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文人的愁苦,大抵有兩類。一類為,愁苦不過是一個人的外殼,是詩詞文章中的調(diào)料,唯恐旁人說淺薄,便只好帶上憂傷的面具,以澄清自己確為深沉。另一類,愁苦則是一個人的內(nèi)核,無須渲染,也無須說愁,愁便滲進了字里行間。這兩類愁苦,也并非分屬兩類不同的人,而往往印證于一個人不同的人生階段。
年少的時光,總是那般美好,無憂無慮,終日享受著自由與歡樂。那時候,少年們總是渴望著長大,去做些只有“大人”才被允許做的事情,似乎就連大人們的煩惱,也值得艷羨。隨著年輪一圈圈增多,才漸漸明了,世人對生活的感受會隨著閱歷而逐漸累加,到了合適的年紀,煩惱和憂愁都會不請自來,只怕那時候生活的沉重負擔壓身,想逃都逃不開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可這樣說:愁可愁,非常愁。真正的愁,沒有氣味沒有形狀,甚至也無可指向,如同一團棉絮,沒有實實在在的分量,卻是由空空蕩蕩和輕輕柔柔繁衍而生的,一種無法排遣也無法吞噬的沉重。
此種沉重,在年少時常?;癁闈M紙凄涼,西風、殘照、落花、疏雨都是愁的影像。而在人生中流離半世后,這種沉重落到紙上反倒成了一種若有似無的辛酸。
此時的辛棄疾,已步入中年,暖春與盛夏也已被無情翻過,閑居在上饒之地,更有時間去撫摸生命中的每一道由愁連綴起來的褶皺。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對于所謂的“煩惱”,少年、中年和老年時期的感悟自然不同,辛棄疾在《丑奴兒》中道得分明。人生就是如此矛盾,少年不識愁滋味時往往最多愁善感,終日對月感傷,對風吟嘆,卻不知那時的“風花雪月”的感慨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等到歷經(jīng)人生坎坷,真正知道愁為何物,那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卻是不足為他人道,只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這樣深刻的人生感悟非歷經(jīng)世事之人所不能有,這與辛棄疾坎坷的一生倒是能夠契合。
寫這首《丑奴兒》時,他正閑居帶湖,終日閑游于博山道中,看似優(yōu)哉游哉,但胸懷天下的他又怎能真正安逸于這樣閑散的日子。眼看國事日漸衰頹,夢想日漸黯淡,自己卻無能為力,心中愁緒無處排遣,故而又一次行至博山道中時,便忍不住在石壁上揮手寫下這首詞。
“少年不識愁滋味”,想來詞人年少時,也曾多愁善感、傷春悲秋,在《滿江紅·立春》中便有“閑時又來鏡里,轉(zhuǎn)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的感慨,在《滿江紅·暮春》中也有“無處說,閑愁極”的喟嘆,可是現(xiàn)在想來,那時涉世未深,又怎知真正的愁為何物。年輕時的辛棄疾血氣方剛,立志為收復(fù)河山出一份力,那時他樂觀曠達,以為憑自己的一腔熱血就能重整這舊日山河,待到年長之后,才知曉這不過是一廂情愿。
意氣風發(fā)的少年也有傷感懷愁的時刻,每到這時,他便攀上高樓,登高遠望,將自己的壯志豪情寄托在浩渺的天地間。那時他總是望著遠方,吟些諸如“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的章句,好似看破了世間萬物,現(xiàn)在看來,不過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只是年少時期特有的困頓與敏感罷了。
在時光的流逝中,辛棄疾漸漸遺忘了年少時莫名的傷感和愁苦,隨之而來的挫折與坎坷終讓他“識盡愁滋味”。雖壯志在胸,卻總因為這般那般的原因不得施展,而今又以莫須有的罪名免職罷官,這種挫敗感和失落感,無從傾訴,也只得“欲說還休”。無奈之下只好把話鋒轉(zhuǎn)向別處,道一句“天涼好個秋”。
這是諳盡世情之后的感慨之言。他半生漂泊,歷經(jīng)無數(shù)春夏秋冬,曾經(jīng)外露的鋒芒早已被挫折打磨得棱角盡失。鬢角發(fā)絲已然斑白,心境也發(fā)生了巨大改變,涼秋依舊,人卻不是過去的那個人了。
“只是到了真正飽經(jīng)滄桑之后,我們才明白,人生的小煩惱是不值得說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說的。我們把痛苦當作人生本質(zhì)的一個組成部分接受下來,帶著它繼續(xù)生活。如果一定要說,我們就說點別的,比如天氣。'卻道天涼好個秋’——這個結(jié)尾意味深長,是不可說之說,是辛酸的幽默。”這是周國平先生對辛棄疾這首《丑奴兒》的解讀。
法國人繆塞曾對文學的“不朽”做過這樣的陳述:“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毙翖壖策@首融合著美麗與眼淚的篇章,合該當?shù)闷疬@樣的評價。
有人曾說夢想的有無與高低可以決定一個人喜怒哀樂的檔次,這話乍聽起來有些偏激,細細咂摸,也不無道理。在煙花巷柳中日日笙歌夜夜曲的浪子,愁的多半是富貴能否長久,性命是否安危,而“位卑未敢忘國”的天下之責,普天之下黎民的安康,則遠遠付諸腦后。而辛棄疾的愁,有鄉(xiāng)愁,有離愁,更多的是國愁。步入中年,他可以不計較個人得失,也可以不顧全寵辱名利,竭忠盡智為朝廷辛苦為朝廷忙,君王不領(lǐng)情也罷,卻非要賜他一個“奸貪兇暴”的罪名,讓他落得一個無所皈依的下場。
或許,在時人眼中,辛棄疾不過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奚落他不懂為官應(yīng)變的計求,不明在朝野內(nèi)外安然度日的智慧,更不知人生苦短,逍遙自在是最為緊要的規(guī)則,故而在生活的底層,他憂愁著自己的憂愁,舔舐著自己遍布全身的傷口。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樓。獨倚危樓,不信人間別有愁。
君來正是眠時節(jié),君且歸休。君且歸休,說與西風一任秋。
——辛棄疾《丑奴兒》
此愁,亦是壯志未酬、人閑田園中之愁。本欲登上層樓,以紓解稀釋煩憂,不料獨倚危樓愁更愁,如同舉杯消愁愁更愁一般。這愁無處擱置,也無法訴說,唯說與西風,拋給深秋。當年陶淵明狂達狂放“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shè),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稼軒也學陶淵明,說出“君且歸休”之語,但相異的是,陶淵明是醉酒,他是醉愁;陶淵明是本色,他是有意。想必兩人睡眠的夢中也是不同的景致,一為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源圖,另一則為金戈鐵馬、血流成殤的征戰(zhàn)圖。
亂世當前,有濟世之人,也有躲避之人。無從說誰高尚,也無從指責誰人卑微。畢竟每個人價值觀念殊異,況且不是每個心懷天下的人都有施展拳腳的機會,而那些以山林為樂的人反倒活出了自己的精彩。竹林七賢,竹林便是歸所,談玄醉酒,長歌當哭,好似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隱于酒鄉(xiāng),遁世避禍,在昏昏然中渲染出一片富有奇異色彩的歷史,留下了一段逍遙灑脫的故事。
他對于此,也并非不艷羨,只是心中有太多羈絆,這羈絆如同爬山虎的藤蔓,最初只是稀稀落落的幾根,隨著日子的累積,藤蔓一寸寸變長,最終爬滿了整個墻壁,糾纏不休,剪不斷,理更亂。寓居帶湖的日子,這些憂愁反倒像得了雨水的滋潤似的,順著時日的空子,密密麻麻爬得他滿心都是,攪得他越發(fā)躁亂。
古人早就為后人揭示出福禍相依,毗鄰而至的道理,而年過四十的辛棄疾,只是迎接了一個又一個浪頭,宦海沉浮、人世滄桑,仿佛他生來即為憂愁??v然他已然知曉何為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悲若喜,卻單單解不開心中有關(guān)夢想的結(jié)。
那些無力改變的現(xiàn)狀,無從支配的夢想,不說也罷。得到了多少又失去了多少,也無須再清算。南歸二十年仿若一場大夢,他因夢想啟程,又因仕途的無望擱淺,就好像在原地轉(zhuǎn)了一個圈兒,而世間卻并無太大變化。失意也好,得意也罷,至少路上的五味雜陳,他都親自品嘗過。就算被迫歸去,幸然心中一統(tǒng)江山的愿望,不曾被懦弱俘虜。苦海無邊,回頭無岸,只愿在海中漂流的辛棄疾,下一站風平浪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