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鍋雞,一個清朝時的云南人獨創(chuàng)的一道特色菜肴,需采用特制的汽鍋烹制,汽鍋中心有一個空心管狀設計,汽鍋下面放一個盛了水的炊具,食材放入汽鍋中無需加水,烹制時用大火蒸,借助汽鍋的中心孔將熱蒸汽導入汽鍋,因熱量傳遞和緩且相對穩(wěn)定,使雞肉蛋白分子與蒸汽的對流慢而均勻,蒸汽與雞肉中的汁液互相作用凝結成湯汁沉淀。汽鍋雞烹制過程中雞肉的鮮味喪失較少,湯汁是由蒸汽凝結而成,而且,除了鹽以外幾乎不添加任何調味料,力求保持雞肉原汁原味。此菜吃起來肉嫩骨離,湯汁鮮醇,毫無油膩之感,真的風味不凡。汽鍋雞作為滇味名菜,一直是國宴佳品,美國總統(tǒng)、英國女王都對此菜贊譽有加,成為享譽國內(nèi)外的云南名菜。 我對汽鍋雞的喜愛主要是湯。打開汽鍋的蓋子,隨著撲鼻的鮮香,一眼望下去鍋中水汪汪的,湯色清亮見底,毫無污濁,清澈得如礦泉水,還有黃田玉似的一抹蠟黃在鍋中蕩漾,一股溫潤之情油然升起。一口喝下去,一股處子般純凈的原香甘甜鮮腴,除去鹽味就是雞肉本味的鮮香,再也找不到昔日那些調料味。在這追求膏脂厚味的年代,這種原始醇香湯汁,像一杯新泡的青茶般溫腸暖胃,像一股清新的山泉般蕩氣回腸。這個時候,你好像能感覺到,雞肉的精華被升騰的蒸汽凝結到湯里,這才是真正的“雞精”啊。
記得以前在一個名家散文集里看過一篇散文,記不清作者了。文章中介紹云南昆明的一些著名菜肴,有過橋米線、雞樅菌、牛肝菌、白湯羊肉等等,當然少不得汽鍋雞啦。在描寫汽鍋雞時,說到昆明正宗的一家經(jīng)營汽鍋雞飯館中有一塊牌匾,題字是“培養(yǎng)正氣”,昆明人請客問去哪吃,如果說我們今天去培養(yǎng)培養(yǎng)正氣,那就是說去吃汽鍋雞了。我還記得,文章中提到中國菜中有名的雞菜,如廣州鹽鋦雞、杭州叫花雞、上海白斬雞什么的,都不如昆明汽鍋雞好。我還記得,我一直對那塊牌匾的題字“培養(yǎng)正氣”有些不解,請客吃汽鍋雞怎么就能培養(yǎng)正氣呢?不是歪風邪氣就不錯了。后來才知道,我顯然是被文章中的語境給誤導了,此正氣乃體中正氣,而非道德正氣。其實,昆明正宗的汽鍋雞做法是要放云南特產(chǎn)藥材三七的。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三七乃為補藥,中醫(yī)講補藥的作用主要是扶正固本培元,這不就是店家牌匾之意培養(yǎng)正氣嗎,看來,中國廚師自古就深諳藥食同源之道啊。據(jù)說,現(xiàn)在云南的汽鍋雞已有了藥膳系列,田七、天麻、蟲草等云南特產(chǎn)名貴補藥都進了汽鍋里。
要想做汽鍋雞必須有汽鍋,先看看我家的汽鍋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汽鍋雞,就要用云南建水出產(chǎn)的紫陶汽鍋。云南建水紫陶與江蘇的宜興陶、廣西的欽州陶、四川的榮昌陶并稱為中國四大名陶,但唯有云南建水生產(chǎn)的汽鍋是為正宗。建水汽鍋采用當?shù)氐募t、黃、青、紫、白五色陶土,陶泥制坯后,用雕刀在表面雕鏤出菊、竹、梅、蘭圖或殘貼斷簡,使汽鍋與書畫藝術結合,并飾以獅頭耳,不上釉,燒成后石料打磨拋光,具有色如紫銅,聲如罄鳴,光潔如鏡的金石韻味,既是實用器皿,又是耐人玩賞的工藝品。
前些日子,北京舉辦云南商品大集,大集上建水有一家貝山陶荘展賣向炳成大師的作品,他的作品在上海世博會云南館內(nèi)也有展出。展賣的兩個汽鍋都太貴了,一個九百多元,一個一千三百多元,都沒有我家的那個大,但造型和圖案設計非常精美,讓人愛不釋手,長時間砍價未果,悻悻而歸。回到家后,總覺得心有不甘,過了兩天又去看看,被告知那天就已售出了,心中自是一陣悵然??磥恚衅肺挥执笥绣X的人大有人在,我只好買了兩個價格低一些的茶葉罐,還有收藏證呢,此事在云南商品大集的博文中說過。不過,我家的紫砂汽鍋也不錯啊,那是六十年代父親的老戰(zhàn)友從云南帶來的。在那個反對個人英雄主義的年代,做這個紫砂汽鍋的工匠自是不能稱作大師的,不過,建水紫陶傳承之人不多,或許這個工匠就是現(xiàn)在這個大師的師傅或師祖呢,要是那樣的話,我這個汽鍋可能更值錢呢,呵呵,自我安慰吧。
說說汽鍋雞的做法吧。
烹制汽鍋雞,雞種最好選擇土雞,而且雞太大不行,太小也不行,太肥不行,太瘦也不行,肥了太膩,瘦了味道又顯寡淡,一般選用一斤二兩至一斤半的幼嫩土雞,超過一斤半的雞皮厚肉老不宜選用。
做法很簡單,將雞洗凈切塊,講究的剔除厚油和腺體,直接碼在汽鍋里,放幾片生姜、幾根蔥段、少許胡椒和海鹽即可,不可再多放其它調味品。如果喜歡香氣濃一些的,可以放一點松茸、云腿等。需要滋補的,三七、田七、蟲草、天麻、淮山、杜仲、枸杞、銀耳等隨需。
底鍋加足水,將汽鍋坐在底鍋上,必須用籠屜布或其他適合的東西將接觸處堵上,以使蒸汽進入汽鍋而不是散出。用大火蒸兩至三小時即可。
真正的原汁原味 * * * * *