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出生于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春秋時代齊國的政治家,哲學家。
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伙經(jīng)商后從軍,到齊國,幾經(jīng)曲折,經(jīng)好友鮑叔牙推薦,拜為齊國上卿(即丞相),后人被稱為“春秋第一相”,他在任期間大興改革,重視商業(yè),對當時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了貢獻,這不是他的最大功績,他的最偉大成就是開創(chuàng)了古代官府許可的娼妓制度,此舉曾被中國性服務業(yè)供奉為保護神。
管仲年輕時家境貧困,鮑叔牙發(fā)現(xiàn)管仲知識淵博,才能出眾,于是經(jīng)常和管仲一起研究學識,管仲喜歡占小便宜,鮑叔牙并不以為意,反而處處為他設(shè)想,一直都善待管仲,史稱“管鮑之交”,后來,管仲輔佐齊國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其弟公子小白。
公元前686年,齊襄公逝世,他的堂弟公孫無知篡位。公元前685年春,齊大夫雍廩殺了公孫無知,公子小白即位,立為齊桓公,魯國卻支持其兄公子糾,因此齊國和魯國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管仲射箭中了齊桓公的帶鉤,齊桓公裝死,騙過了管仲。后來齊國戰(zhàn)勝,鮑叔牙向魯莊公要求處決公子糾,并把管仲交給齊國。在鮑叔牙強烈推薦下,齊桓公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甚至尊為“仲父”。
在管仲病危的時候,齊桓公找管仲商量讓誰做下任丞相時,提出要將相位傳與鮑叔牙,而管仲卻及其反對,認為鮑叔牙雖是君子,但過于清白而容不得一絲丑惡,不適合做丞相。管仲推薦了隰朋,其中一個大臣易牙知道了這件事,就到鮑叔牙那里挑撥離間,說:“管仲的相位本是您推薦的,現(xiàn)在他病了,主君前去詢問后任,他卻說您不行,反而推薦隰朋,我覺得這很不公平啊”。而鮑叔牙卻笑著回答他:“我之所以要推薦管仲,就是因為他忠于國家,對朋友也沒有私心。而至于我鮑叔牙,要是讓我做司寇,捉拿壞人,還綽綽有余。要是讓我掌管國政,像你們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有容身之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