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一次、兩次的忽視,沒關系,但次數(shù)多了,孩子會覺得“不管我說什么,媽媽都不會關注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這樣久了,孩子會變得敏感,也不那么愿意跟父母說話了。
但二胎,歷來就存在著一個通病,那就是‘偏心’。為了讓兩個孩子相親相愛的成長,我們心里一再的告誡自己,“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千萬不能偏了一個人?!?/div>
現(xiàn)實生活告訴我們,偏心一定會有,只是程度的多和少而已。
《唐山大地震》大家都看過了吧:
地震后,一對兒女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面對只能救一個的艱難抉擇母親忍痛選擇了兒子方達,很幸運女兒方燈后來也在這次災難中活了下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為養(yǎng)女。
但女兒卻因為怨恨母親偏心,怨恨說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經(jīng)歷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頭都不愿回家認親,和家人足足分離了三十二年。
電影有時會夸大一些場景,但生活中重兒輕女或是重小輕大的家庭不勝枚舉。一般,家里兩個孩子爭奪一個玩具,媽媽走過來處理,一定會說,“你不能讓著你弟弟一下嗎?你都多大了還玩這個,快給弟弟玩。”
我想,有過兄弟姐妹的,一定會有這種經(jīng)歷。明明自己也想要,卻只能被要求讓給弟弟妹妹,只因自己是大的那個孩子。
大量研究表明,父母偏心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也會讓他們更容易憎惡受寵的另一手足,千萬不要讓你不注意的偏心,毀了一個家庭。
第三名:在別人面數(shù)落孩子
傷害值:★★★★☆
在父母眼里,最優(yōu)秀的孩子始終是“別人家的孩子”。
每次放學回家,總能看見一群家長圍在一起聊天,談話間還會時不時用嫌棄的眼神看向自己的孩子,或者用手戳他們的腦門:
“我們家孩子語文英語還行,但數(shù)學太差,哪回要能考及格我做夢都能笑醒”
“你家女兒多聽話啊,哪像我家兒子,一天天跟我唱反調(diào)”
“起碼你們孩子還各有所長,我兒子現(xiàn)在心思完全不在學習上,整天就知道玩…”
……
我知道很多父母,并不是真的打心里覺得孩子一無是處,而是覺得這樣的打擊孩子,能讓孩子學習更有動力,就像老話說的“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這么做都是為了他好,等他長大會理解的。
可孩子縱使再小,也有自己的自尊心。當著外人的面嘲諷孩子,只會讓他們的內(nèi)心更封閉,更加不想和外界接觸,而且這種自卑感就像噩夢一樣,伴隨孩子一生。
第二名:拿孩子撒氣
傷害值:★★★★☆
每個孩子都會遭遇這種情況:但凡父母任何一方受了氣,一瞧孩子在呢,一準就拿孩子撒撒氣。
反正孩子是自個生的,吃穿住行都供著,每天累死累活都是為了他,偶爾當當出氣筒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把自己在外頭或者是在伴侶那受的氣一股腦兒全發(fā)泄在孩子身上,比如孩子只是坐著看會電視,你劈頭蓋臉一頓罵:“看什么電視啊,整天就知道看電視,看電視能給你吃還是給你穿?看了電視你就能讀大學了?你還不高興了是吧,你給我關了,一邊去!”
對孩子而言,這種不知緣由的撒氣會使孩子處于一種擔驚受怕的狀態(tài),不知何時何地又要受氣,孩子過慣了這種生活,就很難建造屬于自己的自信,也會喪失對家庭的安全感。
建議各位爸媽,當脾氣上來的時候,先離開去洗把冷水臉,深呼吸幾口,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替罪羊,因為這些舉動有時會讓你后悔十年。
第一名:父母吵架
傷害值:★★★★★
無數(shù)的實驗都表明了,一對總是吵架的父母,必定會養(yǎng)出一個靈魂流浪的孩子。經(jīng)常在孩子勉強肆無忌憚的爭吵,然后你以為事后的一句道歉就可以“風雨之后見彩虹”?
殊不知,父母針鋒相對、言語上兵戎相見的場景,對小孩造成的心理陰影,三生三世都挽救不回來。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余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diào)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兇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長期生活在爭吵的家庭中,會出現(xiàn)兩個極端:要么是膽小、自卑、懦弱,要么是崇尚武力,認為爭吵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
無論哪種,都不是一個正常的心態(tài),并且很遺憾的告訴你,這種想法一旦形成,即便成年后,也不能輕易消除。
孩子是父母的一部分,但父母卻是孩子的全部,孩子一出生就所擁有的,也就是父母,因此父母對孩子影響非常大。
有時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成為溫暖孩子一生的陽光,但也可能成為沒有煙火的武器。
所以,一等的父母不一定是最富有的,但一定是最懂得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