
【思路】
信息:①“圍繞溪水”描繪畫面;②描繪了那幾幅畫面(顯然不只一幅);③畫面?zhèn)鬟_出作者怎樣的情感?!窘馕觥吭阼b賞本詩過程中,要細讀詩文,把握意象和意象的特點,即可迅速概括出畫面內(nèi)容,根據(jù)意象描寫的意境特點,可探求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大多數(shù)寫物的詩歌,要么抒發(fā)對物之情,要么表達托物之志。本詩歌就是屬于抒情類的。如果考生能看到了幾幅畫面的生動美麗,就能領會作者的快樂和悠然。但是本題所給的注解不但不能對詩人的思想感情起到提示作用,反而對考生的正確理解其思想感情起到干擾作用。有的同學不去透徹地理解文本,只片面地去做知人論世的解讀,一看到“被貶”就“傷感”,從而造成對詩歌情感的誤解。文本的解讀能力,是理解文本的最重要的能力。
【賞析】本詩是作者被貶安徽滁州期間所作。宋仁宗慶歷五年(1405) ,歐陽修因上書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辯護,被貶為滁州知州。歐陽修被貶來到滁州,他在此地游山玩水,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文佳作。他對瑯琊山上的各處美麗的景點,非常欣賞,為歌詠六處勝景,寫下了組詩《瑯琊山六題》,本詩就是其中之一?! ?/span>
本詩開頭第一句描繪了瑯琊溪冬去春來,雪融水漲的畫面,照應文題,點出寫作對象瑯琊溪,并交代了當時的時令特征。第二句狀寫了游人們?yōu)樾蕾p瑯琊溪春天美麗的景色,不懼漲水而冒險從拼扎而成的簡易木橋上渡溪過橋的情景,側(cè)面烘托瑯琊溪景色之美,表現(xiàn)了作者對此美景的喜愛。結尾兩句從溪水飄流落花來寫溪流之源頭,因見有山中落花從水上流出,源頭當在山中無疑,暗示了美景更在深山幽境處之意。這兩句實寫山花隨流水流出的景象,虛寫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遠,溪流的曲折,虛實結合,以實喻虛,充分引發(fā)了讀者的想象。
【課堂知識點撥】
(1)意境 所謂“意”,指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謂“境”是詩人所描繪的具體景物組合而成的鮮明的生活畫面。“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與客觀景物融為一體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感人的藝術境界。
(2)鑒賞意境類的提問形式①這首詩(詞)描寫了什么樣的環(huán)境?②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③請分析這首詩(詞)的畫面美,結合詩句簡析。④這首詩(詞)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3)鑒賞意境類的答題格式步驟一:找出詩中的景象,概括景象特點。步驟二:描摹詩歌圖景,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描繪的畫面)特點。步驟三: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注:根據(jù)提問形式,靈活作答。)
(4)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特點。描繪的畫面,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明凈絢麗、幽靜深寂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描繪的圖畫:邊塞秋景圖,落日秋景圖,暮春余暉圖,嚴冬風雪圖,夏日風景圖等。
(5)常用術語:寥廓、雄奇、開闊、曠遠、悲壯、悲涼、凄清、陰冷、幽靜、蕭條、荒涼、冷落、衰敗、孤寂、恬靜、閑適、纏綿、清新、明麗、絢麗、壯麗、秀美、恬淡、朦朧、淡雅。
【課堂即學即練】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霜天曉角·儀真①江上夜泊
黃機寒江夜宿,長嘯江之曲。水底魚龍驚動,風卷地,浪翻屋。
詩情吟未足,酒興斷還續(xù)。草草興亡②休問,功名淚,欲盈掬③。
【注】①儀真:今江蘇儀征縣,在長江北岸。這一帶是南宋的前方,多次被金兵侵占并經(jīng)常受到騷擾。②草草興亡:是對中原淪陷和南宋危殆的命運而發(fā)的感慨。草草,草率。興亡,偏義復詞,指“亡”。③盈掬:滿握,形容淚水多。
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該畫面的描寫有什么作用?(6分)
答:
【答案】①上片寫詩人夜泊江灣,描述了一幅水底魚龍翻動、狂風卷地、巨浪高如房屋、洶涌翻騰的雄渾壯闊的畫面。(3分)
②以江水洶涌烘托內(nèi)心無法排遣的憂憤,為下片壯志難酬的抑郁和悲憤之情的抒發(fā)作鋪墊。(3分)
【賞析】人生之最大不幸,莫過于空有濟世之才,而無施展之處。在南宋時期,多少志士空嘆白發(fā),遺恨而終。這首詞抒發(fā)的,即是這種情感。儀真,即現(xiàn)在的江蘇省儀征縣,位于長江北岸,這在南宋時期,曾多次受到金兵騷擾。愛國而且胸懷天下的作者夜泊于此,面對寒江,北望中原,百感交集,借江景抒發(fā)了他壯志難酬的抑郁和悲憤之情。“寒江夜宿,長嘯江之曲。”一個“嘯”字,就表現(xiàn)出高遠境界的,氣勢不俗。夜泊長江,江景凄寒,作者佇立江邊,思潮翻滾,不禁仰天長嘯。與“長嘯”這一壯懷激烈之情交織在一起,為此詞奠定了蒼涼雄渾的基調(diào)。接著,作者描繪了江上風高浪急、莽莽滔滔的景象:“水底魚龍驚動,風卷地,浪翻屋?!敝灰娍耧L卷地,巨浪翻騰,以至驚動了水底魚龍。一“卷”一“翻”,只覺得氣勢飛動。這一幅有聲有色、令人驚心動魄的圖畫,形象表現(xiàn)了作者的憂思和不平?! ?/span>
“詩情吟未足,酒興斷還續(xù)”,是一過渡,全詞轉(zhuǎn)入下片抒情。作者的情緒由激昂慷慨漸趨低沉,想借吟詩飲酒強自寬解,然而郁結于心的如此深廣的憂憤豈是輕易能夠排遣掉的,其結果只能是“吟未足”,“斷還續(xù)”。是什么在困擾著作者,使他郁悶,心緒難平?那就是國家的“草草興亡”,即中原的匆匆淪喪。“休問”,兩個字內(nèi)涵十分豐富。從這二個字中讀者不僅可以看出國勢衰微已到了不堪收拾的地步,而且表明作者心情極為沉痛。一想到朝廷對外妥協(xié)投降,想到主戰(zhàn)派備受壓制、排斥、打擊,想到自己和許多愛國志士雖滿懷壯心卻報國無門,不禁悲從中來,心潮難平?!肮γ麥I,欲盈掬”,既激憤又傷心,詞人感嘆報國無路,讀來使人黯然神傷,并與開篇的“長嘯”相呼應。將當時社會上的那種壯志難酬、無可奈何的大眾心態(tài),集中表達了出來?! ?/span>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軍城早秋 嚴 武①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注】①嚴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廣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5分)
答:
【答案】:①詩的前兩句描寫了夜晚、秋風、漢關、寒云、冷月、西山等凄寒、冷寂景象,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陰沉濃重的夜景圖。(3分)
②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2分)
【注釋】⑴漢關:漢朝的關塞,這里指唐朝軍隊駐守的關塞。朔云:北方的云?! 、扑吩七呍拢褐高吘成系脑坪驮?。朔:北方。邊:邊境。西山:指四川省西部的岷山?! 、歉撸涸俅未叽?。飛將:西漢名將李廣,被稱為“飛將軍”,這里指嚴武部下勇猛的將士。驕虜:指唐朝時入侵的吐蕃軍隊?! 、饶玻翰灰尅I硤觯簯?zhàn)場。
【解析】:本題考查意境形象,注意點出意象,分析畫面要注意時間、地點、總體特征。分析本題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釋(“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的提示作用。第一步,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夜晚、秋風、漢關、寒云、冷月、西山。第二步,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特點。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陰沉濃重的夜景圖。第三步,分析作者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邊境局勢的緊張。
【賞析】這首詩寫的是作者率領軍隊與入侵的吐蕃軍隊進行激烈戰(zhàn)斗的情景。詩的大意說:昨天夜間,蕭瑟的秋風吹到我軍駐守的關塞,我警覺到,敵人往往趁秋天草實馬肥時入侵。走出帳外,見邊境的西山,時而灑滿月光,時而為云所遮蔽。我再次催促作戰(zhàn)勇猛的將士們,要勇敢殺敵,不要讓入侵敵軍的一人一騎從戰(zhàn)場上逃回去!詩中表現(xiàn)了邊防將帥一聞到秋風聲就提高了對敵作戰(zhàn)的警惕性,還表現(xiàn)了他們剛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視敵人的豪邁氣概。詩的格調(diào)高昂,讀來使人振奮。
【課后及時鞏固】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12分)
鷓鴣天 蘇庠
楓落河梁野水秋,澹煙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塢黃茅店①,夢倚高城赤葉樓②。
天杳杳,路悠悠,鈿箏歌扇等閑休。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
【注】①黃茅店,指的是鄉(xiāng)村客店。②赤葉樓,這里指女子所居之樓。附:①河梁:橋梁。②杳杳:深遠幽暗貌。③悠悠:遙遠。④鈿箏:嵌金為飾之箏。⑤芙蕖:荷花的別名。
(1)詞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在全詞中有何作用?(4分)
答:
【知識點】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景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層次為D級(鑒賞評價)。
【答案】①開頭兩句描繪了旅途上所見的秋郊蒼涼蕭瑟的景色:楓葉凋零,飄落河橋,野水退落,暮煙飄散,郊外山丘衰草漫漫,一片枯黃。(2分)。②渲染出秋的寥廓、蒼涼、蕭瑟(1分)(奠定凄苦、哀傷的感情基調(diào)),烘托出詞人的離愁別緒(1分)。此詞寫秋景,抒離情。上片寫秋風落葉,淡煙衰草,醉眠小店,夢倚高樓。下片寫離別之后,天遠路遙,鈿箏歌扇,早已捐棄。惟見灞橋楊柳,年年牽恨,鴛浦芙蓉,葉葉含愁?!?/span>
【解析】:解答這類題:①找出意象秋風落葉、淡煙衰草、醉眠小店,然后結合詩句加以描述;②概括意象特點及作用;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蘊含的詩人的情感。
【思路】鑒賞古代詩歌中的景物描寫,先要確定景物的時空特點,即寫的是何時、何地的景色。接著檢索所寫景象。一定時空里的景色,總是由多個景象構成的,這些景象在動靜、聲色、虛實、高低、遠近上的配合,共同創(chuàng)造出景色的美感。有時考查景物描寫的方法,要了解有那些常見的鑒賞景物的描寫方法和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寫———正面描寫中光影色彩的渲染和側(cè)面描寫中的襯托、動靜結合、點面結合、虛實結合、遠近高低觀察角度的變化等。同時,有的題目要求回答景物描寫中蘊涵的感情,那還要熟悉古詩詞里常見景象跟情感的關聯(lián)性,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即景即情等,能夠結合具體的詩句,找出寫景和感情的關系,并簡要分析其作用。
(2)這首詞的最后兩句寫到“恨”與“愁”,從全詞內(nèi)容看,詩人由何而生出“恨”與“愁”?(4分)
答:
【知識點】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層次為D(鑒賞評價)。
【答案】①從上闋的“河梁”、“郊丘”、“茅店”等意象看,詞人有漂泊、羈旅之愁;(2分)②從下闋的“灞橋楊柳”、“鴛浦芙蓉”看,詞人有痛別思歸之恨。(2分)(意對即可)
【解析】:解答本題需要分別由上、下闋的意象入手,分析詩人情感。
【思路】鑒賞古代詩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幾項逐項落實。(1)理解詞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樹立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詞義的觀念。(2)把握詩歌的結構層次。一首詩多半是有幾層意思組合而成的,即使是絕句、律詩這樣的短詩,我們?nèi)钥梢詫⑵浞殖蓭讉€層次(一般是兩句一個層次),分解以后再進行綜合,就容易準確地理解詩意,把握詩人的情感。分層后,還應琢磨一下層與層之間詩意是如何轉(zhuǎn)換的,即如何過渡銜接的。(3)掌握詩歌常用的修辭方法和表達技巧。(4)體味詩歌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所抒發(fā)的情感。
(2)這首詞在表達技巧上有哪些突出特點?請結合詞句分析。(4分)
答:
【知識點】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能力層次為D(鑒賞評價)。
【答案】①借景抒情,借“河梁”、“郊丘”、“茅店”等蒼涼的景物來表達旅人漂泊之愁苦,借“灞橋楊柳”、“鴛浦芙蓉”來表達詞人的離愁別恨(2分);②虛實結合、對比,詞人一邊寫眼前現(xiàn)實,一邊寫夢倚赤葉樓,回想與愛人相依相伴、共賞“鈿箏歌扇”的情景,昔日之虛與眼前之實形成了快樂與愁恨的對比(2分)。(意對即可)
【解析】解答本題需要①明確手法,②結合詩句進行分析。
【思路】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有下面幾項逐項落實。①掌握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手法,也就是藝術手法,即表達技巧,作家、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xiàn)方法。表現(xiàn)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文學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應從以下四方面考慮:表達方式—敘事,議論,描寫(細節(jié)、動靜、虛實、正側(cè)、白描、場景),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 ;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和反問等;寫作手法—渲染、烘托、對比、襯托、象征、聯(lián)想、想象、比興、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以及情景關系(觸景生情、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結構技巧—抑揚、卒章顯志。②理解各類手法的特點。
【賞析】這首詩是作者秋月里在一座荒村野店生發(fā)的客途別恨和懷人之情。全詞言短意長,含蓄有味,寫景言情,皆臻佳境;且格律工細,語言醇雅,堪稱小令中的佳作。兩句,寫旅途上所見的秋郊景色:楓葉已經(jīng)凋落,站在河橋上一望,野水退落,呈現(xiàn)出秋的寂寥。這兩句,準確而傳神地抓住最能表現(xiàn)秋月黃昏郊原景色的典型化物象,富有立體感地描繪出一幅旅人眼中的秋色圖景,渲染出秋的寥廓與蒼涼、蕭瑟。
以下兩句轉(zhuǎn)寫山野客店“塢”是四面高而中央低的山間村落,“黃茅店”是茅草蓋的客店。這樣的環(huán)境最容易引起羈旅愁懷借酒澆愁愁更愁的主人公醉倒在客店中。不知不覺,他進入了夢鄉(xiāng),夢見自己身在城里的一座高樓上?!案叱?”指大城市,“赤葉樓”是周圍種了楓、槭類樹木的樓。根據(jù)詞的傳統(tǒng)表達習慣 ,可判斷“ 赤葉樓 ”與綺情有關?!凹t樓”、“青樓 ”之為歌妓所居,有五代、北宋的大量詞作為證;夢中去尋找樓中的情人,晏幾道就有很多類似的描寫:“ 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鷓鴣天》)是最著名的一例。此二句,對仗精工,聲律和諧,虛實相生,對比鮮明,意境凄美,給讀者以充分的想象余地和無窮的回味,藝術表現(xiàn)技巧頗為高超。
謝橋就是謝娘橋。謝娘一種說法是指唐時名妓謝秋娘;另一種說法是指因“未若柳絮因風起”而號稱“詠絮才”的一代才女謝道蘊。后來,“謝橋”成為一種象征:只要橋頭站著那位心愛的女子,那座橋便配得上稱為“謝橋”!下片好夢難留的悵恨,將愁腸恨緒表現(xiàn)得百轉(zhuǎn)千回?!疤扈描?,路悠悠”,這是作者醒來之后,想象明天踏上征途的情況:天是這樣的遙遠,路是這樣的悠長,走著走著,離開心愛的人,也就越來越遠了。于是他想到“ 鈿箏歌扇等閑休”,在那位佳人身邊享受“鈿箏歌扇”的生活,已經(jīng)結束了?!扳毠~”指秦樂,“歌扇”指唱曲,顯然都是那位歌女的當行技藝。這里包括許許多多兩情繾綣的往事,寄寓著詞人深沉的身世感慨。結尾兩句抒寫別恨和遲暮之感。漢人送別,在灞橋折柳,故“灞橋楊柳”即代指離別?!澳昴旰蕖?,是說離別的頻繁。詞人浪跡天涯,到處播下相思情種,離別于他自然是時有發(fā)生的了?!傍x浦芙蓉”句,化用賀鑄《踏莎行》中“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本湟?,言浦中的綠荷于“紅衣脫盡”(即繁花凋落)后,再沒有“蜂蝶”來依慕(即無人垂顧)了。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對仗,借物言情,表達了詞人哀嘆流年、自傷遲暮的深沉悲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