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15日,83歲的宋慶齡在兩個養(yǎng)女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到了周總理的靈堂。
然而當宋慶齡邁著蹣跚的步伐走到靈堂時,她的反應(yīng)卻出人意料。
剛走進周總理靈堂的她,聽到周圍人的議論聲,罕見地不顧自己優(yōu)雅的形象,當眾狠狠地拍了桌子。
而后便滿臉憤怒,走進周總理靈堂,深吸了幾口氣向周總理的遺體走去,獻上了自己的花,深深地鞠了一躬。
等流程走完,宋慶齡便直接拂袖而去,全然不顧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到家后,宋慶齡便向中央提出了辭職,要退休回到上海養(yǎng)老。
追悼會上發(fā)生了什么讓宋慶齡如此生氣?她辭職又與這件事有怎樣的關(guān)系?
了解宋慶齡的人都知道,宋慶齡一生脾氣都很好,平時連一句高聲的話都不會說,所以像這樣生氣的場面,在宋慶齡這一生的時光里都是十分罕見的。
她一生沉穩(wěn)寬和,這也與她的家教有關(guān)。
宋氏家族當時在上海的地位十分顯赫,宋家三姐妹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發(fā)展。
在宋慶齡還小的時候,整個社會的環(huán)境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宋慶齡的母親倪桂珍卻堅定的認為女子也該跟男子一樣,就算不能讀書考取功名,也要讀書知禮。
因此在三個女兒長大后,宋氏夫婦就先后將她們送到歐美國家接受西方教育。同時他們還注重“因材施教”,大女兒宋靄齡喜歡音樂,喜歡唱歌,喜歡表演。但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里,人們將表演和唱歌的這類人群叫做戲子,在眾人面前唱歌表演就是自甘下賤,是受到他人鄙視的。
但宋慶齡的父母從沒有覺得這個愛好多么低下,他們鼓勵大女兒唱歌,鼓勵她彈琴,甚至經(jīng)常組織全家一起聽宋靄齡的“演唱會”。這種開明和坦然,在潛移默化間影響了宋家的子女們。
宋慶齡的父親宋嘉樹早年在美留學,后來回國成為了一名牧師,但同時他也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
他的一生可謂精彩紛呈,宋父經(jīng)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說:“遇事要冷靜,鬧脾氣是沒有用的,這樣解決問題才能有條理。”
在這樣民主、平等、進步的家庭中長大的宋慶齡,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做到表面波瀾不驚、寬和大氣,內(nèi)心堅韌固執(zhí),條理清晰。
在宋慶齡在美留學結(jié)束后,不顧身邊老師和家人的勸阻,毅然決然地回國了。當時的中國異?;靵y,隨著孫中山先生領(lǐng)導(dǎo)的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的統(tǒng)治宣告結(jié)束。但當時剛成立的民國卻并不是很穩(wěn)定,軍閥、?;庶h、民國都在不斷地進行內(nèi)斗。
對于宋慶齡回國的想法,她的父親宋嘉樹并沒有阻攔,反而大力支持,他認為既然出美留學不是目的,既然學到了東西,就要將學到的東西帶回來建設(shè)祖國。
在宋嘉樹的支持下,1913年,宋慶齡歸國并成為了孫中山的秘書。當時很多國際形勢的判斷,國外的先進思想,很多外文的翻譯,都是宋慶齡幫助孫中山先生完成的。
隨著長久的共事,孫中山先生逐漸喜歡上這個說話溫聲軟語,做事又十分果決認真的女孩子,宋慶齡也喜歡這個沉穩(wěn)持重的君子。
宋慶齡也將這件事寫信告訴了父母,當時的倪桂珍卻頗為惱怒,要知道孫中山與宋父乃是好友,她怎么也不能接受自己丈夫的好友要娶自己的女兒,兩個人甚至相差27歲。
倪桂珍當天就開始尋找身邊跟女兒同齡的男孩子,想先行一步,在他們結(jié)婚前,幫宋慶齡找一個合適的丈夫。
宋嘉樹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也是極為憤怒,他拿著女兒的信,在屋中來來回回走了一天。然后他坐在凳子上頹然地低下頭,讓人將宋慶齡叫回家,他還是想聽聽女兒的意思。
宋慶齡知道會有這一天,所以在面對父親的詢問時,她說了自己的想法,她一生都在追求民主、平等,她仰慕孫中山這個先行者,她努力學習了那么多,就是想有朝一日能為中國做點事情,她想留在孫中山身邊,想幫助孫中山完成大業(yè)。
宋嘉樹聽了這番話后久久無語,其實女兒的志愿也是他一生的追求。
但他還是沒有立即答應(yīng),他讓女兒在家住一段時間,他覺得可能離開孫中山后,女兒的頭腦就能冷靜下來,就能認真考慮這段關(guān)系。
過了幾天后,宋慶齡還是跟父親說,自己已經(jīng)確認了自己的心意,就是要和孫中山在一起。
宋嘉樹看著眼神堅定的女兒,他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女兒,表面看起來溫柔寬和,像是什么事情都不在乎,但是只要是自己認定的想法,誰都變不了。
宋父只得默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其實心底他還是反對這門親事的,因為孫中山是做大事的人,孫中山如果離世,那中國必將陷入震蕩,自己的女兒到那時該處于何地?
但是眾多的思慮最終也只能化作一口長長的嘆息聲,他改變不了女兒的想法。
1915年,宋慶齡就與孫中山正式結(jié)婚了。
宋慶齡最開始認識周恩來是在周恩來從歐洲留學歸來不久,孫中山聽說有個年輕人思想極為超前,頗有想法,就帶著自己的妻子見了這個年輕人。
當時的周恩來雖然年輕,但是面對孫中山卻不卑不亢,還能侃侃而談。
他們從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管理制度,聊到中國的現(xiàn)狀以及未來能走的路,在談話中,孫中山發(fā)自肺腑地笑了很多次,他是真的欣賞這個年輕人,周恩來的很多想法與孫中山老先生的想法不謀而合。
孫中山不斷地夸贊:“未來就是需要周恩來這樣有思想的年輕人來帶領(lǐng)中國。”
后來,孫中山在廣州辦了黃埔軍校,周恩來就擔任了政治部主任。宋慶齡在這期間經(jīng)常陪著孫中山去學校視察,也就與周恩來熟識了。
在1925年,孫中山去世后,蔣介石篡奪政權(quán),從那時起,他便開始排擠壓迫共產(chǎn)黨員。
宋慶齡嚴厲譴責了這種行為,呼吁國共兩黨緊密合作。
后來在面對蔣介石、汪精衛(wèi)等多人叛變的時候,宋慶齡雖然自身境遇并不是很好,但還是站出來主張國共合作。
可惜,雖然有宋慶齡的周旋,第一次國共合作還是破滅了。
由于宋慶齡經(jīng)常幫中共,蔣介石將她作為眼中釘肉中刺,派人緊緊盯著宋慶齡,甚至多次派人暗殺宋慶齡。
在這種情況下,宋慶齡還是憑借人脈和自己的才智,秘密將美國記者送到陜北進行采訪,寫下了關(guān)于長征的著名文章《紅星照耀中國》,這也使得世界人們了解了這奇跡般的紅軍長征之路。
1935年,日軍步步緊逼,一步步侵吞華夏山河。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還是覺得“攘外必先安內(nèi)”,肆意發(fā)動內(nèi)戰(zhàn),無心對抗日寇。使得當時國共很多軍隊都損失在不必要的內(nèi)耗之中。
此時宋慶齡站了出來,她寫了一封信交給周恩來,表示國共必須合作,否則山河將破。
毛主席和周總理其實當時也明白這個道理,但蔣介石并聽從這種建議。
于是,中央決定派周恩來趕往廬山與蔣介石會面,講清此次時局與輕重緩急。
在趕往廬山的途中,周恩來轉(zhuǎn)道去見了宋慶齡。
時隔十年,二人重新見面。上次見面,宋慶齡還陪在孫中山身旁,聽他們講述著中國的藍圖,但是沒想到十年過去了,孫中山老先生的遺愿沒有實現(xiàn),就連他的意志也被扭曲了。
當時只有周恩來懂得孫中山。
在一場唏噓后,周恩來講述了來意,并表示中共非常愿意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知道了周恩來的意思,宋慶齡立即表示,既然中共有心,那么國民黨那邊就交給她了,她一定傾盡全力促進兩黨合作。
于是在這次會面后,宋慶齡四處奔走,在國民黨上下游說,反對“不抵抗”政策,要國共合作聯(lián)合抗日。
當時蔣介石面對日寇一步步退縮,卻讓自己的士兵去殺自己的同胞,很多將軍和戰(zhàn)士都覺得這件事很憋屈。于是在宋慶齡的號召下,很多人都支持聯(lián)共抗日的思想。
宋慶齡點燃了一把火。
等西安事變爆發(fā),這把火變成了通天烈焰,很多人都開始呼吁抗日不內(nèi)戰(zhàn),蔣介石沒有辦法,只好同意。
第二次國共合作終于在宋慶齡的努力下,成功了。
在正式日后,宋慶齡還輾轉(zhuǎn)多地,為支持抗日而在民間募捐,號召大家捐錢捐物,為抗日戰(zhàn)爭做貢獻。她慷慨激昂的演講,讓很多一身熱血的中國人掏出了自己的錢糧,甚至還有很多人收拾包袱奔赴抗日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
募捐所得,她都送到了前線,她還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幫前線戰(zhàn)士買藥品和物資。
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因此在解放戰(zhàn)爭勝利后,周總理在與毛主席商量后,便向宋慶齡發(fā)電報,邀請她來北京工作。
在獲得答復(fù)后,周恩來的妻子鄧穎超親自來到上海,接宋慶齡去北京。
周恩來稱宋慶齡如果能來中央,那“實乃中國之大幸。”
來到北京后的宋慶齡便與鄧穎超以及周恩來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1950年8月,她還給這夫妻倆發(fā)送了“銀婚”賀電。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俱興,幾乎沒人記得他們的結(jié)婚紀念日,但是宋慶齡只是聽鄧穎超提過一次,便記在了心里,在紀念日來臨之際,給他們發(fā)動了電報。
這樣革命時期并肩作戰(zhàn)的友誼才最是難得,這也是為什么宋慶齡最后都走不動了,也要在別人的攙扶下,走路去祭拜周恩來,而不是坐著輪椅去祭拜。
她從心里將周恩來當做了戰(zhàn)友。
在周恩來逝世前的幾個月,宋慶齡就以及知道周總理的身體狀況極差了。
但由于她自己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即便想去醫(yī)院看望周恩來,也一直沒能成行。
后來她從鄧穎超那里知道,周恩來到最后已經(jīng)瘦的皮包骨頭了,很多東西都吃不下。宋慶齡知道后,就在家養(yǎng)了一群鴿子,她聽說鴿子蛋很有營養(yǎng),就將鴿子蛋全部轉(zhuǎn)交給鄧穎超,讓鄧穎超做給周總理吃。
但是一天早上,宋慶齡照常拿出鴿子食準備喂鴿子,她的養(yǎng)女急急忙忙跑進來,說:“周總理去世了。”
聽罷,宋慶齡手上的鴿子食掉了一地,鴿子們蜂擁上前搶食物,場面一片混亂。
宋慶齡面色不變,只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走了也好,活著太受折磨了?!?/strong>
在周總理追悼會那天,宋慶齡起了個大早,像往常一樣打理好一絲不亂的鬢發(fā),便跟兩個養(yǎng)女說:“走吧?!?/strong>
養(yǎng)女推出了輪椅,宋慶齡擺了擺手說:“我今天自己走?!?/strong>
坐車到達現(xiàn)場后,宋慶齡便在兩個女兒的攙扶下,緩緩地向追悼會現(xiàn)場走去。短短一段距離,宋慶齡就走出了一頭汗。
等到達大廳的時候,有一群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宋慶齡,轉(zhuǎn)而扭頭便開始說三道四。
待宋慶齡走近后,便聽到他們說:“這也是總理派吧?!?/strong>宋慶齡聽后,怒上心頭,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
剛準備出言反駁,突然又想起來這是老友的追悼會,不宜吵鬧。于是她只能懷著怒氣,慢慢走到周恩來的遺體旁,送上花圈,鞠了躬。隨后便不顧周圍人的阻攔,扭頭離去。
回家后,她便給中央寫了辭職信,信里說自己年紀大了,到退休的年紀了,想回上海養(yǎng)老了。
沒等到中央的答復(fù),她便直接買了上海的火車票,回到上海了。
宋慶齡一生沒有說過重話,一生溫柔細語,周總理追悼會上是罕見的動了怒氣。那些傷人的話語,她不忍讓好友聽到,同時她也怕自己的逗留會讓好友受到更深一步的詆毀。
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為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