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原文】【注釋】及【譯文】1
大學(xué)天子命之?dāng)?,然後?wèi)學(xué)。小學(xué)在公宮南之左,大學(xué)在郊之往彼曰之。出也,枝莖漸益大。勢有日新不巳者然道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在存也。居也明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照臨四方曰明明德順于地者,德也,在親近也。愛也。慈惠保民,親也民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nóng)民,有工民,在止象草木出有址,足也。停也。息也于往也至到此曰至善德之建也。
大學(xué)的使命,在明道立德,在親愛民眾,在追求完美。
知心徹為知。是是非非謂之知止而后有名萬物之母。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定安也。純行不二曰定,定而后能勝任也靜息也。和也。恭己鮮言曰靜;靜而后能安徐也,止也。和好不爭曰安;安而后能慮謀思也。度也。旅也;慮而后能得行有所得也。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知曉了起點和目標就確定了前進方向,方向確定就能內(nèi)心寧靜,內(nèi)心寧靜就能安身立命,身安命立就能思慮前行,思慮前行就能獲得成功。
物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有本木下曰本。草木之根柢也末木上曰末。端也,顚也,盡也,事上治人者,事也有終極也,窮也。盡也始初也。知所先前也,早也后次也,遲也,則近親也,附也道通于天者,道也矣。
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末梢,任何事情都有終點和開始;知曉了事物本末始終的先后順序,就走上了成功之道。
古久也,始也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四海之內(nèi),天地之間者,先治理也。校也其國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欲治其國者,先齊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其家大夫之邑曰家。居其地曰家。室為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nèi)。女有家,男有室,無相瀆也;欲齊其家者,先修治也。治性之道,必審己之所有餘,而強其所不足其身我也。親之枝也;欲修其身者,先正剛健中正其心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欲正其心者,先誠信也。敬也。純也,無僞也,眞實也其意志也。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也;欲誠其意者,先致送而必至其処也其知識也,覺也;致知在格度也,量也。言有物而行有格也物四時之散精為物。有物有則。事也。
有志于明道立德光照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邦國;想要治理好自己的邦國,先要絜齊自己的家室;想要絜齊自己的家室,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行為;想要修養(yǎng)自身的行為,先要中正自己的本心;想要中正自己的本心,先要誠守自己的意志
;想要誠守自己的意志,先要覺悟自己的智慧;覺悟智慧的途徑是格法物性。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正也。和也。均也。
格法物性就能覺悟智慧,覺悟智慧就能誠守意志;誠守意志就能用心中正;用心中正就能修養(yǎng)自身行為;修養(yǎng)自身行為就能絜齊家室;家室絜齊就能治理邦國,邦國治理就會天下和平。
自從也天子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以至到也于庶人務(wù)四支之力,修耕農(nóng)之業(yè),以待令者,庶人也,壹專一也。都是則也皆同也以用也修治也身為本根本。其本亂不治也。水正絕流曰亂而末木之竆也治者否不也。閉不行也矣。其所厚重也。山陵之厚也者薄草叢生為薄,而其所薄者厚,未猶不也之有也!
上自世界領(lǐng)袖下至平民百姓,無一例外都要以修行自身為根本。若根本錯亂而想要末節(jié)順理成章,是不可能的。重視修身卻變得刻薄,忽視修身卻能成功,是不會有的事。
《康誥告也。敎也》《尚書·周書·康誥》曰言也:“克能也。勝心也。勝己之私謂之克明德。”《大太,大也。如大極、大學(xué)、大初、大廟類甲》《尚書·商書·太甲》曰:“顧還視也。瞻也。迴首曰顧諟正也。與是通天顚也。至高在上。居高理下,爲(wèi)物鎭也之明命使也。敎令也。大曰命,小曰令。上出爲(wèi)命,下稟爲(wèi)令。”《帝上帝,天也。德象天地曰帝。德合天者稱帝。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察道者帝,通德者王典經(jīng)也。法也。五帝之書也》《尚書·虞書·帝典》曰:“克明峻大、崇高德?!苯远甲悦饕病?br>《尚書·周書·康誥》說:“能弘揚光明的品德?!薄渡袝ど虝ぬ住氛f:“信守這上天賦予的光榮使命。”《尚書·虞書·帝典》說:“堅持光明真理,彰顯美德品行”。都是以身作則彰明美德。
湯成湯,商朝的開國君主之盤書之竹帛,琢之槃盂銘銘其器以自警之詞也曰:“茍茍草也。所居饒之,因以爲(wèi)氏。《山海經(jīng)》茍草,服之美人色。類似像青苔一樣攀附于物很難剝離,因此適應(yīng)性強,易于生長。野草、藤蔓叢生雜亂。日新初也,日日出於東日新,又手也,自下往上的手,與爪方向相反。更也。復(fù)也日新日新其德?!?br>成湯的銘盤上刻著:“茍草日益豐饒,太陽每天更新,修為天天向上?!?br>《康誥》《尚書·周書·康誥》曰:“作起也新民。”
《尚書·周書》中的《康誥》篇說:“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yīng)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要振作封給你的新邦民?!?br>《詩》《詩經(jīng).大雅.文王》曰:“周周朝雖舊邦封竟之內(nèi)曰國曰邑。大曰邦,小曰國,其命天之令也維思也。爲(wèi)也,謀也新?!?br>《詩經(jīng).大雅.文王》說:“周朝雖然是老邦國,但他的使命是不斷思新圖強。”
是故所以君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子或稱君子何?道德之稱也無所不用其極盡也。
所以,君子無時無處無事不追求完美至極。
《詩》《詩經(jīng)·商頌·玄鳥》云:“邦畿ji疆也千里古者王國千里曰王畿,王畿外四面皆有九畿,謂侯甸男采衞要內(nèi)六服,夷鎭藩外三服,惟民所止停也,息也。”
《詩經(jīng)·商頌·玄鳥》說:“邦國京城千里轄區(qū),都是老百姓向往安居的地方?!?br>《詩》〈詩經(jīng)·小雅·綿蠻〉云:“緡mián蠻小鳥貌黃鳥,止棲息于丘隅角落。”子孔子曰:“于於也,居也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經(jīng)·小雅·綿蠻》說:“自由自在的黃鳥,棲息在山岡丘陵林木之上?!笨鬃诱f:“連黃鳥都知道它該棲息在什么地方,難道人還不如鳥兒嗎?”
《詩》《詩經(jīng)·大雅·文王》云:“穆穆禾也,成熟,深沉,莊重文經(jīng)緯天地曰文王有天下曰王,於wu緝繼續(xù)熙光明敬夙夜恭事曰敬止!”為成也。造作人君尊也。掌令者也。賞慶刑威曰君,止于仁親也。養(yǎng)之,長之,假之,仁也。上下相親謂之仁;為人臣仕于公曰臣。事君不貳是謂臣,止于敬;為人子子也者,親之后也止于孝子承老也。善事父母者;為人父父者子之天也,止于慈親愛利子謂之慈,惻隱憐人謂之慈;與國人交共也,合也。爲(wèi)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止于信誠也。言合于意也。專一不移也。定身以行事謂之信。守命共時之謂信。
《詩經(jīng)·大雅·文王》說:“儀表堂堂、端莊謙恭的文王啊,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終莊重謹慎,光芒普照高山仰止!”作為領(lǐng)導(dǎo)者,要做到仁愛為本;作為下屬,應(yīng)該以謙恭敬業(yè)立身;作為子孫,必須以忠孝為行;作為父母,要以慈愛為懷;與朋友交往,要以講信用為根本。
《詩》《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澳》云:“瞻臨視也彼對此稱彼也淇淇水,源出河南省淇山,流入衛(wèi)河澳yu彎曲處,菉lù似竹,高五六尺竹猗猗美盛貌。有斐有文采的君子,如若也切治骨謂之切如磋象謂之磋,如琢玉謂之琢如磨石謂之磨,切磋琢磨,乃成寶器。瑟庖犧所作弦樂也。矜莊貌。潔鮮貌??b密之貌兮僩威武貌。寬大也兮,赫火赤貌。明也。顯也。發(fā)也兮喧大語也兮。有斐君子,終從始至終不可諠遺忘兮!”如切如磋者,道言也學(xué)識也。覺悟也。學(xué)之爲(wèi)言效也。君子學(xué)以致其道。君子之於學(xué)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信心也。嚴謹貌栗謹敬也??謶?,戒懼也;赫兮喧兮者,威尊嚴也。猛以剛果,彊義執(zhí)政曰威儀度也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長也。大也。茂也德日新之謂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不識也。忽也。遺忘也也。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澳》里:“看那淇水彎彎的岸邊,菉竹青青柔美茂盛。那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就像精細切磋加工的寶器,就像悉心雕琢打磨的美玉。他莊重慎密而寬厚開朗,儀表堂堂聲名顯赫。如此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始終不能夠忘記?。 薄熬拖窬毲写杓庸毱鳌?,是說學(xué)習(xí)悟道的方法;“如悉心雕琢打磨美玉”,是說自我修煉的方法;“莊重慎密而寬厚開朗”,是內(nèi)心自信嚴謹而又恭敬戒懼;“儀表堂堂身名顯赫”,是能以身作則而威武莊嚴;說“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始終不能忘記??!”是由于他堅持不懈修身養(yǎng)性追求完美道德品質(zhì),所以使人難以忘懷。
《詩》《詩經(jīng)·周頌·烈文》云:“於為。居也戲軍之旌旗也!諸侯罷戲下,各就國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不忘?!本磷鹨??;侍炀烀儆兴暮?,爲(wèi)天下君。天子,諸侯,及卿大夫凡有地者,皆曰君。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婦稱夫曰君。封號曰君。君也者,掌令者也。子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諸侯之子稱公子。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賢任官惟賢材其賢多才也。有善行也。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yè)而親愛也。慈愛之心曰親。慈惠保民,親也其親父母也。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九族也。親者屬也,小好問則裕,自用則小。群小。人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發(fā)含齒,倚而食者,謂之人。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能與天地合德。能復(fù)生艸木而成果實。小人,平民百姓樂喜樂也。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其樂樂者,天地之和也。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而利其利吉也,宜也。利者,義之和也,此以因此沒世去世不忘也所以窮上成文也。
《詩經(jīng)·周頌·烈文》云:“作為天下的領(lǐng)袖人物,先代的周文王真是令人難以忘懷的榜樣??!”在位的君王能夠尊崇重用賢人而親愛下屬的九族眾人,一般平民百姓也能夠享受安樂、獲得利益。因此人們世世代代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子曰《論語·顏淵》:“聽聆也。斷也。凡邦之小治,則冢宰聽之訟爭財曰訟。以手曰爭,以言曰訟,吾我也猶道也。謀也。圖也。使民決嫌疑人也,必果也也使無亡也。不有也訟乎!”無情實也。虛則知實之情者不得盡其辭訟也。說也。釋也。大象人形。天大地大人亦大畏民民以君爲(wèi)心,君以民爲(wèi)體志意也。志者,心之所之也。此謂論人論事得其實也知識也,覺也。喩也。心徹為知本。此謂知是是非非謂之知。官人應(yīng)實曰知之是也,適也,往彼曰之至達也,由此達彼也。到此曰至也。
孔子《論語·顏淵》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力求使人明白道理,目的是不再發(fā)生爭訟?!弊岆[瞞實情的人不能花言巧語,特別要敬畏民眾的心愿。這才是明白了根本。這就是學(xué)而習(xí)之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所謂論人論事得其實也誠信也。敬也。純也,無僞也,眞實也其意使意念真誠者,毋其意禁止,其言曰毋也自己也。躬親也欺自昧其心也。如若也,同也惡wu憎也,疾也。忌也。有過而人憎之曰惡惡e不善也。醜陋也臭xiu凡氣之總名,如好愛而不釋也好美也,善也色顏氣也。采色。物景,此之謂稱其言自慊快也,足也故君子必慎謹也。誠也。德之守也其獨單也也!
所謂誠守自己的意志,是說不要欺騙自己內(nèi)心。像厭惡腐臭的氣味,像喜愛美好的色采,一切都發(fā)自內(nèi)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必定獨處時也保持謹慎。
小人閑闌lán也。從門,中有木。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居居其所也為施也。成也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順從貌。閉藏貌然,揜覆也其不善,而著明也其善吉也。良也,佳也。人之視看也。明也己身也。私也,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誠者,眞實無妄之謂于中心也。內(nèi)也,形現(xiàn)也于外表也。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無惡不作,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藏順從,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標榜夸耀自己的好處。人看自己,就像看到肺肝一樣清楚,掩蓋有什么用呢?這就是內(nèi)心的真誠一定會表現(xiàn)到外形上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必定獨處時也保持謹慎。
曾子曰:“十目所視瞻也,十手所指,其嚴威也。戒也。寒氣凜冽曰嚴乎極也!”富豐於財也潤澤也,滋也,益也屋居也,舍也,德潤身軀也。總括百骸曰身,心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廣大也。闊也體身也。四支也胖心胸寬廣,身體舒泰安康。故君子必誠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其意。
曾子說:“十只眼睛看著,十只手指著,這是最嚴格的監(jiān)督了!”財物富足可以美飾房屋,品德高尚卻可以修養(yǎng)自身,心胸寬廣就會身體舒適神情安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必定會誠守自己的意志。
所謂修身在正方直不曲謂之正其心人心,在身之中。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者,身躬也,象人之身。軀也??偫ò俸≡簧怼I硪舱?父母之遺體也。身也者,親之枝也有所忿恨也,怒也。通作憤懥怒也,則不得其正是也;有所恐恐有驚惶之意懼也懼懼乃畏怕之實,則不得其正;有所好hào愛而不釋也樂lè喜樂也。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愁也。思也患禍也,疾也。惡也,苦也,則不得其正。
所謂修身養(yǎng)性在于平正心神,是因為自身怨憤發(fā)怒時就不能實事求是;驚慌畏懼時就不能實事求是;喜樂愛好時就不能實事求是;憂愁疾患時就不能實事求是。
心不在焉安也,視看也而不見顯露也,聽聆也而不聞知聲也,食茹也,啗也而不知其味滋味也。五味,金辛木酸水鹹火苦土甘。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心神不專注,就會視而不見其形,聽而不聞其聲,吃東西不知道滋味。這就是修身養(yǎng)性關(guān)鍵在于平正心神的原因。
所謂齊整也。無偏頗也。莊也,肅也。正也。中也。和也。好也。執(zhí)心克莊曰齊。資輔就共曰齊。為齊敬也。齊明而不竭其家居其地曰家。天子諸侯曰國,大夫曰家。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天子無外,以天下爲(wèi)家。室為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nèi)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也。親謂仁恩。慈惠保民,親也。近也。躬也愛親也,恩也,惠也,憐也,寵也,好樂也,吝惜也,慕也,隱也。嗇於賜與曰愛而辟與僻同,偏也,邪也。傾也,側(cè)也焉,之其所賤下也,不貴也。卑也。輕賤惡憎也,疾也。忌也而辟焉,之其所畏畏懼。心服也。怯也。敬肅也。警也。恭也,愼也而辟焉,之其所哀哀傷也。憐也,愛也。恭仁短折曰哀矜憐也。苦也而辟焉,之其所敖同傲。慢也。妄也。敖者,矜慢在心之名惰懈也,怠也。不恭也。不敬也。怠也而辟焉。故好愛而不釋也而知其惡不善也。醜陋也。瑕也,惡憎也,疾也。忌也而知其美甘也。嘉也,好也者,天下鮮盡也。善也。明也。好也。罕也。寡也。少也矣!故諺俗言也。傳言也有之曰:“人莫無也,勿也,不可也知其子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有夫婦,然後有父子。人君愛養(yǎng)百姓曰子之惡,莫知其苗凡草初生亦曰苗。衆(zhòng)也之碩大也。充實也?!贝酥^身不修飭也。葺理也不可以齊其家。
教齊家人先要修煉好自身是因為,自己對親愛的人會偏心;對鄙視厭惡的人會有偏見;對敬畏和憐惜的人會有偏向;傲慢懈怠看人會有偏差。因此,能看到自己喜愛的人也有缺點,看到自己厭惡的人也有長處,這樣天下就會明善盡美。所以諺語說:“人看不見自己孩子壞的一面,看不見初生苗木會成長壯大?!边@就是不修養(yǎng)自身就不能教齊家人的道理。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而能教以善先人謂之?dāng)溔苏邿o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于國:孝善事父母者。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五宗安之,慈惠愛親,秉德不回,協(xié)時肇享,大慮行節(jié),曰孝者,所以事大曰政,小曰事君子稱父母曰君。尊也。至尊也。慶賞刑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也;悌善兄弟也者,所以事奉也長老也也;慈愛也。父母之愛子也。柔也,善也,仁也者,所以使令也,役也。令人治事也。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眾三人爲(wèi)眾。多也。眾者,爲(wèi)人下者也也。
治理國家必須先教齊自己的家人,是因為連家人都不能帶領(lǐng)好而要教化他人是沒有的事。所以,德高位尊的君子在家里就能成功地為治理國家做出示范:以忠孝侍奉父母和君王;以恭敬善待兄長和同事;以慈愛領(lǐng)導(dǎo)子女和眾人。
《康誥》《尚書·周書·康誥》曰:“如若也,同也保安也。全之也,佑也。養(yǎng)也。赤子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边@是周成王告誡康叔的話,意思是保護平民百姓如母親養(yǎng)護嬰孩一樣心誠求索也。覓也,乞也之,雖不中zhòng矢至的曰中。應(yīng)也。合也,不遠遙遠也矣。未有學(xué)養(yǎng)育也,畜也,長也。子而后嫁女適人也。自家而出,謂之嫁者也!
《尚書·周書·康誥》記載,周成王告誡康叔“保護平民百姓要像母親養(yǎng)護嬰孩一樣”。內(nèi)心真誠地去追求,即使達不到目標,也不會相差太遠。沒有人先學(xué)會了養(yǎng)育孩子再出嫁的?。?br>一家仁上下相親謂之仁。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國興舉也。起也。悅也。盛也仁;一家讓謙也。退也。先人後己謂之讓。詰責(zé)以辭謂之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欲物也。愛財曰貪,愛食曰婪戾曲也。乖也,罪也。不悔前過曰戾,一國作興起也。造也亂水正絕流曰亂。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其機要也,會也,密也。天機,天眞也。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如此。此謂一言發(fā)端曰言,答述曰語。直言曰言。自言曰言。僨fèn僵也。覆敗也。敗,壞事,一人定安也。靜也,正也,凝也,決也。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國。
一家人上下相親力行仁愛,整個國家也會大興仁愛之心;一家人謙遜禮讓,整個國家也會大興禮讓之風(fēng);作為一國的君王,一人貪婪暴虐,整個國家就會混亂無序。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叫做一句話就會壞事,一個人可以安邦定國。
堯高遠也。古唐帝。陶唐氏之號。至高也舜,舜草也。至大也。有虞氏之號。虞舜者,名曰重華。相傳因四岳推舉,堯命他攝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鯀、共工、餞兜和三苗等四人。堯去世后繼位,又咨詢四岳,挑選賢人治理民事,并選拔治水有功的禹為繼承人。堯帝和舜帝,歷來被認為是圣君的代表帥主也,率也,統(tǒng)也,領(lǐng)也天下以仁,而民從相聽也。隨行也之;桀雋俊桀。千人曰英,萬人曰桀。賊人多殺曰桀。夏代最后一位君主紂帝辛。殘忍捐義曰紂。殘義損善曰紂。即殷紂王,商代最后一位君主。二人歷來被認為是暴君的代表帥天下以暴猝cù也。敢行暴虐nüè侵害而民從之。其所令律也,法也,告戒也反覆也其所好愛而不釋也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果也,得也,取也,質(zhì)也,寀也諸之也,於也己身也而后求索也。覓也,乞也諸人,無亡也。不有也諸己而后非責(zé)也諸人。所藏匿也。蓄也乎身我也。躬也不不然也,不可也,未也恕仁也。明也。以心度物曰恕。以己量人謂之恕。推已及物爲(wèi)恕,而能喻告也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堯舜用仁愛率領(lǐng)天下,老百姓聽從隨行;桀紂用暴政統(tǒng)帥天下,老百姓也聽從隨行。律法號令和自身行為相反,老百姓就不會服從。所以,品德高尚的領(lǐng)導(dǎo),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先不做,然后才責(zé)令別人不這樣做。不采取這種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讓別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國家必須先齊敬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如果不能心懷仁愛親身躬行,而能夠曉喻引導(dǎo)別人,沒有這樣的事。所以治理國家的前提是教齊自己的家人。
《詩》《詩經(jīng)·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少好貌夭色愉貌,其葉蓁蓁草盛貌。之此也子女子亦稱子于歸女嫁也,宜所安也。適理也。和順之意其家人?!币似浼胰?,而后可以教作敎上所施,下所效也。以善先人謂之?dāng)渿恕?br>《詩經(jīng)·周南·桃夭》說:“桃花嬌嫩鮮美,枝葉潤澤茂盛,這個姑娘出嫁了,和睦親善全家人。”讓全家人都和睦親善,然后才能夠教化引領(lǐng)國人。
《詩》《詩經(jīng)·小雅·蓼 蕭》云:“宜兄長也。男子先生爲(wèi)兄宜弟順也,言順於兄。後生爲(wèi)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
《詩經(jīng)·小雅·蓼蕭》說:“兄弟和睦安順。”兄弟和睦安順了,然后才能教化國人。
《詩》引自《詩經(jīng)·曹風(fēng)·鸤鳩》云:“其儀容也。宜也。得事宜也。象也,法也。度也。上者,下之儀也不忒更也。變也。疑也。差也,正守一以止也。定也。直也。內(nèi)外賔服曰正是以日爲(wèi)正則曰是。此也四國?!逼錇槭┮病3梢哺缸有值茏銤M也,止也法效法也,而后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詩經(jīng)·曹風(fēng)·鸤鳩》說:“容貌舉止莊重正直,成為四方國家的表率?!弊鳛楦缸有值艿难孕信e止都足以值得效法時,老百姓才會去效法學(xué)習(xí)。這就是要治理國家必須先從做好家人起樹立榜樣。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老老七十以上曰老而民興起也。盛也。舉也。悅也孝善事父母者。順於道,不逆於倫。五宗安之,慈惠愛親,秉德不回,協(xié)時肇享,大慮行節(jié),曰孝;上長善也。大也長齒高也。位高也而民興弟與悌通。善兄弟也;上恤收也,賑也。相愛也孤無父也。窮民之一曰孤而民不倍反也。是以君子有絜結(jié)也,度也。約束也矩正方之則也。法也。儀也之道也。
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是因為,在君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會孝順自己的父母,君王尊重長輩,老百姓就會尊重的兄長;君王體恤救濟孤兒貧民,老百姓就不會背叛。所以君王總是奉行以身作則、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所惡憎也,疾也。忌也。恥也于上毋止之也以使令也,役也下;所惡于下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毋以事奉也上;所惡于前先也毋以先前也,早也后遲也;所惡于后毋以從就也前;所惡于右左之對也毋以交友也。共也,合也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如果厭惡上級的行為就不要這樣去役使下屬;如果厭惡下屬的行為就不要這樣侍奉上級;如果厭惡以前的行為以后就不要繼續(xù)這樣;如果厭惡以后的結(jié)果就不要跟從前人的做法;如果厭惡右位的行為就不要使之流傳到左位;如果厭惡左位的行為就不要使之流傳到右位。這就叫做絜矩之道。
《詩》《詩經(jīng)·小雅·南山有臺》云:“樂安樂只zhǐ是也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美也,善也好相善也。愛而不釋也之;民之所惡不善也。恥也惡憎也,疾也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詩經(jīng)·小雅·南山有臺》說:“安樂無比的君王,是老百姓的父母?!崩习傩盏南矏劬褪撬南矏?,老百姓憎惡的他就憎惡,這就是老百姓的父母。
《詩》《詩經(jīng)·小雅·節(jié)南山》云:“節(jié)止也。止也,檢也,制也。高大彼對此稱彼也南山指終南山,在陜西省西安市南,維係也。綱也石山骨也。山體曰石巖巖高峻貌。赫赤也。炙也赫顯也。發(fā)也師師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範也。法也,效也敎人以道者之稱也。太師,周代的三公之一尹正也。衆(zhòng)正官之長也。天子之相稱師尹。尹氏民具俱也。爾汝也。瞻仰視曰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謹也。誠也。德之守也。辟邪也。傾也,側(cè)也則法也。常也為天下僇辱也。通“戮”,殺戮矣。
《詩經(jīng)·小雅·節(jié)南山》說:“巍峨高峻的終南山,巖石聳立。權(quán)位顯赫的尹太師啊,百姓都仰望著你。”統(tǒng)治國家的人不能不謹慎。法度有所偏辟,就會被天下人侮辱殺戮。
《詩》《詩經(jīng),大雅·文王》云:“殷中也,正也。大也。衆(zhòng)也。凡盛皆曰殷。國號。契始封商,後盤庚遷都殷墟,改號曰殷之未喪亡也。失位也師衆(zhòng)也。人也。大衆(zhòng)也。範也。法也,效也。敎人以道者之稱也。師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克能也。勝也。能勝此物謂之克也。勝己之私謂之克配匹也,媲也,對也,當(dāng)也,合也上帝天也。儀宜也監(jiān)察也。觀也。視也于殷,峻高也。險也,長也。大也命使也。猶道也不易變易。改弦易轍。”道治也。所行道也。得與人契合曰相得眾多也。三人爲(wèi)眾。坤爲(wèi)眾。則得國,失縱也眾則失國。
《詩經(jīng)·大雅·文王》說:“殷朝沒有喪失道德民心時,能夠符合上天的要求。應(yīng)該借鑒殷朝,捍衛(wèi)使命保持不變?!敝螄赖妹裥木湍莒柟贪l(fā)展,失去民心就會失去國家。
是故君子先慎誠也。德之守也乎德。有果也,得也,取也,質(zhì)也德此近也有人,有人此有土地之吐生物者也,有土此有財人所寶也。可入用者也,有財此有用使也。功用,德始也。本原者,本也;財者,末終也。無也,弱也,遠也也。外表也。遠也本內(nèi)裏也。中也末,爭競也民施予也。用也,加也奪彊取也。是故財聚斂也。積也則民散不自檢束爲(wèi)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宣也。發(fā)端曰言,答述曰語悖逆也。上下反覆而出自中而外也者,亦悖而入入者,逆而不順,貨貨者,化也。變化反易之物悖而入進也。納也,得也者,亦悖而出吐也。
因此君王首先要誠守道德。有德行才會有人跟隨,有人跟隨才能耕種土地,耕種土地才能生產(chǎn)財貨,有了財貨才能供給使用。道德是開始和根本,財貨是結(jié)果和末梢。表面上講道德而實際中卻重財貨,與老百姓競相爭利強取豪奪。所以說財貨聚集民心渙散;散財于民則會凝聚人心。因此說出悖逆不道的話會返回自身,不義得來的財物會吐出去。
《康誥》曰:“惟凡思也。有也,爲(wèi)也,謀也,伊也命不于曰也。又往也常恆也。久也?!钡理樢?。從也善良也,佳也則得之,不善則失縱也。錯也,過也,遺也之矣。
《尚書·周書·康誥》說:“要知道天命不是恒久不變的。”遵道行善就會得到上天的保護,不行善道便會失掉上天賦予的使命。
《楚書》楚昭王時史書。楚昭王派王孫圉(yu)出使晉國。晉國趙簡子問楚國珍寶美玉現(xiàn)在怎么樣了。王孫圉答道:楚國從來沒有把美玉當(dāng)作珍寶,只是把能利生民,能安社稷的善人看作珍寶。當(dāng)時楚有臣名觀射父,能作命辭,取重于諸侯;又有臣名左史倚相,多讀古書,練達典故,使主君能保先世之業(yè),故楚國寶之曰:“楚國無以為寶珍也。珍寶。人所保也。,惟善以為寶”。
《國語·楚語》中說:“楚國沒有把美玉當(dāng)作珍寶,只是把善人美德當(dāng)作珍寶。”
舅犯晉文公重耳的母舅,名狐偃,字子犯曰:“亡失也。逃也人指晉文公重耳。在先晉文公做公子時,晉獻公因受驪姬的讒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縊而死。重耳避難逃亡在外,故稱亡人。遍歷曹、衛(wèi)、齊、楚,至于秦國。到秦國時,他父親獻公薨逝,秦穆公勸文公興兵復(fù)國以為晉君,舅犯教文公對說:“我出亡之人,不以富貴為寶,只以愛親為寶,若是有親之喪,而無哀傷思慕之心,卻去興兵爭國,便是不愛親了,雖得國,不足為寶也。”無不也。不有也以為寶瑞也。符璽也,重也,貴也,仁忍也。親也。上下相親謂之仁。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親愛也。慈惠保民,親也以為寶。”
晉文公重耳母舅子犯說:“流亡在外的人不以爭奪君位為貴重,而以仁愛親親為貴重?!?br> 《秦誓》《尚書·周書》中的一篇,秦穆公伐鄭失敗告誡群臣的誓詞曰:“若如也。汝也有一介獨也。際也。大也。善也臣牽也,事君也。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僕,斷截也。絕也。決也斷守善之貌兮無他邪也技能也。巧也。藝也。方術(shù)也,其心休美善也,慶也休儉也焉,其如從隨也。同也。往也,至也有容受也,包函也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美士爲(wèi)彥圣通也。睿作圣,其心好愛而不釋也之,不啻止也,猶言何止若自其口空也??谡咝闹T戶出進也。見也,遠也,實誠也,充也,滿也能容盛也。與頌通。勸也之。以能保養(yǎng)也。抱也我子孫黎民,尚上也亦總也,又也有利吉也,宜也哉始也!人之有技,媢怒也,不相視也疾患也。惡也。怨也以惡憎也,疾也之。人之彥美圣明,而違背也。避也,去之也之俾使也不通達也。推而行之謂之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謂也,稱也殆慢也。懈也哉!”
《尚書·周書·秦誓》說:“如有這樣一位大臣,忠誠老實沒有什么特別的技能,但他心胸善良儉樸,與人相處能大度包容。別人有能力,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樣;別人德才兼?zhèn)洌瑫膬?nèi)心喜愛,不僅在口頭上贊揚,而且能實實在在包容鼓勵。因此能夠保護我們的子孫和百姓的,舉薦重用他們有利于造福百姓!別人有本領(lǐng),就怨怒妒嫉排擠;別人德才兼美,便想方設(shè)法壓制使之不能通達,實在不能容納。因此不能保護我們的子孫和百姓,可說是怠慢失職的表現(xiàn)!”
唯獨也仁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人放逐也。棄也流放也之,迸bèng驅(qū)逐諸之也,於也四四方也夷東方之人也,不與和也同共也。合會也中中央,四方之中也國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jīng)九緯。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視也賢而不能舉稱也,揚也,拔也。立也,舉而不能先前也,早也,命東漢鄭玄認為應(yīng)該是“慢”字之誤。慢即輕慢也。見不善而不能退去也,退而不能遠遙遠也,過過失也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矯也,逆也人之性質(zhì)也。天命之謂性,災(zāi)天火也。害也必逮追也。及也夫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身我也。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直也。敬也。內(nèi)盡其心而不欺也。不貳也。無私也。厚也。危身奉上,險不辭難曰忠信不疑也,不差爽也。守命共時之謂信以得凡有求而獲皆曰得。與人契合曰相得之,驕恣也,自矜也泰甚也。侈也以失縱也。錯也,過也,遺也之。
仁義之君會流放這種奸佞小人,驅(qū)逐到邊遠的四夷之地,不和他們同處國家中央。這就是唯有仁義之君能做到對人愛憎分明。發(fā)現(xiàn)賢才而不能推舉提拔,推舉提拔而不能及早重用,就是輕慢;發(fā)現(xiàn)不善之人而不能罷免,罷免了而不能把他驅(qū)逐遠離,就是過錯。喜歡眾人所厭惡的,厭惡眾人所喜歡的,這是違背人的本性,災(zāi)難必定要降臨到自己身上。所以君王有通達成功的大道:必定是靠忠誠信義而獲得,驕奢放縱便會失去。
生進也。起也。出也。造也財穀也,貨也,賂也。物也。各是土地之物??扇胗谜咭灿写蟮溃荷弑娙藬?shù)多也,食謂農(nóng)殖嘉谷,可食之物之者寡少也,為作,造之者疾
速也。急也,用使也之者舒緩也,遲也,徐也,則財恒常也。久也足益也。添物也矣。仁者以財發(fā)起也。舒也,揚也。進也,行也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盡也者也,未有府庫國家收藏財物的地方財非其財者也。
生產(chǎn)財物有大道:生產(chǎn)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chǎn)的人勤勞,消費的人節(jié)省。這樣,財富便會保持增長。仁德的人仗義疏財以修養(yǎng)自身,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爭奪財利。沒有在上位的人好行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卻不好行忠義的;沒有忠義之人做事半途而廢的;沒有官府倉庫里的財物不是屬于國家的。
孟獻子魯國大夫,姓仲孫名蔑曰:“畜積也。養(yǎng)也馬乘指用四匹馬拉的車。畜馬乘是士人初作大夫官的待遇不察復(fù)審也于雞小獸豚獸之微賤者,伐冰之家指喪祭時能用冰保存遺體的人家。是卿大夫類大官的待遇不畜牛大牲也羊小曰羔,大曰羊,百乘之家擁有一百輛車的人家,指有封地的諸侯王不畜留也聚會也斂取也。收也之臣搜刮錢財?shù)募页?。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竊貨曰盜臣?!贝酥^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位高也國家而務(wù)趣也。專力也財用者,必自從也。用也小人矣。彼為成也善之,小人之使令也,役也為施也國家,災(zāi)害并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沒有辦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魯國大夫孟獻子說:“畜養(yǎng)馬匹擁有車輛的士大夫之家,就不要再去養(yǎng)雞養(yǎng)豬;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蓄養(yǎng)牛羊了;擁有百輛兵車的諸侯之家,不要留用聚斂財物的家臣。與其有聚斂財物的家臣,都不如有偷盜東西的家臣?!边@就是國家不應(yīng)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yīng)該以仁義為大利。執(zhí)掌國家大政卻想著聚斂財貨,這必定是小人在做的事情。如果要行推行善政,卻用小人去執(zhí)掌國家大政,天災(zāi)人禍就會一齊降臨,這時雖有賢能的人,也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國家不應(yīng)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yīng)該以仁義為最大利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