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青銅器(西周)上篇

西周重器太多,我只挑幾件我覺得一定要說的重器中的重器(對我這種理科生的理解也就是重器的二次方)來介紹一下。

一件夏商周的青銅器,最貴重的地方在哪里?器型大,用料足,紋飾精美,還是年代悠久?其實都不是,而是在其身上的銘文有多少個字。當然,如果器型足夠大,紋飾足夠華美,那也牛掰,比如后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你總不能拿800多公斤重、只有3字銘文的后母戊鼎和一個有4字銘文的青銅酒爵比,然后說酒爵更好,畢竟不是同一個體量上的東西。

因為在那個沒有簡牘和紙記錄歷史的年代,這是一個能用文字展現(xiàn)當時真實歷史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一件優(yōu)美的金文作品,有很高的書法價值。金文是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鐘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金文的字型,也就是書法家們書寫的大篆。那些字多的銘文,不知道被練書法的人臨摹了多少遍了。

大家有聽過“海內三寶-中國三大鼎”嗎?海內三寶指清朝末年所發(fā)掘的三尊青銅大鼎,分別為毛公鼎、大盂鼎和大克鼎。

從重量上來看,排第一和第二的加起來,都沒有第三的大克鼎重。大克鼎就比大盂鼎少1個字,也是排到了第三。就算當時后母戊鼎被刨出來,也無法和這3個鼎進行比較。大有什么用?大克鼎還是毛公鼎的6倍重呢。人家會說:我們更關注你有沒有文化。難怪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上篇夏商篇結尾處也講到過,商晚期青銅器上的銘文漸漸多了起來。因為青銅的珍貴,而且作為禮器的青銅器也不是隨便一個土豪就能使用的。光有錢沒用,你還得有官職爵位。所以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的事絕對不會是家長里短的小事,至少對于當事人來說都是大事,甚至是記錄了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

1976年3月,陜西臨潼零口公社西段村村民在打井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西周窖藏,出土了151件青銅器,其中就有著名的利簋。

利簋僅僅高28厘米,近8公斤,被國博安放在一個很不起眼的小角落(陜歷博說:我先去哭會,你懂的)。雖然器型較小,而且紋路也不像大禾方鼎那么有特色,但是它卻是第一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鎮(zhèn)國之寶,其重要性遠在后母戊鼎之上。

這其中最關鍵的地方是在它的內腹底部有32字銘文:“珷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百度百科上說有33個字,第一個銘文是“武王”二字,不贊同這個說法,其實第一個銘文就是王字旁加一個武,就是一個字“珷”,特指武王,在大盂鼎銘文上也出現(xiàn)了“珷”同樣的寫法)

這篇銘文的意思是:武王去征伐商朝,在甲子日早晨,歲星(木星)出現(xiàn)在頭頂,一天就打敗了商,在攻下商都城后的第七天,王(這個王不是武王,應該是成王)在“闌”這個地方論功行賞,賞賜右吏(官職)利(人名)青銅,做成祭器來紀念先祖檀公。

百度百科把這里的“王”解釋成武王。只有對當今的王才稱王,已經去世的王稱謚號(死后由其子和大臣共同蓋棺定論定的號)。如果這里的王是武王姬發(fā)的話,那說明做器時姬發(fā)是當時的王,既然還沒死,那是怎么知道死后謚號是武王呢?所以只能講這里的王理解成武王的兒子成王。就是利這個人做器的時候,武王已經去世了,有了武王這個謚號,而歷史也記載武王在伐紂后不久就去世了。

一想到武王伐紂,這估計大家腦海中浮現(xiàn)了封神榜,各路神仙妖怪開始打架。那些電視劇都是根據(jù)清人為了揚道抑佛而瞎掰的《封神演義》拍的,千萬別信。(以后有空談談佛教道教,我是不是給自己挖太多坑了?)看看上面銘文,一天就打敗了商,哪來的封神榜的那么多回合交戰(zhàn)。

可是問題來了,歷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紂,到底是在哪一年?首先,專家采取了碳14測年法,將西周初年遺存中出土的炭樣進行檢測,框定出武王伐紂戰(zhàn)役發(fā)生在公元前1050年至前1020年的年代范圍。天文學家依據(jù)銘文中所記甲子日歲星(木星)在頭頂正上方的天象,參照《國語》記載的天象記錄,精確計算出武王伐紂發(fā)生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由此,這一歷史學的著名懸案終于告破,利簋居功至偉。還有一些學者提出了其他解讀,只能說上面這個“夏商周斷代工程”的解讀,目前我們只是暫時得到了一個大體上還算認同的說法。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斷的那么多年代中,這也是我唯一一個覺得有點道理的結果。

如果該簋是鑄造于成王時期,那又一個疑問出現(xiàn)了,顯然,成王也參加了武王伐紂,還給利發(fā)了獎金??墒鞘窌嫌涊d,當武王去世時,成王還處于襁褓之中,再由儒家大為歌頌的周公(姬旦,雞蛋,名字特別好記,周武王弟弟)輔政,等到成王成年后,再把政權還給成王??梢姰斈瓿赏鹾椭芄珣摓閾寠Z政權產生過糾紛,但最終周公做了退讓,和平交接。是否是為了歌頌制周禮(周禮是儒家的基礎)的周公,而要美化這段歷史?難怪胡適先生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當大家再到國博的時候,一定要問問工作人員利簋在哪里,走到那個陰暗的小角落看看這個很不起眼的貨。還不要忘記再踮起腳尖看看腹底的那幾行銘文,這樣才能彰顯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

順便再提一下,藏于國博的“天亡簋”也是鑄刻著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

商朝的酒器地位最高,而酒器中以爵為尊。武王伐紂伐的那么簡單,本來以為要經過三大戰(zhàn)役,沒想一天就懟到位了。這引起了周王室的思考,敬神事鬼有毛用,喝酒會喝傻B,生活太奢侈只會讓自己更墮落。用孟子的話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所以周王室就貶低酒器的地位,抬高食器地位,畢竟民以食為天嘛。在食器中,鼎的地位最高。鼎是用來煮肉的,簋是用來盛飯的(那時的飯是粟,即小米)。從此時開始,鼎才成為青銅器的王者,成為最高權力的代表。

但是這話由周王室自己說,總是感覺不太好,所以最好要找個古代先賢,由他把鼎的地位確立。夏禹,這個傳說中治水的君王,由他制九鼎的故事就可以有。至于如何執(zhí)行就簡單了,先把九個大鼎鑄好,以夏禹的口吻在上面鑄刻上禹治水完成后,讓九州牧獻上吉金,鑄造九鼎,分別刻著各州山川風物,每個鼎代表一個州。然后偷偷把鼎埋在某處,突然有一天,一群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刨啊刨,把這九個大鼎刨了出來,將其做為祥瑞進獻給周王。周王大為高興,說寡人沒文化,快找個專家來認認這上面啥字啊,然后專家查閱了很多文獻做了很多科研最終發(fā)了一篇paper。說這個就是當年大禹制的九鼎啊,我們的武王伐紂,是以有道伐無道,現(xiàn)在天降祥瑞,說明上天都支持我們周室的正統(tǒng)地位。

上面周制九鼎的猜測都是我個人的想象,我也沒啥證據(jù)來佐證。畢竟秦始皇把九鼎弄丟了,古文記錄的又不完備,只能憑我們去發(fā)揮想象了。你們就當個故事,姑且聽聽。所以,對于九鼎的故事,我把放到了西周篇,而不是夏商篇。

在接下來每個篡權的君主,都想著把九鼎的故事再拿出來說說。我曾在西安博物院看到了莽新時期的九鼎。不知道這些是不是王莽想對西漢政權做手腳時秘密派人去鑄造的。

周禮規(guī)定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高級士三鼎二簋,低級士一鼎一簋。

漢武帝時期,提出推恩令(該制度從根本上解決了分封諸侯過了幾代之后獨霸一方的威脅,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主父偃曾說出一句著名的話:“生當五鼎食,死即五鼎烹?!币馑季褪俏一钪鸵斢梦鍌€鼎來吃飯的大官,如果不行,我也要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哪怕被五個鼎給煮了。為什么強調是五個鼎?因為九鼎那是漢武帝用的,劉邦曾在白馬之盟說過非劉姓不王。主父偃不是劉姓宗親,自然不會封王,也達不到諸侯的級別,他能干到最高的級別也就是大夫,五鼎四簋的規(guī)格。

先普及一下背景知識,西周12個王,武成康昭穆龔懿孝夷厲宣幽。比較出名的事件有:武王伐紂;成王初期,周公輔政;成康之治(一旦有“之治”都是好的,比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穆天子西游;懿孝夷時期,國勢逐漸衰微,諸侯不朝厲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人暴動,厲王出逃,周召共和;宣王中興;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滅亡。

西周都城在豐鎬二京,隔著灃水對峙相望。在滅商前,周只是殷商的一個小諸侯國,長居于岐山、扶風一帶的周原,目前都屬于寶雞市。而寶雞也是出土了大量西周青銅器,故寶雞也被譽為青銅器之鄉(xiāng)。寶雞在周代稱雍城,后來改稱陳倉,是不是很耳熟?“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對了,就是這個陳倉。在唐至德二年,陳倉山聽聞神雞啼鳴,聲傳十余里。當時正是安史之亂緊要關頭,玄宗避亂四川,太子李亨在鳳翔府提前登基,史稱肅宗,掛帥平叛。聞神雞鳴叫,唐軍節(jié)節(jié)勝利,叛軍一蹶不振。肅宗認為神雞為國寶,雞鳴乃是吉祥之兆,隨改陳倉為寶雞,沿用至今。這個陳倉山上也同時發(fā)現(xiàn)了鎮(zhèn)國之寶秦石鼓10枚,這石鼓又被稱為陳倉石鼓。目前中國青銅器博物院就建在陳倉山的半山腰上,非常的大氣,強烈推薦一去。

周原一帶自古就開始出土青銅器。西漢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周原出土了“尸臣鼎”。戰(zhàn)國時期商鞅變法,在秦國境內設立郡縣,于是在周原設有美陽縣?!稘h書·郊祀志》中記載“美陽得鼎,獻之”,太中大夫張敞還釋義銘文,斷其年代,證實了文獻中記載的周人活動區(qū)域,“梁豐鎬之間,周舊居也,固宜有宗廟、壇場、祭祀之臧”。這件尸臣鼎是周原遺址上出土最早的一件青銅器。當然,這個鼎如今早已不復存在了,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能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1963年8月的一個雨后的上午,陜西寶雞賈村鎮(zhèn)居民陳堆在后院發(fā)現(xiàn)下雨坍塌后的土崖上好像有亮光,然后刨出了個銅器。次年,陳堆夫婦離開寶雞,臨走時將銅器交給陳湖保管。1965年,陳湖將其賣到了廢品收購站。寶雞市博物館常駐收購站的工作人員看到一件高40厘米的銅器,感覺是一件珍貴文物,馬上上報領導并以30元的價格購入。經專家確認,這是一尊西周早期的青銅酒尊。該尊成了寶雞市博物館1958年成立后收藏的第一件青銅器。

1975年,這個銅尊因其造型圖案精美被選送至國家文物局,作為全國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出國展出。上博前館長馬承源在尊內底部發(fā)現(xiàn)有12行122字銘文,解讀后并命名為“何尊”。這就是中國青銅器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何尊,第一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

銘文記載了周成王親政五年時,在新營建的東都成周(洛陽)對其下屬宗小子“何”的訓誥,夸獎了何的先父的功績,并賞賜了何,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時決定遷都洛邑(洛陽),即“宅茲中國”。表明了洛陽是古中國的所在地,即天下之中。何尊銘文是“中國”一詞出土最早的見證,“中國”作為一個名詞第一次出現(xiàn),意義非常重大。


現(xiàn)在理解中國郵政的Logo為啥這么畫了吧?

海內三寶排第二的“大盂鼎”,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陜西寶雞郿縣禮村,第一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現(xiàn)藏于國博。(上博說:我先去哭會。蘇博說:你上博一邊涼快去,應該我來哭! 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件盂鼎”,該鼎是當時最著名的青銅器,因為有銘文400字左右,是西周早期字數(shù)最多的一篇金文,只可惜現(xiàn)已遺失。如果它還在的話,一定是排在大盂鼎之上、第二的位置。


大家看看這件周康王(三代)時期的大鼎,很質樸,外腹部光禿禿的,沒有任何紋飾,但卻給人大氣莊重的感覺。這就是典型的西周早期青銅器的特點,完全一洗商晚期的繁復華美的風格。在上博里有一件周成王(二代)時期的德鼎,也是這個風格。

大盂鼎出土后,成了各路豪強明爭暗奪的對象。經過一番轉手,被陜甘總督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恒以700兩白銀購入,并將其獻給左宗棠以表孝心。咸豐九年,左宗棠被讒言所傷,遭朝廷議罪。幸得時任侍讀學士的潘祖蔭援手,上奏咸豐皇帝力保,經多方打點、上下疏通,左宗棠才獲免脫罪。精通金石書畫的潘祖蔭以“滂喜齋”的古籍善本和“攀古樓”的銅器收藏聞名于世,左宗棠得大盂鼎后以之相贈,來謝當年搭救之恩。在得到大盂鼎16年后,潘祖蔭又得到了另一件重寶大克鼎(海內三寶之三)。然而,就在得到大克鼎的當年年底,潘祖蔭便撒手人寰。

潘祖蔭因為沒有子嗣,所以如此多的藏品都落到弟弟潘祖年的肩上,潘祖年將其從水路秘密運至蘇州老家,密不示人。再等到潘祖年去世后,這份重擔又落到其孫媳潘達于女士身上。這祖孫二人藏著這批珍寶,躲過了清末權貴、國民政府、日本人的各種巧取豪奪,一直等到解放后1951年,將所有藏品分批全部捐獻給國家。

潘家珍寶之多,“攀古樓”的青銅器就有600余件,可以這么說,潘達于女士捐了一所省級博物館。上博前館長、青銅大家馬承源曾經對潘家表示:“你們的青銅器收藏,僅次于故宮?!保ńF(xiàn)代中,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先生和她比都還有差距。對這兩位的高風亮節(jié),我們一定要記住他們的名字。)由于當時蘇州博物館條件不完善,所以這些藏品(大量青銅器、字畫等)都被上博收入囊中。(知道為什么在上一篇中那么推薦上博了吧?195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開館,大盂鼎等125件珍貴文物應征北上,被收進了國博。

大盂鼎里面有銘文291字,記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貴族盂之事。

銘文中,周康王向盂講述了商人縱酒是周興起和商滅亡的原因,贊揚了周代文武二王的盛德,說自己要以文王為典范,告誡盂也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輔佐王室,命盂幫助他掌管軍事和統(tǒng)治人民,并賞賜盂財物和奴隸。銘文中有一語句“我聞殷墜命,唯殷邊侯甸與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喪師矣”,是周康王告誡盂,商內外臣僚沉湎于酒,以致于亡國。這透露出周人對于商人嗜酒誤國這一前車之鑒的警示,我們能看出周初期對商滅亡的教訓做了深刻的總結。

海內三寶排第三的“大克鼎”,清光緒年間出土于陜西寶雞扶風縣法門寺窖藏,第一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現(xiàn)藏于上博,上博鎮(zhèn)館之寶之一。(1987年,法門寺塔地宮被發(fā)現(xiàn),出土了被唐代幾代皇帝迎接的佛祖舍利和唐代秘色瓷,當時韓愈還特意寫了篇檄文《諫迎佛骨表》,然后馬上被唐憲宗貶到老少邊窮地區(qū)。如對佛教感興趣,一定要去看看)同時出土的還有小克鼎七件,現(xiàn)分別藏于故宮博物院、天津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日本書道博物館、日本黑川文化研究所、美國芝加哥美術館。

這是件西周中期的大鼎,渾身復雜的獸面紋和曲波紋,顯得特別雍容華貴,和西周初期的質樸無華大相徑庭,而同時期的酒器也大量涌現(xiàn),可見經過幾代王的傳承,王室已經忘卻了周初對商滅亡教訓的思考,開始了享受奢侈的生活。

大克鼎銘文290字,記載著膳夫(官職)克(人名)歌頌祖先的德行和頌揚周天子的美德。

銘文內容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克用華美的詞語頌揚其祖父師畢父的功績,贊美他有謙遜的品質、寧靜的性格和美好的德性,能夠輔佐王室,管理國家。英明的周天子非常明睿,遂提拔師畢父的孫子克提任重要職務膳夫,負責傳達王的命令。后半部分是周天子重申對克職務的任命,并賞賜禮服、土地和奴隸,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任命和賞賜,乃鑄造大鼎以頌揚周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師畢父在天之靈。

我經常逛上博,也經常聽到講解員或導游介紹大盂鼎和大克鼎的故事,說當年國博要拿走其中一個,作為上博來說,把輕的大盂鼎送給了北京,把更加貴重的大克鼎留了下來。每次聽到這里,我都笑而不語,轉身離去,深藏功與名。

1976年12月,陜西寶雞扶風縣法門公社莊白大隊白家生產隊隊員在平整土地時,在距地表30厘米處發(fā)現(xiàn)了一個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窖藏,其中便有墻盤。墻盤鑄于周龔王時期,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墻的人為紀念其先祖而做,墻的官職是史官,又稱史墻盤,第一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現(xiàn)藏于寶雞周原博物院。

網上說該盤藏于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我卻沒在里面找到,后聽說被挪到寶雞周原博物院去了,我便火速趕到那里,很偏僻的地方,雖然我是租車開過去的,還是會感嘆交通不便(路不好,希望以后會修好)。雖然我早就在網上看過墻盤的圖片,當我看到實物的時候,我真沒想到竟然這么漂亮,禁不住發(fā)出了到目前為止僅此一次的感嘆:“太漂亮了!”然后馬上感覺不對,回頭問身邊的講解員:“咋這么新?這是不是復制品?”(我去博物館都有雇個講解員的習慣,雖然大多數(shù)講解完之后覺得錢白花了)講解員回答說:“這是真品,因為當時發(fā)現(xiàn)時,這一批窖藏都用草木灰厚厚的包裹著。這兩個展柜里面的青銅器都是出于一個窖藏,你沒發(fā)現(xiàn)它們都非常新嗎?”

墻盤內底部鑄刻有18行銘文,共計284字。追述了列王的事跡,歷數(shù)周代文、武、成、康、昭、穆各王,并敘當世天子的文功武德,然后敘述自己祖先的功德,從高祖甲微、烈祖、乙祖、亞祖祖辛、文考乙公到史墻,頌揚祖先功德,祈求先祖庇佑,是典型的追孝式銘文。從這件出土文物上鑄刻的6代先王的謚號和《史記》中記載的完全一致,說明司馬遷寫對于他1000年前的事情是完全真實的。

該盤銘文字體為西周時期的標準字體,其字形整齊劃一,筆式流暢,是不可多得的書法佳作。

該窖藏中還出土了一件非常大、非常漂亮的“折觥”,同藏在寶雞周原博物院。出土的觥本來就少,這件觥,完全可以稱得上觥王。

如果你去西安旅游,不妨租輛車開到周原博物院,去看看當年周的發(fā)源地,感受一下周初的建筑,再去看下墻盤、折觥,體會一下“太漂亮了!”的感覺。

2003年1月陜西寶雞眉縣馬家鎮(zhèn)楊家村發(fā)現(xiàn)了一青銅器窖藏,出土了27件青銅器,其中鼎12件,鬲9件,壺2件,盤、匜、盂、盉各1件,器物主人叫逨。中國青銅器博物院為這批楊家村窖藏單獨設立了一個名為“盛世再現(xiàn)”的展館。

而這里最出名的就是這件“逨盤”,第三批國家禁止出國展覽文物。

盤內底鑄銘文21行372字,記載了單氏家族8代人輔佐西周歷代周王征戰(zhàn)、理政、管治林澤的歷史。

逨盤上實際共提到十二位周王: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龔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宣王,僅未及西周的末代周王幽王。逨盤銘文上的西周王世印證了《史記·周本紀》的記載,與殷墟卜辭印證《史記·殷本紀》的商王世系有著同樣重大的學術意義。逨盤銘文所載的西周各王世的重要史事,與文獻、從前發(fā)現(xiàn)的金文的記述基本吻合,如文王、武王的克殷,成王、康王鞏固開拓疆土,昭王征楚,穆王四面征戰(zhàn)等等。

因為該盤是銘文最多的盤,被稱為中國第一盤。在出土前第一盤的位置一直被散氏盤(357字,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所占有。那么現(xiàn)在我提出一個問題,大家思考一下,墻盤只有290字,為什么能進入第一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而逨盤是字最多的,把臺北故宮的鎮(zhèn)館之寶都給征服了,卻是第三批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評第一批禁出文物是2002年,而逨盤是2003年才被刨出來的。

不知不覺又寫了這么多,我發(fā)現(xiàn)西周晚期的毛公鼎、散氏盤、胡簋、晉侯穌鐘、多友鼎、虢季子白盤都還沒寫呢,于是我趕緊踩了腳剎車。本來取名(周)篇,沒寫一點覺得量有點多,果斷改成(西周)篇,繼續(xù)寫著寫著卻發(fā)現(xiàn)西周的還是太多,最后改成了(西周)上篇,可見西周的重器二次方實在是太多、太值得詳細寫了。還是請大家靜候下篇吧。

如果大家覺得我寫的還行,不妨轉發(fā)一下。您的鼓勵是我的動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鎮(zhèn)錧之寶何尊銘文里講了什么故事?
青銅器何尊:銘刻著最早的“中國”
“中國”兩個字最早出現(xiàn)在這件國寶上,就放在寶雞
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以為尊,我有“中國”——來自3000多年前的信
大國重器大克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