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瑪早年在集中營的回憶錄,印象最深的不是殺戮和恐懼,而是一個孩子頗為“幸?!钡纳?。這里的幸福當然是相對而言,但是不得不承認,孩子眼中的世界與成人世界存有巨大差距。整個世界的苦難瞬間坍塌的時候,孩子的目光也會聚焦于苦難之外的事物。對他們而言,世界不存在絕對的苦難,任何微小的快樂都可以與巨大的苦難所抗衡。幾年后,集中營解放了,克里瑪獲得了自由。多年后他每每回憶到這一刻,說他產(chǎn)生了一個近乎褻瀆的念頭:為了那種極度自由的感覺,所有那些被剝奪的歲月都是值得的。
用多年的苦難換取瞬間的快樂,這就是一個孩子氣的想法而已。多年后克里瑪回憶起這段經(jīng)歷還是覺得耿耿于懷,總覺得他是在美化童年的記憶,為苦難的歲月抒情。其實不然,苦難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雖然很難把苦難與快樂,苦難與幽默聯(lián)系到一起,但在一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中,苦難的土壤仍能滋養(yǎng)出幽默之花來,就如同恐懼能滋生出詩意——黑暗的詩意。
英國小說家瑪琳娜·柳薇卡的經(jīng)歷與克里瑪有相似的地方,1946年,二戰(zhàn)剛剛結(jié)束,她出生在難民營,但隨后不久就移民到了英國。烏克蘭的歷史對她而言,本來就是淡薄至極,更何況,一個孩子的童年中,快樂總是會大于苦難。
她的小說處女座《烏克蘭拖拉機簡史》的出版時,她已經(jīng)五十七歲了。遙遠的記憶中,那段苦難的歷史對她而言更像是一種審視與觀望,挑剔與打量,即從苦難中努力分辨出荒誕和幽默來。比如這本小說,剛開始讀,你很難不被這個怪異的書名所吸引,拖拉機簡史?不像小說……據(jù)說,這本書出版時經(jīng)常被誤放置進非小說的科技類,讀過的人寥寥無幾。但正是因為這個古怪的小說名字,口口相傳的好口碑,硬生生把其推進了暢銷書的行列。
用一種幽默的筆法書寫上一代人的苦難史,很難把握好分寸?,斄漳鹊穆斆髟谟?,她的幽默只針對現(xiàn)實的生活,對歷史的記憶碎片,或者說對家族史的回顧和整理中,幽默的筆法又變成了幾許荒誕。不要小看這種差別,歷史的苦難本就有幾分荒誕的意味,烏克蘭的歷史其實就是那個時代中大歷史的一個縮影。而現(xiàn)實的生活總需要幽默感的滋養(yǎng)。小說中有很多明暗線之分,明線是八十四歲高齡的父親想與三十六歲的瓦倫蒂娜再婚,理由是為了幫助她逃離烏克蘭的糟糕生活,移民到英國。兩個女兒薇拉和娜杰日達竭力阻止這個狐貍精侵占他們的家庭,一系列的矛盾好笑的故事由此而生。而暗線則關(guān)注于這個家族在烏克蘭的生存歷史——與大時代的歷史緊密相連,關(guān)于饑餓、恐怖、殺戮、戰(zhàn)爭。明線幽默有余,暗線荒誕無比。
小說的敘述者娜杰日達,是一位社會學女教授。她說,小時候媽媽常會講些家族故事,“但只講那些結(jié)局好的”;姐姐也會講故事,但是她的故事“千篇一律”,就是好人戰(zhàn)勝壞人那一套;而父親講述的故事“結(jié)構(gòu)復雜,意義含混,結(jié)局凄慘,此外還冗長離題,事實不清”。順便說一句,《烏克蘭拖拉機簡史》原本是做過工程師的父親完成的一部書,通過書寫拖拉機的發(fā)展史揭示技術(shù)的奴役的這一狀況。這些占據(jù)個人立場講述的故事讓她無從了解歷史和真相,于是她想講述自己的故事:把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楚,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講出來。
小說的微妙之處就在這里,講述故事的基礎(chǔ)在于,你掌握足夠多的歷史真相。但是對烏克蘭的歷史,從小移民到英國的娜杰日達其實知之甚少,她屬于無根的一代。她與家族唯一的聯(lián)系只有那些從母親、父親和姐姐口中聽來的故事。她只能通過篩選和重組來完成自己的故事創(chuàng)作。虛構(gòu)成了講述故事最高的真實。從這個意義上講,真實的苦難被忽略了,虛構(gòu)的苦難成為了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但是在小說中,渴望從烏克蘭移民到英國的瓦倫蒂娜代表了一種真實的苦難。當她體驗到在烏克蘭的沒有未來時,她會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利用自己的色相,騙取比他大三十多歲的尼古拉與她再婚——“那上等的波提切利式的乳房”,“你是不看不知道啊”。愛情不是小說的主題,幽默的沖突才是。但是這種幽默的背后是一種被忽略的苦難歷史。我們似乎可以作出這樣的分析和解讀,娜杰日達與瓦倫蒂娜的矛盾在于對苦難真實的認知程度。娜杰日達只相信記憶中的故事,對真實的苦難歷史知之甚少;而瓦倫蒂娜因為了解真正的苦難,反而無法講述自己的故事,她只想把這種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把這種苦難之重拋售出去,換取安逸和幸福的生活。錯位從此產(chǎn)生,幽默從此產(chǎn)生,了解苦難的人不想講述,不了解苦難的人反而渴望講述:這是歷史的吊詭之處。
我喜歡《烏克蘭拖拉機簡史》這部小說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它幽默的寫法,斷片殘章地把一個家族的苦難呈現(xiàn)出來,而是察覺到這種幽默的背后有種更為深沉的力量。即是說,源自苦難的人生,也能滋生出豐滿的詩意,豐富的幽默感來。我印象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還有2009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赫塔·米勒。同樣在一個極權(quán)體制下生活多年,逃離之后仍然能用那些詩意的句子描述殘酷的半生,瑪琳娜的幽默,應該是同樣的作用吧:用生感對抗死感,用詩意對抗極權(quán),用幽默對抗荒誕。
完全可以把這本小說當成一個喜劇來讀。但是這樣的喜劇其實是一個在極權(quán)主義體制下生活多年的家族盛衰史。小說中有個情節(jié)值得提及,盡管精神病醫(yī)生宣布父親尼古拉的頭腦清醒,但是娜杰日達認為,“瓦倫蒂娜還是比她意識到的更接近真實,因為只有在一個極權(quán)主義國家生活過的人才能覺察到妄想癥的真實特征”。在一個極權(quán)主義國家中,“假如你太聰明,你肯定是個潛在的叛徒或破壞分子;假如你太笨,你一定遲早會說錯話。從最底層到最高層,沒人能躲過妄想癥的來襲。實際上,那個在這片土地上最有權(quán)力的人,也就是斯大林本人,就是患妄想癥最嚴重的人。妄想癥從克里姆林宮緊閉的大門下滲了出來,麻痹了所有人的生活”。
妄想癥原本是恐懼的代名詞,也是幽默的靈感源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