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1903——1987),這位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散文家 、翻譯家、批評家歷受到了學(xué)者的廣泛研究。有從梁實秋對“中西方文化溝通”(的角度進(jìn)行研究,有從“休閑”角度研究“梁實秋的休閑觀念”,也有從“梁實秋與新人文主義”角度進(jìn)行研究的......我們的教材言其作品不以抒情見長,二中議論,有意回避熱點題材,不為時尚左右(這在我看來也是一種“不爭”之所在)多以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題,諸如男人、女人、理發(fā)、穿戴、吃飯、下棋等等,但談?wù)撝胁┭诺闹姸疚囊院陀哪那踩そ豢?,把人生體味藝術(shù)化了,別有一種閱讀的魔力。而在本文,以《雅舍》這篇散文為出發(fā)點,談我對梁實秋”爭“與”不爭“的理解,如有不當(dāng)之處,還請見諒!
“雅舍”之陳設(shè),只當(dāng)?shù)煤啒愣郑珵叻魇?,不使有纖塵。非顯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醫(yī),故無博士文憑張掛壁間;我不理發(fā),故絲織西湖十景以及電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張我四壁。這是他對社會各色人等炫耀的陋習(xí)的譏諷的同時,又是其自我個性的張揚(yáng)。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趣味,對他人概不艷羨,亦不模仿。他不去追逐虛名,不去夸耀,安心居于“雅舍”。即使“雅舍”太過簡陋,“風(fēng)來則洞若涼亭,雨來則滲如滴漏,鼠蚊襲擾不斷”,但住久了便發(fā)生感情,總覺得“雅舍”是“有個性就可愛”的所在,他只愿做那個“久居而安之,每日由書房走到飯廳是上坡,飯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覺有大不便處”的梁實秋,仍安居在“在別處蚊子早已肅清的時候,在‘雅舍’則格外猖獗,來客偶不留心,則兩腿傷處累累隆起如玉蜀黎”的“雅舍”。
這是其“不爭”的一面。只要有一幾一椅一榻,甜睡寫讀均已有著,便不復(fù)他求。
而“雅舍”雖不是梁實秋所有,他也只是房客之一。但正如梁實秋所言“思‘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人生本來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給予之酸甜苦辣,我實躬受親嘗。”這里也可以看出梁實秋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即對于那些與自己相依為命,須臾不可離的伙伴和朋友,不論他是一種無生命物體還是一個有生命的人,我們都必須容納其缺點和不足。正如梁實秋之于“雅舍”,如果僅能看到他的簡陋和破敗,僅僅為他的不變而愁苦,又怎能像梁實秋這樣享受“雅舍”的良辰美景、月夜風(fēng)光呢?
梁實秋看似“不爭”卻在無形中言“爭”?!盃帯辈灰欢ㄒ憩F(xiàn)出來,它可以是對“雅舍”的印象地改變,也可以是對“雅舍”的喜歡,還可以是為了“雅舍”所做的布置。
初來“雅舍”時,僅求其能蔽風(fēng)雨,并不敢存奢望。住了兩個多月后,對“雅舍”的好感油然而生。縱使不能蔽風(fēng)雨,“雅舍”還是有他的個性,有個性就是喜歡。再后來,“雅舍”的陳設(shè)雖簡,梁實秋卻喜歡翻新布置,將“雅舍”的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從俗,讓人一入其室,即知此是梁實秋之室。這一步步走來,“雅舍”在梁實秋心里的感覺的變化,也就是“爭”的體現(xiàn)。而最終“雅舍”即是梁實秋家。
爭,從爪從又從手。引也。上下兩手雙向持引,有堅持義,謂引、使之歸於己;而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梁實秋自稱他這組散文是“長日無俚,寫作自遣,隨想隨寫,不拘篇章”,看似閑適,卻又體現(xiàn)了其“爭”與“不爭”。他不艷羨他人,過著自己的生活方式,給陳設(shè)簡陋的“雅舍”布置翻新,讓人一入其室,便知此是他之室;從不敢存奢望到居住兩月后油然而生的好感;到最終“雅舍”即為其家。這便是“爭”與“不爭”的最高境界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