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一個位于富春江畔的小縣城,它被稱作“中國民營快遞之鄉(xiāng)”,申通、中通、圓通、韻達(俗稱“三通一達”)快遞公司“掌門人”均出自這里。
此外,這里還有著大大小小的信封、快遞袋工廠為快遞公司提供配套服務(wù)。
根據(jù)國家郵政局統(tǒng)計,2021年“通達系”快遞企業(yè)配送快遞683.23億件,占全國配送快遞總量的63%。
這就意味著,每次我們在大喊“剁手”的時候,這座小城就在背后“推波助瀾”。
這個“快遞之鄉(xiāng)”就是浙江桐廬!
桐廬地處三江兩湖(三江指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兩湖指西湖和千島湖),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自古即以“山青、水秀、史悠、境幽”聞名于世。
所以早在“快遞之鄉(xiāng)桐廬”前,范仲淹還曾大膽地給桐廬下了定義——瀟灑桐廬。
01
瀟灑桐廬
桐廬始建于225年,至今已有1800多歷史。
因藥祖桐君老人在此結(jié)廬煉丹而得名。相傳,桐君老人是上古藥學(xué)家,黃帝臣,擅本草,曾于桐君山下結(jié)廬采藥、治病救人,這就是桐廬地名的由來。
說起桐廬,繞不開一個人,他就是嚴子陵。
嚴子陵少有高名,與尚未發(fā)跡的光武帝劉秀是同學(xué),亦為好友。
在他生活的漢代,桐廬還叫桐溪,隸屬富春縣。《后漢書》里說劉秀建立東漢之后,邀請老同學(xué)出山相助,他卻幾次拒絕了光武帝的邀請,改名換姓,隱居于富春山。
所謂“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嚴子陵回到富春山后,安安心心地在桐廬縱情山水,做一個垂釣的漁翁。后人就把他垂釣的地方叫做“嚴陵瀨”,垂釣時坐的巨石就是嚴子陵釣臺。
此后,桐廬的奇山異水以及嚴子陵的隱士風(fēng)流,吸引了無數(shù)來客——晉人南渡,以“山水詩”著稱的謝靈運自然不會錯過這片風(fēng)水寶地;還有詩仙李白也曾到訪過嚴陵瀨,相傳他喝著隔壁建德嚴冬關(guān)產(chǎn)的“五加皮”酒,吃著富春江的“子陵魚”,醉眠石上。
而桐廬的“頭號粉絲”,當(dāng)屬貶官至此的范仲淹。他走遍這里的山山水水,看盡人情世故,留下了《瀟灑桐廬郡·十絕》。在范仲淹眼里,桐廬讓人忘憂,“使君無一事,心共白云空”,山水的魅力,使得這位“心憂天下”的文正公也暫時忘卻了煩惱,他一連為桐廬寫出了十首絕句,欣喜地稱之為“瀟灑桐廬郡”。
他也毫不掩飾對嚴子陵的崇敬,不僅為其修筑了祠堂,還稱贊道:“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fēng),山高水長?!?/strong>甚至給老友晏殊寄去了一封信,上有八個字“唯恐逢恩,一日移去”——就怕皇上恩賜我回去做官,不能呆在桐廬了。
元代,另一位獨具慧眼的瀟灑名士來到了富春山,他是全真派的道士,亦是極具天賦的畫家,他叫黃公望,他以桐廬境內(nèi)富春江的秀麗景色為底,勾勒出了傳世名作——《富春山居圖》。
縱情山水,是中國士文化瀟灑一面的最佳注腳。
桐廬的秀麗風(fēng)光和地理位置,先天賦予了她隱逸的氣質(zhì),若沒有這山水,桐廬又如何成為“瀟灑桐廬”呢?
02
桐廬山水圖
南朝吳均對桐廬的描述是“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p>
水
在國人眼中,富春山與富春江,比桐廬的名氣要大得多。
所謂“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錢塘江從浙、皖、贛交界處的群山間發(fā)源,流到建德的梅城古鎮(zhèn)方稱“富春江”。行舟江上,遠眺是“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近看是“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從梅城至桐廬的七里瀧,一路奇山異水,有號稱“富春江小三峽”的烏龍峽、子胥峽、葫蘆峽,蘇軾稱其為“重重似畫,曲曲如屏”。
兩岸青山相對,富春江數(shù)千年如一日地流過。
流水過處,在地下形成了奇幻瑰麗的喀斯特洞穴——瑤琳仙境;地表水匯集入開口朝天的垂云洞里,形成了巖溶地下暗河——垂云通天河。
山
若以富春江為軸,江北連綿的群山大多屬于天目山脈,一直可延展至安徽境內(nèi);江南則是為龍門山脈。
觀音尖,是桐廬境內(nèi)最高峰,海拔為1246米。山峰四面被五道深谷簇擁,山頂常年云霧纏繞,因而“觀音蓮臺”下的一片區(qū)域,也被稱作“白云源”,遠遠望去,仿佛是山水之間的留白。
坐落在分水江與富春江交匯之處的桐君山,林木蔥郁,宛如一枚系在玉帶上的翡翠扣子。向山頂望去,桐君祠、四望亭、江天極目閣都半掩著臉,白塔也只剩個尖尖。
登頂西望富春江盡處,雙峰峙立,七里瀧云煙飄渺,東南方向?qū)訋n疊嶂、青黛參差,天目溪穿山而來,放馬洲就在眼底。
人
擁有如此山水,在地上便逐漸誕生了人家。
桐廬城依水而建,水網(wǎng)延伸至這片土地的每一個角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居。本鄉(xiāng)本土的慢生活,就在這些白墻黛瓦的江南古村里隱藏著。
桐廬的深澳古村,明清古建筑遍布村中,大多是四合式的院子,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fēng)雨依然神采飛揚。梁棹窗欞間,則雕滿了吉祥花卉、神仙瑞獸、水滸好漢、三國故事……
院中上開“四水歸堂”的天井,每逢雨至,天井里蓄積的雨水流入門前水溝,同時帶走生活污水,最多的院落甚至有七口天井。
富春江鎮(zhèn)的最深處,隱藏著一個古村落,村子里多為石頭壘砌的房屋,所以被稱為石舍村。村莊依山而建,臨水而居,推門可見竹海連綿,溪水潺潺。
富春江流經(jīng)此地,拐出一個風(fēng)景絕美的峽谷溪灣,被譽為“自然的富春小瀛洲”,這里便是蘆茨村。村落里的那些千年古樹,蹲在門口曬太陽的雞鴨貓狗,還有四合院里的雕花窗,讓人恍惚以為踏進了世外桃源。
荻浦村,村子的每一磚一瓦,都透露著濃厚的江南氣息。有宋代的范井、明代的水系、清代的石坊、廟庵、祠堂、民居等四十余處,更難得的是,還保存有三座較完整的明代房屋建筑。
而在桐廬的諸多丘陵中,還藏著浙西北唯一的少數(shù)民族鄉(xiāng),莪(é)山畬族鄉(xiāng)。他們將房屋修筑在云遮霧繞的山上,自稱“山哈”(意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畬族人向山中探索形成的秘道,則被稱作“山哈古道”。
.........
碧水、青山、村落,構(gòu)成了桐廬的這幅“富春山居圖”。
山水,是中國文人最心愛的意象之一。桐廬山動靜皆宜、環(huán)水繞的絕佳地理位置,正是它得以積淀人文底蘊的天然吸引力,也由此產(chǎn)生了獨特的地域氣質(zhì)。
不然,郁達夫又怎會說出:“倘使我若能在這樣的地方結(jié)屋讀書,以養(yǎng)天年,那還要什么的高官厚祿,還要什么的浮名虛譽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