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只要存在一天,就無法避免災難。
災難之下,什么最可怕?
謊言。
因為謊言背后意味著更大的災難。
讓被蒙騙之人踏入萬丈深淵。
然而,一場場災禍下,卻不乏人用謊言粉飾太平,掩蓋真相。
這種套路,歷史上不計其數(shù)。
有一部劇,就赤裸裸展現(xiàn)了埋藏在災禍下的謊言。
它就是《切爾諾貝利》。
根據(jù)現(xiàn)實改編,這部劇將1986年蘇聯(lián)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件,搬上了大熒幕。
在豆瓣拿下了9.6的高分,80%的五星。
它描述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是人性。
在災禍下,有人因公行私,用謊言將無辜的生命,推入“陷阱”之中。
謊言下掩藏的人性之惡,坑害了無數(shù)人。
但在災禍中,也不乏一群逆行者。
穿行于危險中,他們逆行而上,托起無辜的生命。
逆行之善,挽救了無數(shù)人。
災禍下的謊言
《切爾諾貝利》這部劇,揭示的是一場災禍下的滔天大謊。
這部劇狠狠地撕下了皇帝的新衣,將人性之惡赤裸裸地展示出來。
1986年的夜晚,號稱蘇聯(lián)最安全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了。
一聲巨響,驚醒了無數(shù)人。
最先驚醒的是,核電站的工作人員。
核電站控制室內(nèi),警報聲開始大響。一個技術(shù)人員匆忙跑進來大喊:“ 反應堆爆炸了!堆芯爆炸了!”
因為反應堆爆炸,意味著核輻射擴散,空氣受到污染,核電站方圓百里的人,將會皮膚潰爛至死亡。
面對這一切異象,副總工程師迪亞特洛夫竭力否認反應堆爆炸,反而撒謊說這只是場火災。
因為他正面臨著職位的升遷。
所以,這位負責人大聲地謾罵,下屬被嚇傻了。
其他下屬站出來懷疑時,開除成了最好的威脅方式。
當勇氣被凌辱,再也沒人敢站出來揭示謊言。
當晚之所以出現(xiàn)事故,是因為核電站內(nèi)部正在進行新測試。
事故一出,誰是責任人成了重要命題,自私的人性被放大了無數(shù)倍。
趕到現(xiàn)場的核電站廠長,將責任甩得遠遠地,以不在場的理由躲過了。
副總工程師則將責任,推卸給了總工程師。
因為當晚測試的方案,是由總工批準的。
對方也不甘示弱,直接將他定為測試的直接監(jiān)督人,最了解情況。
責任像皮球一般,被踢來踢去。
在此刻,沒人想著跑去前線求證真相。事故原因真與假,無關(guān)重要。
因為他們只想離責任遠遠地。
膽小、害怕承擔責任的人性之惡,讓謊言披上了“真實”的外衣。
假搖身一變成了真。
相比于責任,這三人更想的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討論會議上,廠長一上來,就直接表明事故已經(jīng)得到了控制。
當有人質(zhì)疑事實比這更嚴重時,總工也來幫腔,表明危險控制在了核電廠內(nèi)。
副總工更是坦言這是正常現(xiàn)象,企圖將真實掩藏起來。
此刻稍微一個質(zhì)疑,就能讓真相浮出水面。
但當?shù)刈罡哓撠熑?,沒有選擇質(zhì)疑,在外部壓力之下,一口咬定就是火災。
而且為了避免大眾陷入恐慌,需要封鎖消息。
畢竟切爾諾貝利電站號稱是這個國家的最安全的地方。
它更是蘇聯(lián)的機密,不能置于輿論中心。
這場事故需要悄無聲息地解決掉。
為了防止消息誤傳,城市將要被封鎖,禁止人員離開,電話線也要切斷。
一個害怕恐慌,服從命令,再次給了謊言喘息的機會,真相也無從分辨。
在沒有求證之下,這群人就給事故定了性,讓謊言得以肆無忌憚地橫行。
一次又一次的膽小怕事,將假變成了真,責任更是變成了無稽之談。
人性之惡,將謊言這根導火索順利點燃,“炸毀”了真相。
多年后,熟知這場事故的科學家,坦言謊言的代價,除了會讓人將假誤認為真。
更害怕的是,聽多了謊言后,看不清真相。
最終只能在一個又一個謊言中,迷失自我。
而真相卻被掩埋,無處可尋。
謊言下的受害者
因為一個人的謊言,這場災禍死了無數(shù)人。
離核電站較近的居民區(qū)內(nèi),人們看到遠處藍光沖天,紛紛跑出來看熱鬧。
有的還推著嬰兒車,帶著孩子一起來圍觀火災。甚至還發(fā)出贊嘆:“可真美?。 ?br>
現(xiàn)場沒有一點兒緊張的氣氛。
孩子們跳著在打鬧,夫妻們依偎在一起,飄揚在空中的塵埃與核輻射一同降臨。
此時的他們,殊不知已經(jīng)暴露在了核輻射下,死亡近在咫尺。
而趕到現(xiàn)場的消防員們,被告知這只是場正常的火災。
因此沒一人佩戴防輻射的設備,直接暴露在核輻射之下,去撲滅大火。
甚至有消防員,直接上手觸碰,掉落下來的有毒的石墨,好奇地問著同事:“這是什么?”
十幾分鐘后,回答他的是滿手的鮮血。
觸碰到石墨的手,瞬間流血不止,開始潰爛。
即使他帶了防火手套,但核反應爆炸后的石墨,輻射源超出了人體幾千倍。
現(xiàn)場的其他消防員,也沒好到哪兒去。
有的爬上了房頂撲火,離輻射源更近,受到的傷害幾乎是萬倍的。
不少人開始臉部發(fā)紅,仿若中毒一般。
遠在千里的居民區(qū),也沒躲過這場災難。
空氣中彌漫的核輻射,悄悄地腐蝕了眾人的身體。
不少人滿臉通紅,嘔吐不止。
不知情的人們,就這樣倒在了一場謊言中。
頓時,發(fā)病的人紛紛被送進了醫(yī)院。
一場與死神戰(zhàn)斗的局面,正式拉開。
一個父親因為發(fā)了病,不能照顧幾個月大的女兒,求鄰居帶著孩子離開。
他大聲苦喊著:“求你趕快帶她離開這里!”
但等來的是拒絕,因為對方的家人也正在重傷。
消防員瓦西因為爬上了屋頂滅火,病情太重,直接轉(zhuǎn)到了首都莫斯科治療。
而他的妻子露德米拉,為了照顧丈夫,也不遠千里地跑到莫斯科。
但是沒人嚴格地告訴她,不能近距離接觸核輻射病人,會被傳染。
核輻射泄露,依然是個禁忌。
因為官方宣稱,這場災禍的原因是火災,而不是核輻射泄露。
不知情的人,又再次踩在了死亡的尖端上跳舞。
瓦西里與遠道而來的妻子抱在一起,兩人相視而笑,沖淡了悲傷的氣氛。
但是死亡從來不會遲到。
沒多久,瓦西里渾身皮膚潰爛,不能接觸到陽光,被關(guān)在了防護室內(nèi)。
因為醫(yī)院人員緊張,害怕丈夫沒人照顧的妻子,也緊跟而來。
為了安慰妻子,全身潰爛的瓦西里還開玩笑地說道:“我說過,有一天會帶你來莫斯科看看的?!?/p>
最后她還是目睹丈夫死去,被釘在了鋼鐵棺材內(nèi),用泥石流掩埋住,害怕核輻射泄露。
因為照顧丈夫,已經(jīng)懷孕的她也間接受到了核輻射污染。
最后她生下了一個畸形兒,只存活了四個小時。
像這樣因為不知危險,而死去的人不計可數(shù)。
據(jù)官方統(tǒng)計,有9萬人死在了這場災禍中,27萬人患上了癌癥。
雖然這是一個個數(shù)據(jù),但是背后卻是無數(shù)的家庭,墮入了無盡的深淵。
希望不復存在,痛苦終身相伴。
逆行之人
在這個世道,有人自私只為自己打算,也有人奉獻出自己的生命,成為逆行之人。
謊言終究保不住火,這世間始終有斗士在與謊言戰(zhàn)斗。
在中央的討論會議上,科學家列加索夫堅持自己的見解。
這并不是場火災,而是核輻射泄露。
因為看到資料的他,明白事故的嚴重性。
石墨的出現(xiàn),意味著核電站的反應堆爆炸,核輻射泄露了出來。
列加索夫的堅持,最終讓中央徹底認識到了事故的嚴重性。
為了拯救這場事故,列加索夫來到了核電站爆炸現(xiàn)場。
即使清楚近距離接觸核輻射,會讓身體逐漸衰弱,患上癌癥,但他還是來了。
謊言一擊而碎后,依然有無數(shù)的人冒著危險,逆行而上,來到爆炸的核電站。
因為還有無辜的生命,等待著拯救。
為了防止核電站的有害物質(zhì),流入江河中污染水源,必須有工人去核電站搶救。
這意味著要暴露在核輻射下,工人很有可能遭受病變。
但是這項極端危險的工作,依然有人愿意接手。
一群煤礦工人,知道了真相后,依然選擇去核電站施工。
因為如果沒人去,將會倒下更多的人。
拍著煤礦部長的肩膀,這群人接下了任務。
在災禍面前,這樣勇敢前行的人,不在少數(shù)。
核電站爆炸后,高溫的巖漿將噴射而出,將會燒穿廠房地面。
而廠房地基全是爆炸泄露的反應堆冷卻水。
當核燃料的巖漿與水觸碰,就會產(chǎn)生化學反應,發(fā)生大爆炸。
爆炸后,整個東歐上空都會飄散著核輻射材料,從而成為人間煉獄。
為了防止這場災難,必須有人下水松開閥門,排出冷卻水。
但地基下的水,已經(jīng)是重度核輻射污染區(qū)。
下水者的后果,可以想象有多慘烈。
這一建議提出后,對著領導,科學家咬著嘴唇痛苦地說道:“我們請求你允許殺死三個人。”
雖然萬分危險,但三個核電站的員工說出自己的名字,站出來接下了這項自殺式的任務。
他們戴上裝備下水后,就連手電筒燈光也因為核輻射過重,逐漸熄滅了。
三個人還是在水中前行,摸索著關(guān)掉水閥門。
因為他們身上背負的是,千萬人的性命。
一場災禍,因人性之惡,像雪球般越滾越大,坑害了無辜的生命。
但災禍之下,也有一群人不顧生命,去拯救他人。
一群人泯滅了人性,而另一群人卻心懷大義。
在現(xiàn)實中,劇中這群逆行而上的人,并不是虛構(gòu)的。
他們?nèi)颊鎸嵉拇嬖谥?/p>
多年后,有電視臺特地采訪其中一位礦工,有后悔過嗎?
這位礦工直接來了句:“ 我一點也不后悔?!?/p>
哎……
看到這滾君真是心疼。
他們原本只是這場災禍的局外人,但是卻比任何責任人更勇敢無畏;
他們原本只是沒什么文化的普通工人,卻比一個個高級工程師更深明大義。
有時候人性比災禍更可怕;
有時候人性又比太陽更光輝。
說來說去,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中,人類真正的敵人不是災禍,而是人類本身。
最可恨的是,這樣的歷史,還在不斷重演。
比災難可怕的是謊言,比謊言可怕的是遺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