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期
為何會有口頭禪“‘阿嚏”
REC
最近寶寶愛打噴嚏,動不動就來一聲“阿嚏”。起初以為她受涼感冒了,忙叫給她多加衣服,后來發(fā)現(xiàn)她只有在表達不滿時才來一聲‘‘阿嚏’’,如:我不要這個,阿嚏!我不吃這個,阿嚏!有時莫名哭鬧,你去安撫她抱她,她也會扭著頭流著眼淚帶著哭腔說“阿嚏”,那不滿的嚴肅表情有了這一聲‘‘阿嚏’’的搭配,反而有了喜感,而且兩歲寶寶能有自己的個性表達方式的口頭禪,倒是天真未鑿的逗萌。
‘‘阿嚏’’成了口頭禪,不屬于非文明用語,無所謂好與不好,就由她說去,說多了說久了自然也不說了。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在他的《家庭教育》一書中提出的對幼兒言行的應對原則,就是無害不要管,管多了反而會限制幼兒的智商與情商的提升,限制幼兒的想象力與好奇心的培養(yǎng),大人常說的口頭禪“不可以”往往對孩子優(yōu)良素質的培養(yǎng)與潛能的激發(fā)極具殺傷力。
但這聲“阿嚏”因何而來,還是引起了我們的極大興趣,于是對它的來龍去脈作了一翻探究。想來她肯定不是因為受涼打了幾聲噴嚏養(yǎng)成的習慣,終于在她愛看的電視動畫片《小豬佩奇》里找到了答案。佩奇感冒了,去找棕熊爺爺醫(yī)生看病時不住打噴嚏,正是由此模仿來的。那一集我們讓她看了很多遍,以為能在打預防針時,也學小豬佩奇不哭,沒想到她打針時還會嚎啕大哭,卻學會了用打噴嚏表達不滿。
電視動畫片《小豬佩奇》不僅對幼兒少年,也對青年有很大影響,我也陪寶寶看了許多集,不得不說,好看有趣又有很高的文化內涵。記你有一次在小區(qū)廣場玩,一個小學生逗寶寶,說我們都是“社會人”。我聽著新鮮又陌生,后來才知道,這也是小豬佩奇的一個標志性稱號:人不是孤立的,總處在各種社會關系中,是一個社會人,而不是一個絕對自由的人,切不可太任性喲!
最近寶寶不喜歡看《小豬佩奇》了,迷上了《優(yōu)彼兒兒歌》與《慢速英語兒歌》,學會了許多中英文兒歌與英語單詞。前幾天摘一只野花給她,她竟脫口而唱:花兒對我笑....有一次她媽媽下班,她迎上前去,說:哈嘍,好阿油!
寶寶每天都成長,這也是在書寫自己的童話故事!而帶孩子的家長,則是第一讀者,不可不好好閱讀??!
徐景洲 撰文攝像
蘭蘭 編輯攝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