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善老師,您好!
2017年12月8日同您聯(lián)系后,至今沒有收到您的詳議。
對<<平樂銀山嶺“戰(zhàn)國”墓的時代>> 所述“戰(zhàn)國時期楚地冶鐵比較發(fā)達”,以及 “秦朝中央集權政府著重保證武器軍備的供應和生產工具的供給,大批的鐵制工具輸往嶺南”等研究結論 ,我是持否定意見的,下面進一步闡述:
第一. 對“戰(zhàn)國時期楚地冶鐵比較發(fā)達”論點。
書中提到楚地有“鐵矛” ,僅一個“鐵矛” 而已,全書就不再出現(xiàn)。書中沒有論述楚地具有制造“鐵矛” 的能力,也沒有描寫“鐵矛” 從何而來。
而<<荀子>>書中,反復描述的生活用品和主戰(zhàn)兵器劍、斧等,均為青銅制造。<<荀子. 強國篇>>論述的是青銅器強國,而不是鐵器強國。<<荀子>>展示的是一個不具備冶鐵能力的戰(zhàn)國青銅時代。
(2). 戰(zhàn)國<<周禮>>,(年代有爭議,有學者認為是戰(zhàn)國后的作品。)
書中描述各地特產時,其中揚州有青銅特產等描寫,但沒有鐵器。
各地特產,無一鐵器展現(xiàn)。
書中 “箭已足矣,奈無金何?” 等等論述,明確告訴我們,當時的戰(zhàn)爭是靠銅來完成的。生命兵器劍、斧等,為青銅制造。
<< 韓非子>>顯示,戰(zhàn)國時期處在一個青銅時代。
等等。
縱觀整個戰(zhàn)國史料,對青銅的生產工藝與制作要求,以及對青銅劍徹頭徹尾描寫,和對各類青銅器爭奪事件等等描述,幾乎貫穿整個社會階層。而對鐵器、鐵刀的生產工藝與制作要求,戰(zhàn)國史料毫無反應。以及所謂“楚地冶鐵比較發(fā)達”,或其他地方“一般發(fā)達”等等狀況,戰(zhàn)國史料幾乎沒有涉及。
2.我們從戰(zhàn)國大型楚墓出土來觀察。
資料顯示:
二號坑清理出一車兩匹馬,從保存的旗桿、銅戟、銅戈、輿外側的“漆甲”等跡象分析,該車屬于典型的指揮戰(zhàn)車,在楚國車馬坑中首次被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楚國指揮戰(zhàn)車具有重要意義。孟華平稱,該車車輿內的一件十二字銘文銅戈證明其制造年代是魏惠王26年(公元前344年) 。
湖北沙洋嚴倉楚國古墓群出土,證實具有青銅制造能力,但沒有證實具有“冶鐵比較發(fā)達”的能力。
(2). 其他楚墓(及有關鐵器出土)。
A. <<陵墓遺存>>資料記錄:
(a).在江陵楚墓當中,尤以青銅兵器品種全,制作精致,常見的有劍、戈、矛、戟、鏃等,以劍為最多,凡成年男性幾乎都用劍隨葬,貴族墓中隨葬銅劍尤多,如“天星觀1號”墓隨葬銅劍達32件。
江陵的一般楚墓中都有兵器,其中尤以青銅劍為最多,占隨古荊州兵器總數(shù)的35%左右。其中,有20多座小墓,其他隨葬品一無所有,唯獨都隨葬一把青銅劍。
(b).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出自望山1號墓。
江陵張家山楚墓出土“越王鹿郢劍”和“越王勾踐劍” 并稱“越王雙絕”。
(c).其中編號為“天星觀1號墓” 的墓口平面、封土青灰泥堆積底部,有規(guī)整的盜洞口。洞內遺棄了一批鐵質盜墓工具和陶器。從遺跡和遺物來看,盜墓年代大約在戰(zhàn)國晚期。
等等。
B. <<青銅時代. 長沙楚墓>>資料寫道:
春秋晚期墓中出土的20余件鐵器,是中國早期鐵器中年代較早的一批。楊家山65號墓所出的鋼劍,系“退火中碳鋼劍”制品,把中國出現(xiàn)鋼的時間從戰(zhàn)國中期提早到春秋晚期。同出的一件鐵鼎及年代稍晚的窯嶺15號墓所出的鐵鼎、左家塘44號墓和砂子塘5號墓出土的鐵口鋤,分別用“白口鑄鐵”、“亞共晶鑄鐵”和“展性鑄鐵”制成,證明鑄鐵和鍛鐵在中國基本上是同時出現(xiàn)的。
等等。
然而,我們運用“橫向比較” 方法來觀察以上楚墓出土的鋼鐵器物:
(a).在一個“其他隨葬品一無所有,唯獨都隨葬一把青銅劍” 的時代,忽然出土“退火中碳鋼劍”,而且專家研究得出:“中國出現(xiàn)鋼的時間從戰(zhàn)國中期提早到春秋晚期”, 以及“證明鑄鐵和鍛鐵在中國基本上是同時出現(xiàn)的”等等,對此,我感到疑惑。
我認為,能夠制造“退火中碳鋼劍”,這說明對鋼與鐵的認識是完整的。能造一把“退火中碳鋼劍”,就能造一萬把“退火中碳鋼劍”。
然而,在出現(xiàn)一把“退火中碳鋼劍”的同時,整個社會上下卻依舊沉浸在青銅劍之中。這樣不對稱的知識技能結構,使我對“退火中碳鋼劍”等等是否真正屬于本地制造,產生疑問。
(b).以及“年代稍晚出土窯嶺15號墓所出的鐵鼎”,以及“洞內遺棄了一批(戰(zhàn)國)鐵質盜墓工具”,等等。
(戰(zhàn)國)民間盜墓者居然用“鐵質”工具,去挖(戰(zhàn)國)“青銅”產品,使我產生懷疑。
盡管我們將青銅劍稱為寶劍,但面對鋼鐵,它就是一堆廢物。青銅劍在激戰(zhàn)中,很難維持長時間使用,它很容易折斷。就是在抗日戰(zhàn)爭最缺乏戰(zhàn)略物資艱苦年代下,我們的民族都不會再使用青銅寶劍去玩命。
有中碳鋼劍材料不用、有民間盜墓鐵質工具材料不用,而全民使用青銅寶劍護身防衛(wèi)、保家衛(wèi)國。是古人有問題,還是我們的研究出現(xiàn)問題?
請問洪老師:
桂林博物館有“戰(zhàn)國時期楚地冶鐵比較發(fā)達”展示嗎?
或者,全國其他博物館“一般發(fā)達”也行。
第二. 對“秦朝中央集權政府著重保證武器軍備的供應和生產工具的供給,大批的鐵制工具輸往嶺南” 論點 。
1.我們從當時史料來觀察。
(1).在<< 睡虎地秦墓竹簡>>中記有: “殳、戟、弩” 等具體青銅產品,從出土中得到證實。
(a).秦俑一號坑中就出土1件銅殳,在三號坑中出土30件銅殳。
(b).在2007年兵馬俑出土的四年“呂不韋” 青銅戟,全長2.87米,保存完整,現(xiàn)藏國家博物館。
(c). 在2009年對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發(fā)掘,又一重大成果出現(xiàn)--最完整的弓弩亮相。
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上百件弓弩。
等等。
(2).在<< 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生動描述: “鈹、戟、矛是有鞘的,拔出來相斗,沒有傷人” ,顯示當時使用的兵器為青銅制造。
(a). 秦俑一號坑出土16件長鈹。
(b). 兵馬俑出土銅矛數(shù)件。
等等。
(3).在<< 睡虎地秦墓竹簡>>中出現(xiàn)鐵字,我們從幾處出現(xiàn)的鐵字來查看。
(a). 書中記有:“城旦舂毀折瓦器、鐵器、木器,”。
我查閱多位中國權威專家翻譯,均為“銅器” 之譯 ,即翻譯為: “城旦舂毀壞了瓦器、銅器、木器,”。因此,這里的“鐵器” 為“銅器” 之意 。
(b). 書中記有:“其金及鐵器入以為銅”。
我查對多個中國權威專家翻譯均為:“ 銅器和_器要上繳作為金屬原料” 。所以,這里的“鐵器” 二字,翻譯為空白。
(c). 書中記有:“鐵器,銷敝不勝而毀者,為用書,受勿責。”
中國權威專家翻譯: “借用鐵制家具,因破舊不堪使用而損壞的,以文書上報損耗,” 。
但從全國各類大型權威出土中,沒有發(fā)現(xiàn)秦朝任何“鐵制家具”出土證據。
面對書中眾多“弩、矢、斧、戟、鈹、殳、矛” 等等青銅產品,這里出現(xiàn)鐵制家具,還破舊不堪翻譯,感到突然。
然而,如果將這里的“鐵器”,依然像“城旦舂毀折瓦器、鐵器、木器,” 中的“鐵器” ,譯為“銅器” 之意,全文上下呼應。
(d). 書中記有:“大(太)官、右府、左府、右采鐵、左采鐵課殿,貲嗇夫一盾。
中國權威專家翻譯為:太官、右府、左府、右采鐵在考核中評為下等,均罰其嗇夫一盾。
顯然,有很多翻譯上的問題,需要向中國權威翻譯專家進一步請教論證,其譯文上下之間,以及與大型出土事例左右之間,有距離且模糊。縱觀全文對鐵字的幾種翻譯,只有“城旦舂毀折瓦器、鐵器、木器” 中的“鐵器”譯成“銅器”,同大型出土事例對上號,而且譯文清晰可辨。
2.我們從秦朝大型出土來觀察。
“兵馬俑”出土4萬余件青銅兵器、寶劍等等。而鐵器,整個兵馬俑從上至下,從里到外,方圓數(shù)里只有鐵矛一件,鐵鏃兩件,打個地基都用銅料。
這難道是一個擁有“ 大批的鐵制工具” 時代該有的景象?
顯然,“兵馬俑”時代不具備“ 大批的鐵制工具” 。
(當然,有專家研究認為,兵馬俑中的鐵制兵器,是被農民軍給偷走了。但專家研究沒有顯示,這4萬余件青銅兵器,包括打個地基用的銅料,又是怎么被放進墓中的?或者大批的鐵制兵器,是怎么被偷得一件不留?而且農民軍用完后,又是如何毫無痕跡地不留人間?以及這么大的軍事行動,史料沒有反應,連個傳說都沒有,等等。)
我認為:
“兵馬俑”,力證戰(zhàn)國楚地不具備真正的冶鐵能力。
“兵馬俑”出土,力證秦朝時期也不具備真正的冶鐵能力。
“兵馬俑”出土事實, 還力證專家學者研究的“春秋戰(zhàn)國秦朝”時期,“鋼鐵冶煉能力、鋼鐵滿天飛”等等學說,是很有問題的。
(包括“被農民軍給偷走了”,包括“洞內遺棄了一批(戰(zhàn)國)鐵質盜墓工具”等等研究,是極其粗制濫造的研究。)
(2).“垓下古戰(zhàn)場”遺址發(fā)現(xiàn),(秦末漢初,楚漢相爭時期)。
遺址資料顯示:“在城內外大量出土散落的青銅兵器(殘劍)等等。
“ 垓下古戰(zhàn)場”,展示的是一個活生生的“秦末漢初”青銅時代戰(zhàn)爭場面。而鐵器,又是那么幾個鐵箭鏃出土。所謂“ 大批的鐵制工具” ,到了“秦末漢初”時期,依然不見蹤影。
我認為:
秦末漢初“ 垓下古戰(zhàn)場” 遺址 ,再次力證戰(zhàn)國楚地沒有冶鐵能力。
秦末漢初“ 垓下古戰(zhàn)場” 遺址 ,再次力證“秦朝中央集權政府著重保證武器軍備的供應和生產工具的供給,大批的鐵制工具輸往嶺南”的研究結論,是不成立的。
(以及,您2017年11月28日來信論述“ 也是可能的” 。但面對大型出土事實,我還是認為,連這種“ 可能” 都沒有。)
秦末漢初“ 垓下古戰(zhàn)場” 遺址,再次力證有關“春秋戰(zhàn)國秦朝”的各種“鋼鐵冶煉”等等學說,是古今專家學者研究編造的。
一個使用生命兵器“青銅寶劍”的時代,對鐵的認識和對鐵的冶煉技術認識是嚴重不足的。一個使用生命兵器“青銅寶劍” 的時代,不存在冶鐵能力。
我認為,湖南長沙楊家山65號墓出土的一把鍛制 (春秋) 中碳鋼劍等等,在綜合研究、橫向比較下,很難鎖定為楚地制造。(春秋) 中碳鋼劍等產品,同我國當時“春秋戰(zhàn)國秦朝” 時期的“時代節(jié)拍”嚴重不符。是否外來產品?這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中國古代同世界的聯(lián)系。
“兵馬俑”、“ 垓下古戰(zhàn)場”等等10個、百個、千個、萬個、上百萬個墓穴,有數(shù)以萬噸計的青銅產品出土事實。
桂林博物館有“秦朝中央集權政府著重保證武器軍備的供應和生產工具的供給,大批的鐵制工具輸往嶺南” 展示嗎?
小批也行,50把有銘文鐵制戰(zhàn)刀展覽(一個加強排的裝備),或10把相同鐵制戰(zhàn)刀也行(一個班的裝備都不夠)。
等等。
洪老師,由于學生無法參與實際出土研究,缺乏實戰(zhàn)經驗,也缺少更多權威實物與資料支持,很多理解不夠到位,您能幫我排疑解難嗎?
再論<<平樂銀山嶺“戰(zhàn)國”墓的時代>>,今天暫時寫到這里,請洪老師指正。學生愚鈍,接下來聽老師詳議,洗耳恭聽。
謝謝!
萬福星85412
56hualin@gmail.com
2018年1月8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